舊社會的那些地主是靠關係發家的多,還是靠自己本事發家的多?

彭曉暉1


最近討論鬥地主的問題挺多,知事也試圖來聊聊這個話題。

關於地主的發家致富的渠道,應該說是很多的,如果真的要統計出一個比率來,恐怕很難很難。

粗略歸納一下,地主發家致富的渠道大概有四種,這四種情況,我都給舉出實例,真人真事,實證實錘!

1,誠實勞動,合法經營。

白鹿原裡的白嘉軒就是一個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的典型例子。

但是白嘉軒娶媳婦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一個地主對貧苦農民的巨大優勢,兩袋子麥子就換一個老婆回來。這價格比黃世仁買喜兒還便宜很多!

還是人人平等的新社會好啊!

2,投機倒把,巧取豪奪。

在“皇權不下縣”的封建社會,農村大部分的公共事務是地主主持。比如地主可以組織民兵、組織收糧收稅,這個過程中就能投機倒把,巧取豪奪,把自耕農、小地主手裡的土地奪走!

明中期以後,交稅大部分用銀兩支付,農民沒有白銀,只能買糧食,收糧季節賣糧食,糧賤銀貴,農民受到盤剝。春種時節買種子農具,農民還要受一層盤剝。幾年下來,農民的土地就被地主買走了,這裡面全部都是自願買賣,但剝削就隱藏這一買一賣之中。這就是地主的“巧取”神功。

地主在亂世還可以組織民兵抵禦土匪。既然要抵禦土匪,就需要攤派軍餉,地主就可以帶著民兵(其實是地主的家丁)挨家挨戶收錢收糧,不給交錢交糧的一律是通匪刁民,槍斃!當然沒錢沒糧也沒關係,把你的土地房屋買了不就有錢了嗎?

3,官府恩賜,權力尋租。

相比前一種的地主巧取豪奪,有官方背景的地主,更是兇殘無比!

滿清入關,直接開始圈地運動,官府支持八旗貴族跑馬圈地。這些人不僅白白奪走別人的土地,反而還把土地的主人變成了奴隸。當然,你可以選擇反抗,不做自己土地上的奴隸也可以,那就做自己土地上的肥料吧!

中國歷史上利用官府背景搶奪民財,奪人土地的事情太多了!漢朝鑿壁偷光的匡衡、明朝心學大師徐階,都曾掠奪過同鄉的土地。這些都是德才兼備的國之棟樑,都做這種事,更何況那些貪汙成性、腐敗成風的官場蠹蟲了。

即使沒當官,有了針尖大的的權力,也能奪到百畝良田。曾國藩日記裡記載,曾國藩考上進士,父親帶著他走遍了湘潭縣長沙府,所有人都要給他錢,最後籌集到了2000兩白銀!同時代的左宗棠,用300兩銀子就建起了自己的大莊園柳莊。2000兩可以買多少地,自己算一算!

及時沒有考上舉人或者進士,普通的秀才也可以兼併農民的土地。秀才有減免稅收的權力,叫做“秀才爺”。一考上秀才,就有很多人拿著地契來“投充”,希望獲得免稅資格。秀才做一點手腳,這個地就成了他自己的了!


歷史知事


所謂地主,就是指擁有很多土地的人。為什麼會提打土豪、分田地,就是將地主擁有的土地分給窮人,讓每家每戶都有地可種,可通過種地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

而從舊社會地主發家的情況來看,不排除有一部分是靠關係、靠家人的地位以及掠奪等發起來的,然後再把農民的土地全部買下來,最終成為地主的。

但是,更多的地主,是通過積累——買地——再積累——外買地形成的。而農民,則因為貧窮,買不起地只能給地主打工,最終擁有的土地越來越少,也就形成了兩個階層。

從總體上講,多數地主是比較節儉的,也可以說是摳門的,他們不僅對農民很摳門,對自己也很摳門。他們比農民不同的地方,就是衣服好一點,肚子不捱餓,其他方面,實際沒有明顯區別。

正是因為他們對農民很摳門,加上窮人對地主都有一種反感和反抗,因此,地主節儉的一面,也就被掩蓋了,而只看到剝削的一面。所以,窮人就想著要推翻地主,把失去的土地再要回來。

地主與農民,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不能因為地主也節儉,就否認地主存在剝削農民的問題。這一點,必須明確。


譚浩俊


要說近代以來最被黑化的一個群體,不是貪官、不是奸商,而是以土地為生的地主,地主惡霸、土豪劣紳,總之,一說到地主,立刻就是一副“黃世仁逼死楊白勞”的形象。(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像黃世仁那樣的惡霸地主當然有,任何一個群體裡面都有為富不仁的現象,更何況舊社會的地主階層,很多也確實是通過特殊的社會地位獲得的,比如像告老還鄉的高官、中舉的范進、甚至有軍功的軍人等等,都可能通過政治上獲得的優越地位成為一方地主。

但必須明確的一點是並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黑心地主,不知道讀友們聽過“新鄉賢”這個名詞沒有,而舊社會的地主可以說就是當時的鄉賢,恰恰是與這個“新鄉賢”相對的所謂“舊鄉賢”!


鄉賢什麼意思?就是十里八鄉那些德高望重的人,這部分人基本上都是當地為富有仁的地主,鄉鄰里誰家有了困難有救助的義務,饑饉之年要帶領大家渡過難關。

因為不管是退休的高官還是中舉的“范進”,都是讀書人,屬於知識分子群體,往往是是舊社會的道德楷模,因為舊社會講究知書達禮,而只有讀過書的人才知道“書”、才知道“禮”!

一個人行為當或不當,是需要知書達禮讀書人或者說舊社會的鄉賢評判一番的,如果行為得當,便會獲得好評,這個人也可以在鄉鄰里積累起聲望,成為一個有名聲的人,名聲管啥用,名聲就是黃金屋。

地主並不是通過努力直接發家,而是先通過讀書獲得政治聲名的多,就像范進中舉一樣,只要你讀書有成,巴結的人自然會找上門來,送米的、送面的、送錢的,都會絡繹不絕,最後買幾畝地或者幾十畝地幾百畝地,也就不在話下了!


歷史三日談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宗法社會,家大於國。古代中國人依靠血緣關係、師生關係、親友關係將大家團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個利益集團,去與其他集團相抗衡並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可以說在中國古代一個人想要出人頭地,沒有關係是萬萬不能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代文化裡會有“家國天下”這個詞的主要原因。

中國古代社會形成的基礎就是一個個氏族部落,他們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起源,而各種關係則成為中華民族崛起的重要手段。

在古代,中華民族的崛起於其他地方有這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中國的崛起依靠的是部落的聯合,其中有名的就是炎黃融合。

從三皇五帝開始一直到戰國結束,在中原地區發生的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征服,基本上都不會將敵人全部殺光,只要敵人對自己臣服即可。

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智慧,中華民族正是依靠這種巨大的包容力所形成的巨大關係網絡,很快就融合了中原地區的其他部落和民族,並且迅速擴張,直到形成今天我們中國的疆土。

中國古代社會的內部競爭中,同樣依靠關係才能生存,否則個人是很難依靠自己的能力崛起的。

如果我們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有一個詞是很難繞過去的,那就是宗法。由於中國古代有皇權不下鄉的說法,因此在中國古代宗法是處理社會基層矛盾的最重要手段,同樣也是維持古人之間關係的重要紐帶,從某種意義上說宗法在中國古代的地位是高於國家法律的。

古代中國人不論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都無法逃避宗法的束縛,即使一個人做到了宰相,但是在某些時候也要屈服於本族族長的權威,哪怕是皇帝的家族裡,也需要有一個宗正來管理皇族。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宗族能夠束縛宗族裡的任何一個個體,包括個體身邊的親人,人們在宗族裡出生,在宗族的庇護下成長,成年後在宗族的支持下不斷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並同樣帶動宗族的發展,等到死後,埋入宗族的墳地,成為宗族歷史的一部分。

可以說古代的中國人生於宗族,死於宗族,而在中國古代最殘酷的一件事,就是將某個人從家族中除名,這就意味著這個人將會失去宗族的保護,從此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就算死了也只是一個孤魂野鬼,為世人所不容。

因此在中國古代,所有個體想要出人頭地,就必須要依靠宗族的支持,否則是不可能會出人頭第的,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古代會有五姓七家、關隴集團、會有九品中正制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中國古代,一個人能夠出人頭地,固然是因為自身能力的優秀,但是請不要忘記了,一個能夠出人頭地的人,絕對不會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也不會是天生地養出來的,沒有家族的各種優質資源的培養供給,一個人是不可能輕易成才的。

同樣在這個人崛起的過程中,家族關係、親友關係也是給其助力的重要手段,否則說句難聽的,就算這個人想要做一番事業,但是如果脫離關係網的庇護,估計連個信任的人都找不到,就更不要提什麼有一番作為了。


落下m


我們過去經常說的“舊社會”一般指的是國民黨統治時期。而地主,就是佔有許多土地的人。之所以會出現地主,是因為我國進入封建社會後一直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國民黨統治時期依然如此。這樣一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出現土地集中的現象,地主就隨之產生了。

那麼舊社會的地主是靠關係發家多還是靠自己本事發家多呢?

這個問題要這樣來理解。

1、地主階級內部根據佔有土地數量的多少,分為大地主和中小地主,其中中小地主佔絕大多數。而中小地主基本上是靠自己的辛勤勞作、勤儉節約和妥善經營發家的。

以前還有個概念叫富農

,就是富有的農民,這些富農往往依靠自己的辛勤勞作佔有一小塊土地。如果他們能繼續經營下去,想必不久之後就會成為小地主。但即便成了小地主,他們的生活習慣還和農民差不多,遠遠不像影視作品中的地主老財那樣作惡多端。但不能說這些人中就沒有壞人。像“周扒皮”、“黃世仁”那樣的肯定有原型存在。

2、大地主基本上是靠關係發家的。民國時期軍閥割據,腐敗不堪,如果一個家族中出了一個當兵的大官,那麼他們家族往往會依靠權勢成為當地的大地主,四川的劉文彩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因為劉文彩的弟弟劉文輝,是四川的大軍閥,遠親劉湘則是四川王。所以劉文彩能夠依靠兄弟的權勢,獨佔了當地的稅收,坐擁田宅無數,成為舊社會有名的大地主。

所以從總量上看,舊社會的地主是靠自己本事發家的多,但由於民國時期頻發的自然災害和戰亂,他們又是及其不穩定的,隨時有破產的可能。新中國建立後,隨著土地改革的推行,地主階級就徹底消失了。


石頭說歷史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

自八股取士以來,讀書人才是是舊社會地主階級的最大來源!

士農工商,商人雖然有錢,但是成為士子才是封建社會所有人的追求。想想范進中舉之後范進本人和周圍之人的表現,就知道士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多少寒門學子苦讀數十載,不就是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鯉魚躍龍門,踏入官場;又有多少商人在家產萬貫之時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功名!

能做官,才是封建時代中國人的終極追求!

做了官,便踏入了上流社會,在有了地位的同時也有了錢。不管怎麼說,一旦踏進了官場,就算是讀了聖賢書之人,也難免會被沾染官場的風氣。一邊拿著國家的工資,一邊搞著灰色收入,這是常態,像包拯和海瑞這樣的人,鳳毛麟角罷了!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在官場沉浮一輩子之後,如果沒有被牽連到什麼案子中,便可以告老還鄉,拿著自己的積蓄,回家置辦田產,一個地主家庭便誕生了!然後養兒育女,兒子多讀書考取功名,女兒嫁與讀書人!

讀書人既要臉,也不要臉。

飽讀聖賢書時,他們一身正氣;踏入官場之後,也可以貪贓枉法;退休之後,又突然恢復了讀書人的面貌,一片和善!

像這種讀書人出身的地主,大多是不會幹出半夜雞鳴這種下三濫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也不吝嗇去幫助別人,因為他們也要面子!

商人是舊社會地主階級的另一個來源

即便是商人地位不高,大多數人不屑於去幹。但總會有那麼一波人,他們會去幹別人不會做的事情,這便是商人。


商人賺了錢,也遭受了很多世故,突然發現家中還是要有一個讀書人才行。於是回家購置田產,花大價錢去培養自己的兒子們,以便有朝一日有功名伴生。

這樣,有一個地主家庭產生。在很多情況下,商人出身的地主階級會轉變成讀書人的地主階級。

還有一種人,生吃儉用,通過幾代人的積累,最終也成為地主。這種地主,他們也曾是貧苦人家出身,一般也幹不出半夜雞鳴這種事情。

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可能真的是完全憑藉著關係才成為地主的。這也就是所謂的一人得到,雞犬升天。

我認為,大部分的地主都是通過自己的能力才成為的地主的。很多的地主,並不會像“黃世仁”們那般可惡。當然,像黃世仁這類的地主肯定也是存在的!


小鎮月明


1949年以前的地主,大多數都是靠自己努力和繼承父輩財產和土地的……聽村裡老人講:地主非常勤儉,地主一大早就出來溜達,會去自己的地理看看,如果路上看到驢和馬拉的糞蛋蛋,地主會用長衫把糞蛋蛋兜上,倒進自己的地裡……還有,就是好多地主老婆,心眼都非常好,會偷偷摸摸給長工送一些好吃的……不是都像宣傳那樣,黃世仁、周扒皮、劉文彩等等,寫的那麼壞……肯定有心眼壞的地主,就像這些有心眼壞的某某人一樣……畢竟都是少數,個別現象,不能代表全部……所以,對待歷史和歷史人物,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實事求是的說,實事求是的寫……千萬千萬別誤導了孩子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對歷史事實負責。說假話、寫杜撰真的會遭雷劈的。


天行健素可泰


好像這兩年流行給地主翻案,洗地,說他們是勤勞勇敢的致富小能手啥的。不過這種話有的時候像是雞湯,偶爾喝喝強身健體,但是喝多了也會中毒的。


其實地主在古人那裡的形象也不是太好,在《笑林廣記》等書中有很多黑地主的段子。

比方說某個地主和夥計出門,走了半路上就往回跑,兔子都是他孫子,小夥計緊追慢攆,看到地主鑽到一塊高粱地裡了,一會兒地主滿臉笑意的走出來。


夥計問:老爺您幹嘛去了。


地主說:剛才走到半路之上,我忽然有了屁意,趕緊跑回來放了。


夥計說:一個屁而已,您在路上放了不就得了。


地主說:不行,那一塊兒是馬地主家的地,我不能讓自己的屁肥了他家的田,回去記得告訴家裡的長工夥計們,以後放屁都要放到我家地裡,不許在馬地主家的田裡放一個屁。


古代地主們發家致富大多隻有幾個途徑,其一,靠自己的勤勞節儉慢慢攢出家當財富來,但是這種多是一些小地主,需要幾輩人的積累,慢慢的發家致富有了錢,像《闖關東》的朱開山就是這種。


不過大地主發家不單單靠土地的積累,畢竟那樣太慢了。他們靠著勢力。像劉文彩他哥是劉文輝,他原來做正當生意,生活的還行,後來劉文輝發達了,劉文彩開始幹起了幹倒賣軍事物資,武裝押運賣鴉片等生意迅速暴富。


而常凱申發家其實是靠著這些大大小小的劉文彩們把他捧上神壇的,所以後來他想進行變革都無疾而終,因為別人捧你就是為了升官發財的,你這剛剛發達就想把金主甩開,他們當然不幹了。



再有一種就是靠著膽大發家或者依靠專營賺錢的,比方說古代的買鹽是要有專業們的許可的,叫鹽引。


有的商賈靠著很多大的鹽商因為一張鹽引而發家致富,但是也有買不起鹽引的,那就賣買有鹽引的私鹽,一些人靠著賣私鹽等生意發家,然後歲數大了,回到老家買房子置地,過起了安穩的地主生涯。


富貴險中求這話沒錯,但是這富貴得有命享受才不枉辛苦去求得,而古人重土安民有著濃重的鄉土情結,希望富貴還鄉,所以很多人即使生意再成功,如果老家沒有房子沒有地,也絕對心裡沒底。


這大約是農業社會的特點吧。


不可否認地主中有修橋補路的善人,但是這個群體中壞人其實更多,為了多擁有土地他們必然會使用一些手段,從農民手裡收地,把失地的農民變成自己的賺錢工具。



這情形有點像鵝廠收購各種創業團隊,收購你就是為了消滅你。


而古代每到王朝末期,往往是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數地主手裡,大量農民沒事做沒飯吃,造反也許會死,但是能吃飽,不反只有餓死,兩害相權,先吃飽再說。


那些替地主瘋狂洗地的有的大約是祖上闊過,如果自己家一直是地主,那現在自己就是是滿院丫鬟隨便欺負的少爺,但是地主被鎮壓了,現在自己連房都買不起,心裡恨得慌。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在缺乏變革的古代社會中,階級是相對固化的,科舉制度起到的僅是修正作用,真正貧苦的農家也出不了念得起書的子孫,所謂寒門學子,宣傳作用遠大於實際作用。

地主、士紳兩個階層緊密結合、隨時互換,撐起了整個封建時代。真正有名的豪強地主,也享有很高的社會聲望和政治地位,土地兼併集中到極少數人手中這種事屢禁不止,一次次朝代更迭,無非是把土地和權力從一小撮人手中轉移到另一小撮人手中的過程。

建國次年,根據土地改革法,依法沒收地主土地,分給無地少地貧民,同時出臺劃分成份的決定,根據土地多少和比例指標,在全國各地除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之外的幾乎全部地區,實現了“消滅地主階級”的既定目標。

北伐成功後的國民政府,也在全國各地試點實行過以減租、贖買為方式的土地改革運動,各處試點均遭到官紳地主的杯葛,未得到長期實行,究其原因,國民政府賴以生存的基礎即是仰仗官紳地主階層的支持,土地改革進行得越深入,越相當於自戮身體,不僅是官紳地主階層不滿意,連底層貧苦民眾也因為藥力見效太慢而相當不以為然,他們更需要立竿見影的粗暴免費模式。

遠赴臺島後,“國民政府”的土地改革運動反倒順風順水搞成了,原因很簡單:

一、之前本島土地(21.6%)已經成為日人產業,完全可以相對粗暴一點;
二、針對其他大地主的產業,“國民政府”的贖買資金也比較充足;
三、本島沒有錯綜複雜的人員關係背景,贖買意志比較堅定,執行起來阻力不大。

回過頭來說地主的定義和數量。

1933年對陝西、河南、江蘇、浙江、廣東、廣西六省農村調查的總結:佔農村人口3.5%的地主佔45.8%的耕地,6.4%的富農佔18%的耕地,19.6%的中農佔17.8%的耕地,70.5%的貧僱農佔18.4%的耕地,東北及西北地區由於土地面積廣,人口較少,情況稍好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地主富農階層,除了極少數的官紳豪強勢力(當然他們佔據的土地人均數量也最多,民怨也最大),在土地自由買賣的基礎上,

大部分人其實也是靠勤儉節約發家致富,從晚清到民國,法律相對封建社會還是比較健全的,能在很大程度上封堵住土地上的霸凌搶奪現象。

像我們在電視劇《闖關東》中的朱開山,一家人擁有7晌土地,每晌15畝,加起來超過一百畝,還有長工7人,按照後來的等級評定,他必須是一個地主。

題目中所說的靠關係的軍閥親屬,著名的四川大地主劉文彩在從小地主步步發家的過程中,離不開軍閥劉文輝的勢力光環,像這種大地主自然也成為被後世
藉以實現社會公義打擊重點對象,這也無可厚非。但就地主富農整個群體來說,依靠勤奮苦幹、守法經營、踏實勞動、簡樸節約而追求家庭財富積累的朱開山則應是更大多數。


歷來現實


大多是靠吃苦勤備努力聽我母親生前說起早貪黑的全家人非常能幹活,積累財富,大多是土地,有一個舅舅曾留學日本,有兩個舅和姨在國內讀書或是國高或是師範,只有我的母親是小學三年級文化吧,因為她是家裡的長女家務活很多,家裡養了一些長工,忙時還得顧人幹活,家裡還有幾輛馬車,是到市裡做買賣拉腳的,到後來小日本修豐滿大壩就不行了破落了,因為修水壩淹沒了萬傾良田我的曾祖父站在地上嚎啕大哭,可是壞事變成了好事,解放了成份沒有劃成中農,要不然就是大地主大財主,好在我的曾祖父家沒有民憤,來要飯吃的都管飽讓吃的飽飽的,到年底收租子時有時能收上來有時收不回來就那樣了因為這曾祖父和曾祖母也有矛盾,總之大戶人家是靠勤勞刻苦能幹致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