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小說推薦 二

《扶桑》

嚴歌苓小說推薦 二

一百多年前,被拐賣到美國做了妓女的中國女子扶桑遇到了白人少年克里斯。十一歲的克里斯用家長給他的糖果錢定期去會見扶桑,長時間地欣賞她,目迷神醉,繼而保護她,呵護備至。

後來成為學者的克里斯,還曾克服了當時頗為激烈的種族偏見,為不幸的中國妓女辯護過。作為小嫖客的克里斯,對扶桑的迷戀,似乎既出於文化差異的好奇,又出於戀母情結的牽引,還出於少年的性慾騷動,其中包含的戀愛心理非常複雜。

《寄居者》

嚴歌苓小說推薦 二

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上海是一個散發著腥臭味的城市,將一切本難相遇的人匯聚到了一起,英國人、美國人、日本人、中國人、猶太難民,以及你能想象到的當時敢承認自己身份的、不敢承認自己身份的各色人種。

我,玫,在1939年的上海,愛上一名剛剛逃離集中營上岸的猶太男子。那時趕上約瑟夫·梅辛格臭名昭著的“終極解決方案”就要實施,為讓愛人去美國,“我”臨時在上海抓了個救星——另一位美國青年——做自己的丈夫。

亂世中,小人物們開始一串連環套式的命運救助,最後,“我”用“愛人”的錢贖救了“丈夫”,用“丈夫”的護照讓“愛人”脫險,同時,以毀掉對愛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的方式,去實現了愛情……

《穗子》

嚴歌苓小說推薦 二

故事圍繞穗子展開。小穗子從身邊人身上學著察言觀色、見風使舵,她那涼薄的父母和野蠻的同伴,隨時都在教她如何“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的生存哲學。

穗子被人拋棄,也拋棄別人,被人出賣,也出賣別人,被人辜負,也辜負別人。在這裡,沒有人是乾淨的,連兒童穗子也一樣,

《四十九日.祭》

嚴歌苓小說推薦 二

講述1937年南京大屠殺的四十九天裡發生的故事。日本侵略軍進入淪陷的南京城,市中心的聖馬德倫教堂中迎來了一群女學生、秦淮河歡場女子和許多男人,他們殊途同歸只為同一件事——逃難。

圍牆外的日軍尋找各種藉口進入教堂,在這四十九個日夜裡,人們在一次次求生、抵抗、毀滅和復活中締結了愛情、親情和友情,曾經懦弱的變成了勇士、曾經迷失的找到了方向、曾經虛無的得到了收穫、曾經有罪的完成了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