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瞎忙」到「忙蝦」——「出彩河南干中來」駐地記者交流採訪系列報導

从“瞎忙”到“忙虾”——“出彩河南干中来”驻地记者交流采访系列报道

桐柏縣月河鎮沈莊村“蝦稻共作”基地內小龍蝦喜迎豐收。⑨3陳康攝

□河南日報駐鄭州記者徐建勳王延輝本報駐南陽記者孟向東

金秋清晨,陽光透過層層薄霧照在淮源大地廣袤的蝦稻田上,稻穗飽滿低垂,小龍蝦悠遊淺底,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

9月15日一大早,桐柏縣月河鎮沈莊村村民楊廣州便在自家的蝦稻田裡忙碌起來。他嫻熟地從稻田中撈出一個個沉甸甸的地籠,望著滿滿的收穫,笑開了花。

“從前年開始,我把家裡的6畝水田全部開挖為蝦田,一年養殖兩季小龍蝦,種植一季水稻,小龍蝦為稻田除草、鬆土、增肥,稻田為小龍蝦供餌、遮陰、避害,種養結合,畝產小龍蝦近300斤、水稻千把斤,每畝純收入5000元左右。”站在田埂上,老楊掐著指頭算起賬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靠“蝦稻共作”,老楊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日子越過越紅火。如今,他正盤算著再承包15畝水田,擴大小龍蝦養殖規模。

眼瞅著老楊脫了貧致了富,今年開始,貧困戶吳桂有在政府幫扶引導下也把自己的5畝水田改成了蝦田。“稻田裡養殖小龍蝦,投入少、見效快,今年每斤小龍蝦能賣30元左右,光五六月份一季蝦就收入了2萬多元,下一季蝦馬上就上市了。”吳桂有笑著說,“過去單純種稻,效益不好,淨‘瞎忙’,一年四季手頭緊;現在跟著‘忙蝦’,有錢進賬不發愁!”

沈莊村是桐柏縣最早發展小龍蝦養殖的專業村。目前全村發展“蝦稻共作”面積1600餘畝,帶動100戶貧困戶發展“蝦稻共作”面積300餘畝。

市場建在田頭,小龍蝦銷路不愁。每天早晨,沈莊村鄉間公路上,停著從各地趕來的購銷車輛。“桐柏的小龍蝦體型大、顏色鮮亮、肉質飽滿,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來自湖北廣水的商販杜六隔三岔五都會跑來買上十幾筐。

桐柏縣位於千里淮河的源頭,境內河流眾多,溝渠縱橫,生態優良,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小龍蝦繁育、生長提供了極為優越的條件。近年來,桐柏縣委、縣政府立足自然優勢,通過大力推廣“蝦稻共作”、生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促進農民增收,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以前,每年水稻收割後,水田長時間閒置,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很低。而‘蝦稻共作’模式,有效破解了農民種糧不增收的難題,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一稻兩蝦’。”桐柏縣小龍蝦產業發展辦公室負責人嶽金樹說。

“稻蝦共養共生,不光蝦賣得好,生態稻也比一般稻田的稻米金貴得多,價格上高出不少呢!”楊廣州指著身後的蝦稻田說。

養蝦有“稻”,致富有方。為支持小龍蝦產業發展,桐柏縣成立了桐柏淮河源小龍蝦協會和玉皇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合作經濟組織,為養殖戶提供技術培訓、生產資料供給、銷售等一體化服務,與此同時,整合資源,註冊了“淮河源”小龍蝦品牌,申請了有機產品認證;建成“淮河源”小龍蝦水產市場,由協會對接鄭州、武漢等市場,讓農戶足不出村賣掉小龍蝦。

蝦稻共作“錢景好”,水田變成“聚寶盆”。目前,桐柏縣小龍蝦產業遍地開花,全縣5000餘人從事小龍蝦生產,養殖面積超過2萬餘畝,年產量5000噸,產值達2億元。

“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游”,這一動一靜間,交織出桐柏鄉野和諧靈動的圖景,衍生出無限“錢景”。③5

記者手記

出鄭州,往南一路行駛300多公里,便來到山水環繞的國家級貧困縣——桐柏。這裡,綠水鏡湖映碧空、綿雲薄霧繞青山,景色美不勝收。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桐柏最大的優勢、最大的財富、最大的潛力,而通過學習借鑑,推廣“蝦稻共作”模式則是彰顯優勢、挖掘潛力的生動體現。從過去“瞎忙”到現在“忙蝦”,農戶生產生活的變化恰恰印證了“蝦稻共作”是當地脫貧致富的正確之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脫貧攻堅、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在於因地制宜精準選擇適合的發展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