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文章開始之前,先分享一段我的親身經歷。2016年前後,我參加過一些遊戲業內的發佈會、開發者大會和產業相關會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年的許多會議都在集中商討二次元、原創IP和國產遊戲“出海”這幾件事上。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網絡資料圖,與正文無關

不過平心而論,當年國內流行的那些手機遊戲雖然都有光鮮的IP外殼、強大的推廣力度和看似創新的玩法,但本質上依然逃不過國產手遊“自古以來”的套路——換皮。在遊戲內核沒有得到真正的更新之前,就算它們用上了最新的Unity引擎,到頭來還是乾枯無味的玩法搭配引擎自帶的最初級功能和特效,畫面看似提高了,可每個人都知道它們所謂的“微創新”是個什麼貨色。

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人並不看好這些人當年吹過的牛X,然而時過境遷,轉眼間好像一切都變了……以下不是反諷也沒有惡意,這些遊戲確實改變了大家對國產遊戲的固有看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們的故事。

1、國內名聲不大好的——《王者榮耀》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2017年9月中旬,《王者榮耀》的海外版《Arena of Valor》宣佈即將登陸任天堂Switch,當時國內相當一批玩家都對這件事表示了震驚。實際上作為騰訊旗下的當家花旦,《王者榮耀》不僅僅在國內“秒進鬥金”,它其實也在國外運營得風生水起。在世界各地,《王者榮耀》的開發商有不同的馬甲,對應的是歐美、亞洲(主要是韓國、泰國、中國臺灣)等地的遊戲發行和運營。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既然遊戲在不同地區發行,本地化的工作自然也會隨之跟進,之前有濃厚中古特色的英雄當然也要改頭換面。像是蘭陵王、關羽和虞姬,就被本地化成了蝙蝠俠、超人和小丑,順便還去得了DC的官方授權。《王者榮耀》的海外版在歐美和亞洲等地都有著挺高的人氣,之前亞運會上的比賽項目也是基於海外版遊戲而開展的。

2、我TM射爆——《碧藍航線》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一個星期前,《碧藍航線》日服召開了相當大規模的週年直播活動,期間官方公開了一個全新企劃——系列新作《碧藍航線 Crosswave》即將登陸PS4,以RPG+3D場景射擊(未確認是否是FPS)的形式登場,遊戲將會使用虛幻4引擎製作。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屏幕前的大家可能還不知道,《碧藍航線》這個遊戲在日本上線之後,幾乎瞬間就登上了暢銷榜榜首(可以理解成氪金榜)。一方面是因為遊戲實在太對11區阿宅的胃口、迅速形成了口碑效應,另一方面,遊戲內的養成元素+可操控戰鬥+娘化擬人+每個原畫都超好看+“出貨率”友好+輕微氪金也OK等原因也讓這個遊戲徹底成了爆款。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一時間,“我TM射爆”這種騷話也在11區Twitter上頻頻出現,由於人氣實在太高,前陣子《碧藍航線》也傳出了即將動畫化的消息。日本有網友就笑稱“《碧藍航線》氪金的錢最後都流向了中國”,竟然還氪出了動畫版,不過很快就有玩家安慰道“沒關係,說到底中國人還是會在FGO裡氪回來的……”

3、介於涼與不涼量子疊加態中的——《荒野行動》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絕地求生:大逃殺》的熱潮同樣刮到了日本,吃雞“落地後”卻無意間成就了一款中國開發的手機遊戲。今年年初,《旅行青蛙》在中國登上了遊戲榜首,而《荒野行動》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登頂了日本的免費榜首。

據說網易當時幾乎沒想過遊戲能在國外有什麼成績,上架日本也只不過是發行地區多點了一個“√”而已,就這樣竟然能在毫無本地化、推廣的情況下在11區一炮而紅,真的是不可思議。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不僅如此,日本玩家當時還自發建立了攻略和Wiki站幫助其他玩家註冊遊玩,還自發在油管和推特上發佈遊戲視頻……遊戲瞬間在社交媒體上成了熱門話題,網易官方隨後也迅速推出了日語版,相關的海外運營和服務也是相當積極。這款遊戲直到今天依然在日本有著很高的人氣,2018年5月,《荒野行動》在日本單月依舊能斬獲39億日元的玩家氪金。

順帶一提,《荒野行動》也在前些日子宣佈即將登陸PS4,上架日期未定。

4、我才是正統——《絕地求生》

騰訊官方出了正統吃雞手遊之後,隨後也有相當一部分國外玩家轉向了這款遊戲。與此同時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日本玩家確實有點搞不懂這兩款遊戲

在許多11區玩家的心裡,“吃雞”就等於《荒野行動》,而真正“懂”的那一批玩家知道真正的正統是《絕地求生》手遊版。在此基礎上,兩大陣營的11區玩家就曾在推特和2ch上面產生過激烈的對峙,頗有當年國內“抄襲CF”事件的架勢。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產生這一對峙的基礎,來自於遊戲本身在日本的人氣和受重視程度,這點是毋庸置疑的。《絕地求生》手遊版現在也已經是海外中國遊戲熱賣榜的第一名,這種統治地位相當可怕。


除上述遊戲外,針對乙女市場的《偶像夢幻祭》、面向二次元市場的《崩壞3》、在韓國特別火的《少女前線》&《奇蹟暖暖》、此前在日本火了一陣子的《第五人格》都屬於國內“反攻日韓”的典型案例。歐美市場的話,《終結者2》、《王國紀元》這種遊戲顯然也有它們獨特的受眾和生命力,在此就不多贅述了。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就在兩年前,當臺上業內大佬說到“進軍日本市場”時,相信臺下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是不屑一顧的。對於特別強調文化認同性的遊戲來說,外來的作品要麼需要有脫離文化隔閡的兼容性,要麼就得好好抓住對應地區的文化精髓。張藝謀斥巨資拍的好萊塢大片《長城》,就走進了既沒討好中國觀眾、又讓國外影迷一臉蒙圈的死衚衕;遊戲圈中,《陰陽師》當然也有類似的問題存在。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文章的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據日媒對當地手機遊戲市場的調查,“中國系”手遊在日本的月均收入已經超越了日本手遊在中國市場的月均收入。眼看著11區玩家大口嚼著中國手遊說“真香”,不少國內玩家內心還真有一點小波動、甚至有點想笑……

風水輪流轉——這些中國遊戲 吹響了反攻11區的號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