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人與烏孫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大量遺址,還戴銅耳墜


一路上,張寶仁都在大聲地向我講述著他和祖輩們護林的故事,並稱這一帶哪塊地硬哪塊地軟他也知道,所以,他的摩托車就不會被陷住。一個人對於一片土地有著如此的認知與瞭解,讓我大為驚訝,但面對茫茫大漠,我想得最多的卻是先民們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

民勤歷史悠久,早在2800多年以前,這裡就有人類生息繁衍,並創造了著名的沙井文化。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我們今天真的不可想象,在漢帝國進軍河西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水草豐盛的牧場,是屬於匈奴休屠王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還能在民勤聽到有關這個匈奴部落的傳說。但之前,這裡的土著居民對我們來說多少有些模糊。

多年來考古資料表明,沙井文化的中心區域在騰格裡沙漠的西部、西南部邊緣地帶,即武威、金昌一帶,向東南延伸可達永登、蘭州附近。據碳測年代數據表明,上限為距今3000年左右,下限為距今2500年左右,大體相當於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

關於沙井文化的族屬,近年來學術界多有觸及。據史料記載,秦漢之前的河西走廊居住著月氏、烏孫等民族,有學者認為沙井文化的分佈範圍與古月氏族的原住地相符,但有人卻與上述意見相左,認為該文化系烏孫族。

月氏人與烏孫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大量遺址,還戴銅耳墜


月氏人與烏孫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大量遺址,還戴銅耳墜


月氏也好,烏孫也罷,不管是誰,這兩個民族在中國的古籍裡都是在漢代之前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具體的說法是,最先是月氏人打敗了烏孫人,迫使烏孫人西遷至伊犁草原,與居住在那裡的塞人混合了,後來,匈奴人又趕走了月氏人,迫使月氏人與烏孫人一樣西遷至伊犁草原。再後來,烏孫停留在河西走廊的王子發誓要報仇,並在匈奴人的幫助下趕走了伊犁草原上的月氏人,一直將他們趕到了中亞。

據今天一些中國學者的觀點,這兩個民族可能是後來中國歷史上突厥人的祖先,雖然,他們都有些種屬不清,我們今天還說不清他們是黃種還是白種,或者黃白混合種,但他們在遷徙的過程中,確有一部分融入了華夏民族,尤其是到了漢代,有相當一部分融在河西走廊、在新疆入了漢民族。也許,這就是我們直到今天的河西走廊個別地方,還能看到一些金髮碧眼之人存在的原因所在,而在新疆能有白種人的存在多少和這也有一些關係。

月氏人、烏孫人就這樣把他們的背影留在在河西大地上。沙井文化的房屋均為平地起建,呈圓形或橢圓形,門向東或東南,房內有灶、火塘和地爐。房屋附近分佈有窖穴,為平底圓筒狀。因為沙化,這些我們今天都看不到了,但文字卻是有溫度的,誰能不說那些沙粒之下,有著月氏人、烏孫人溫暖的生活氣息——牛羊在青草與湖泊間安靜地食草,窖穴的房屋升起了炊煙,也許在黃昏的夕陽下還有好些個男女在盡情地戀愛……然而,這一切已經距我們很遠很遠了。

在一片有著雜亂的磚頭地上,張寶仁告訴我目的地已經到了,但在這裡我已經看不到月氏人與烏孫人生活的任何痕跡了,地上的那些堅硬的青磚告訴我,它們不屬於月氏人與烏孫人的年代。有誰可以在一片土地上永久地停留下來呢?土地不斷更換的主人都是人類生存的痕跡,也都是屬於我們的歷史。

月氏人與烏孫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大量遺址,還戴銅耳墜


月氏人與烏孫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大量遺址,還戴銅耳墜


從考古資料上看,沙井文化隨葬品以銅牌、銅泡和銅刀等裝飾品為主,陶器較少。銅器器型豐富,有銅刀、銅炮、銅連珠形飾、銅管、銅墜和銅鈴等,形制多與鄂爾多斯青銅器相似。從出土物的器型和墓葬中殉葬的牛、馬、羊骨看,強烈地反映出這一時期的社會經濟以畜牧業為主,農業、手工業不佔主導地位。

今天,我們不能說是日積月累的農耕破壞了這裡的生態,它分明還有著自然的因素。在漫漫黃沙間,我彷彿聽到了月氏人與烏孫人的銅墜和銅鈴響過,那是屬於他們的兩千多年前的歡樂,而如今這裡已經變成茫茫大漠了,歷史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多少讓人有些神傷。

月氏人與烏孫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大量遺址,還戴銅耳墜


月氏人與烏孫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大量遺址,還戴銅耳墜


民勤,在1928年,以“俗樸風醇,人民勤勞”由清朝的鎮番縣易名民勤。這裡素有“人在長城之外,文居諸夏之先”的美稱,歷史上“賢良接踵,科第蟬聯,文運之盛,甲於河西”,“士民子弟求學之風盛行,競相奪魁之氣不衰”,是全省文化之鄉和西北教育名縣。但是,如果再讓風沙一味吞噬下去,這一切恐怕都會成為空談。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有了綠水青山什麼也都會有,今天的民勤人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奮鬥著,他們深深地知道,面對荒漠光有勤勞是不夠的。

張寶仁,一個有故事的人,但他的故事我們只能留在以後的文章裡了。我們還要一路走下去,直到河西走廊的盡頭,沙丘上一種植物開得很是動人,就像現實生活裡的張寶仁裝在心裡的美麗故事,也像我們一路追尋的歷史。(文|路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