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文:愛萌

在山頂看看星星,在海邊吹吹晚風,如今,旅遊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習慣和熱愛。有人說,旅行最大的意義,不是能見到多少人,見過多美的風景,而是走著走著,在一個際遇下,突然重新認識了自己。那麼對於古人來說,旅遊又意味著什麼呢?

“旅遊”一詞,在我國最早見於六朝,齊梁時,沈約(公元441年-513年)在《悲哉行》中曰:“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的詩句,不同以往的往來商旅,這裡的“旅遊”用以專指個人意志支配的,以遊覽、遊樂為主的旅行。從此以後,雅客群遊,仗劍天涯,俠客探險,成為了古人們旅遊的主要方式,而古詩人們則喜歡以作詩的方式,表達自己“到此一遊”的心情。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古人喜好“打卡”的旅行地,不外乎名山大川,和各朝古都,又也許是因為古代道路顛簸難行,古人們旅行只要能走水路,就算繞遠道也要走水路,因此許多知名“打卡地”都臨近。那麼古人最愛的旅行目的地是哪裡呢?

10.鎮江

江蘇鎮江,地處黃金十字水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交匯點 ,既有寺宇金碧輝煌,以綺麗著稱的金山;又有山水天然真實,以古樹名碑飲譽遐邇的焦山;還有因遠眺北固,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而得名的北固山。詩人們在鎮江留下了上百首詩作,聊以“到此一遊”。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其中,宋朝名宿辛棄疾顯然對鎮江的風景十分熱愛,在他的詩作《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有云: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這一千多年前的詩句,今天讀來,依然讓人血脈僨張。

孟浩然也在鎮江留下了古詩《登萬歲樓》,曰:

萬歲樓頭望故鄉,獨令鄉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淚, 日落猿啼欲斷腸。

曲引古堤臨凍浦,斜分遠岸近枯楊。

今朝偶見同袍友,卻喜家書寄八行。

還有李白二十多歲出蜀遠遊長江、黃河中下游各地時,途徑鎮江,亦作有《焦山望松寥山》一詩描繪鎮江美景,曰: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

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

西津尋渡、北水柳浪、摩崖夕照、蓉樓曉荷、文心繁霜……而如今的鎮江新二十四景,也正在等待無數遊客的親睞。

9.九江

九江,古稱潯陽、柴桑、江州,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亦是江南地區“的魚米之鄉”。九江自古就是江南著名的遊覽勝地,素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圖畫”之美稱。廬山、鄱陽湖、煙水亭等等,皆是古代文人中意的“打卡地”。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關於九江廬山的詩句眾多,最出名的莫過於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和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了。

而唐代詩人白居易則在九江甘棠湖中建亭,以表“到此一遊”,並取其《琵琶行》詩句 “別時茫茫江浸月”,稱“浸月亭”。

8.紹興

紹興,可是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本就“盛產”文人雅士,嵇康、王羲之、謝靈運、陸游、王冕……各式大家,數不勝數,紹興也成為了古人們嚮往的打卡地。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賀知章寫家鄉的嵇山和鏡湖美景時,便有云:

稽山罷霧鬱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採芰荷。

而李白在《越女詞》中也用“耶溪採蓮女,見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的句子,描寫了好一番紹興風情。

連南巡的康熙皇帝也忍不住以《山陰》一詩“打卡”道:“灌木叢篁傍水幽,淡煙晴日漾芳洲,蘭橈搖過山陰道,在昔人傳鏡裡遊。”

7.蘇州

蘇州歷史悠久,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古代文人尤愛水鄉,蘇州因此而吸引了眾多文人一遊。譬如李白遊覽蘇州時就作有不少詩作,如《烏棲曲》中曰: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李白的《蘇臺覽古》中也有“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的懷舊詩句。

但蘇州最著名的“打卡”詩,要數唐朝張繼的《楓橋夜泊》了: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6.洛陽

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陽,自然也是古人們趨之若鶩的旅遊目的地。吸引著眾人的,不僅是帝都風華,亦不乏諸如龍門山色、馬寺鐘聲、金谷春晴、邙山晚眺等壯麗景色。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杜甫在他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有云:“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便是將洛陽作為自己的旅遊目的地。

洛陽城中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十分出名,古人們對此也不吝筆墨,劉禹錫在《賞牡丹》一詩中就描寫了洛陽城的牡丹盛景,他寫道: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宋朝的歐陽修也用“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的句子,來形容洛陽繁花似錦的美麗風光。

5.南京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金陵,當然也是古人們遠遊的選擇之一。秦淮河、棲霞湖、雞鳴寺……處處名勝風光都鍍著歷史的金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朝謝朓這首《入朝曲》中的句子,可以說是南京非常精準的定位了。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李商隱遊覽南京玄武湖時,就留有“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繡襦回”的詩句,至今讀來仍覺朗朗上口。

“旅遊達人”李白一生中曾多次到金陵遊歷或暫住,寫下了不少關於南京的詩詞,如《登金陵鳳凰臺》中他就寫道: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除此之外,李白還寫了《長幹行》、《金陵城西樓月下吟》、《金陵酒肆留別》等詩。

4.長安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作為政治權力的中心,長安是不同江南的水鄉溫柔,這裡充滿著,世情冷暖,得志失意,更多的是悲歡離合。於是,古人們眼中的長安既有恢弘之感,亦有落寞之意。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既有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描寫得都城美景: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也有柳永在《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中寫盡了長安城繁華難掩落寞的都城景象: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3.揚州

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的揚州,亦是“中國運河第一城”。清代,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均六次南巡來此,對這裡的景色讚賞有加,可見揚州美景在中國的地位。而對於文人墨客來說,揚州亦是當仁不讓的打卡地之一了。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自古以來,留給揚州的詩作汗牛充棟,詩人們從不掩飾對於揚州的熱愛。而繁華的揚州城,顯然從不吝展現它的華美風情。唐朝王建遊覽揚州夜市有感,曰“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可見,一千多年前,揚州已是一座不夜城了。

唐朝徐凝曾作詩《憶揚州》,其中有一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毫不掩飾地表達了揚州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而杜牧的一首詩,就成就了揚州的一個景點。《寄揚州韓綽判官》中的那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讓明月之下的二十四橋,成為了揚州永恆的文化地標。

2.開封

開封,“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古時的開封,有著“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稱。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漢代文學家司馬遷,唐代的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蘇軾等都寫過讚美開封的詩賦。其中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從中能夠想象那時的開封是何等的壯觀美麗。

1.杭州

八大古都之一的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西湖、千島湖、天目山,哪一處不是古人們魂牽夢縈的人間勝景?

古人最愛的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自古以來,杭州就是古人們心中當之無愧的第一“網紅打卡地”。無數文人墨客留下的詩篇和杭州美景相映成輝,可謂是:杭州的自然景觀之美,美在如畫西湖,美在滿城桂子,美在十里荷花。杭州的人文詩意之美,美在白居易,美在蘇東坡,美在譽滿天下的詩詞名篇。

白居易將杭州推到了“江南之首”的位置,他在《憶江南》中不禁嘆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而蘇軾對杭州西湖的美景情有獨鍾,留下千古名篇《飲湖上初晴後雨》,曰: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那麼,古人最愛的這十個旅遊“打卡地”,你去過幾個呢?你又最想去哪個呢?

注:①排序依據唐宋文學編年

②排序參考“人生有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