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的教育較縣市教育差距越來越大,以後孩子是不是不適合在鄉鎮上學了?

飛雪惡人心


目前,不少的家長都想著法子,將自己的小孩從小鄉鎮中小學搞進城市裡來讀書,認為城市的教育是一流的,不惜花高價錢走後門或者說去高貴的實驗學校或者是一些私立學校就讀,小孩在這樣的學校讀了,他們的成績就會好了。我看,這也是未必的。小孩讀不讀到書,是多方面的,一是智力,二是學校的教學師資,三是家長對教育的重視。而城市教育與鄉鎮教育,改變不了小孩的智力的,一個智力差的小孩,在城市或者是鄉鎮,作用與區別是不大的。而同等的智力條件是,師資就是成為第二關鍵了,而從目前來說,鄉鎮教師的學歷在不斷的提高,現時各縣區招收教師的准入條件,必須是本科以上學歷,也就是說,鄉鎮村一級的師資都遍佈著本科以上的教師,這樣的師資來教一個小學或者是初中,應該不會有本質上的問題的。在師資水平越接近大城市師資水平的今天,為什麼鄉鎮學校的生源在下降,而城市的私立、高價學校學位一位難求呢?是真正的師資原因嗎?是鄉鎮的教師不負責任嗎?都應該不是的。一可能是不想自己的小孩成留守兒童,家長管理上不到位。二也許是認為城市裡的孩子學習氣氛好。而目前的全省教育情況上看,出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也就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他們的教育也就處時質量上的高度,是小孩的營養好,有利於智力的發展與促進?或者是他們的師資隊伍的強大,或者是另有原因呢?筆者利用勞動改造這一年深入大城市中小學教育,去做了一個調查,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現在跟各大對教育產生誤解的家長共勉。一、大城市的師資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再象改革開放後的前十年二十年,明顯高於鄉鎮,這幾年,差距在進一步減少。但城市與鎮鄉教育的差距在哪呢?一、城市的師資經濟上得到極大的保證,不需要為家庭經濟所擔憂,加上學校比較重視教學科學的研究,從學生的智力與年齡的特點出發,優化課堂教學。讓學生在通俗易懂的環境下接受知識。因而,對於一些智力比較好的學生,學習在課堂上就得到消化,學習上並沒有太多的壓力。而對於一般智力的學生,什麼樣的教學,對於他們都是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而城市的教育,除了課堂,就沒有什麼自修、早讀、課後輔導這種耗人力的教學形式了。教師工作就是工作,下班就是下班,逍遙得很。哪這些在課堂上接受不了知識的學生,又如何辦呢?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二、家長的重視,在城市教育與鄉鎮教育中,差距最大的是家長重視。而家長如何重視呢?城市與鄉鎮也有很大的差距,我們鄉鎮的家長重視的是自己小孩的成績,而不是如何讓小孩的成績得以提高的形式與方法。所以,一些鄉鎮家長,小孩成績一不好,就怪起教師來了,什麼樣的心態都有,醜態百出。而城市的家長呢?一是自己有能力有時間,就在工作完成後,在家裡好好地陪著小孩做功課,小孩有什麼不懂的,家長在旁邊指導與引導小孩,盡其能力去讓自己的小孩學透知識,不留死角,從而讓小孩的基礎打得很紮實。二是有錢而又沒時間的家長,小孩一下課,就讓小孩參加校外的補習機構,去補習,通過一對一的補習形式,補充其課堂上不能接受到的知識,在補習教師耐心而細緻的指導下,也得到了消化。這就是城市家長的重視。而這些重視,讓一些智力上不太好的學生成績上到一個臺階,從而城市教育的整體水平會比鄉鎮教育高。當然,城市裡面也有部分不重視小孩學習的,或者說如鄉鎮一樣的家長,他們讀的書少,也不知道如何學習與重視,雖然小孩在城市裡的學校讀書了,但成績還是不理想的。一是智力,二是家長重視,以教學質量無關。從這幾點,我們再對照一下我們鄉鎮的家長,太多都是比較自私而缺遠見的,讓為我出了錢,我工作忙,我的小孩放在你學校,你教師就要負責,你必須教好他,而他們不知道,一個班,幾十個小孩,個個資質智力是不一樣的,課堂相對來說是廣譜性比較強的教學,不可能切合全面,而你讓教師課後一個個來輔導,有時應該叫著非份之想。一是教師也是有家庭的,二是教師是沒這個能力與精力的。三是下班時間,你也要求不了教師無償獨自為你小孩補課。當然,也有一些教師考慮到這一些,為了班的整體成績,也為了提高家庭的收入,主動辦起了補習班,於是,家長的問題又出來了:做教師的,教好學生是你的責任,為什麼要收費呢?恨之入骨,並大叫不公。從而,在家長不重視的條件下,又不讓教師來重視,於是,鄉鎮的教育,以日下降,惡性來循環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