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面神「康師傅」竟然是日本企業!那你還會支持統一嗎?

提起康師傅,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康師傅旗下的方便麵和飲料,特別是方便麵,他們無處不在,居家良品,出門必備,追劇神器,在中國經常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但與此同時,康師傅一直被盛傳是日企,那麼真實情況究竟是如何呢?

國民面神“康師傅”竟然是日本企業!那你還會支持統一嗎?

說起康師傅,不得不提臺灣頂新魏家四兄弟:大哥魏應州、二哥魏應交、三哥魏應允、四弟魏應行。1954年,出生於臺灣彰化的魏應州,是魏家四兄弟的老大。4歲時,父親魏德和在臺灣創立鼎新油脂加工廠,主營蓖麻油、棕櫚油等。1978年,魏德和去世後,鼎新由四兄弟接管。

由於在臺灣島內的發展始終磕磕絆絆,20世紀80年代末期,魏家兄弟帶著1.5億新臺幣到大陸試水。從1989年到1991年的3年時間,魏家在北京、濟南、秦皇島、通遼等地開辦了4家合資企業,先後嘗試過“頂好清香油”、“康萊蛋酥卷”和蓖麻油等產品。儘管產品質量出色,但當時大陸市場消費者的購買力卻不足,1.5億新臺幣的本金也虧損過半。

國民面神“康師傅”竟然是日本企業!那你還會支持統一嗎?

此時,康師傅食品王國的開國功臣——方便麵,以一個非常偶然的姿態從天而降。在康師傅公司內部,坐火車吃泡麵的故事為工作人員津津樂道。1991年,魏應州的四弟魏應行在火車上泡吃從臺灣老家帶來的方便麵,香味引來眾人旁觀,不時有人詢問哪裡能買到這種方便麵。“大陸這麼大,坐火車的人那麼多,方便麵的市場該有多大!”即使是後期加入康師傅的職員,也樂於繪聲繪色描述當時魏應行的興奮之情。

但經過市場調查後,卻發現大陸市場已經有不少方便麵企業,同樣來自臺灣的統一集團也已經有了10多年經營方便麵的歷史。當然,失望之餘也有希望,當時方便麵產品兩極分化明顯,品質和價格適中的終端產品留有大片空白。於是,原來準備在天津生產餅乾的計劃改成了做方便麵。

國民面神“康師傅”竟然是日本企業!那你還會支持統一嗎?

1992年8月21日,康師傅投資了800萬美元在天津開發區成立天津頂益國際食品有限公司,“康師傅”頭一碗紅燒牛肉麵誕生,適合國人的口味加上1.98元一包的價格,使得“康師傅”幾乎一問世便成了國人心中方便麵的代名詞。1994年開始,“康師傅”相繼在廣州、杭州、武漢、重慶、西安、瀋陽等地設立生產基地,並在全國形成了一個區域化的產銷格局。

不知不覺中,康師傅已經不再是用一碗紅燒牛肉麵就可以概括的了,而是悄然升級為頂新國際集團。自1992年“康師傅”進軍方便食品以來,1995年開始在天津開發區生產糕餅,1996年又開始在杭州生產飲料。

1996年,頂新國際集團購併德克士,開始涉足餐飲連鎖行業,“德克士”西餐、“有樂和食”拉麵皆被其納入旗下;1997年,在上海成立樂購超市,現在仍持有10%的股權;1998年康師傅業務直轉急下,魏應州心急上火,他做了各種各樣的嘗試,都不見起色,最後康師傅派出研發人員前往中國各地,尋找各具特色可以轉化為方便麵產品的“中華美食”,千方百計地將方便麵的工藝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菜系相結合,從而破解了增長下降的魔咒,牢牢控制了方便麵市場

霸主的地位。

因此康師傅一開始是一家臺灣企業,但是因為擴張太快而資金不足,1999年6月15日,頂新集團與日本三洋食品集團於達成策略聯盟合作協議,頂新將以每股港幣0.8元出售康師傅33.14%股權給三洋食品株式會社,總金額達1.43億美元。因此目前康師傅的最大股東是頂新(開曼群島)控股公司,佔有股份達33.27%,最大個人股東為康師傅品牌創始人魏應州,持股0.4%,剩餘33.15%的股份由公眾持有。

2008年底,頂新集團再次發生重要的股權變化,日本伊藤忠支付7.1億美元收購了頂新集團20%的股份。

這意味著,康師傅有39.79%的股權被日本三洋食品和伊藤忠集團控制,日本是康師傅最大的股東。因此可以說,康師傅是一家日本企業,不過日本企業更注重的是利潤,因此康師傅的營銷權利還是掌握在魏氏四兄弟手裡。

國民面神“康師傅”竟然是日本企業!那你還會支持統一嗎?

康師傅因為是一家日本企業,這對於抗日情緒高漲的中國大陸來說是一個不好的標籤,因此這家企業一直都在模糊自己的身份。

相比之下,康師傅的競爭對手統一集團的股權則牢牢把握在中國人手裡,更重要的是,“統一”這兩個字象徵著臺灣迴歸大陸。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