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出口必備祕籍——美標鋼結構設計的那些事兒!

鋼結構出口必備秘籍——美標鋼結構設計的那些事兒!

做鋼結構的往往會聽到諸如“國標”、“美標”、“歐標”等稱呼,它們分別代表著執行的是“中國標準”、“美國標準”、“歐洲標準”。對於經常做鋼結構出口項目的三維鋼構來說,這幾種標準都是經常被用到的。尤其是三維鋼構的太陽能支架——長期與美國光伏行業排名前三的公司長期合作。憑藉多年鋼結構出口經驗,三維鋼構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美標鋼結構設計的那些事兒!

鋼結構出口必備秘籍——美標鋼結構設計的那些事兒!

首先介紹的就是關於單位的換算問題,我們目前採用的是“國際單位制”,而“美標”仍然延續“英制單位”,這似乎讓人難以理解,但事實就是這樣,單位制不僅是表面上的換算的問題,而是滲透到了整個體系習慣,比如型鋼的系列規格尺寸,比如規範中涉及到的某些尺寸的條款,還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像“7.85”這樣熟悉的數值在“美標”中又是多少呢?下面將列出鋼結構專業中常常用到的單位換算以及一些常量數值。

[長度單位]

in.(英寸)

ft.(英尺)

yd.(碼)

mi.(英里)

1 in. = 25.4 mm // 1 mm = 0.03937 in.

1 ft. = 0.3048 m =304.8 mm // 1 m = 3.28084 ft.

1 yd. = 3 ft.

1 mi. = 5280 ft.

[力的單位]

kips(千磅)

lb(磅)

1 kips = 4.448 KN = 453.592 kg

1 lb = 4.448 N = 453.592 g

1 KN = 0.2248 kips

[力矩單位]

1 ft.-kips = 1.356 KN-m

1 KN-m = 0.7376 ft.-kips

[分佈荷載單位]

psf (lb/ft2)

1 kips/ft = 14.59 KN/m

1 kips/ft2 = 47.88 KN/m2

1 KN/m = 0.06852 kips/ft

1 KN/m2 = 0.02089 kips/ft2

1 psf = 47.88 N/m2

[應力單位]

1 ksi = 6.895 MPa

1 Mpa = 0.145 ksi

[精度控制]

1、荷載:1 psf;10 lb/ft.;100-lb

2、跨度,長度:0.1 ft.

3、反力:0.1 kips

4、力矩:0.1 ft-kips

[一些常量]

鋼材E = 29000 kips/in.2

容重 = 490 lb/ft2

其次是要提到是“美國鋼結構協會AISC”(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由其頒佈的兩套規範,或者說是兩種設計鋼結構的方法最為常用:

“容許應力法ASD”(allowable stress design);

“荷載抗力系數法 LRFD”(The 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鋼結構出口必備秘籍——美標鋼結構設計的那些事兒!

後者有替代前者的趨勢,而且都有很多個時期的版本,2005年AISC將它們合在一起。

鋼結構出口必備秘籍——美標鋼結構設計的那些事兒!

從上述的兩個公式看似乎大同小異,但在真正的實施上,對各類構件設計,採用不同的方法,或者說是規範,安全係數及抗力系數的取值是有不同規定的。

尤其在計算設計值時,還有荷載的組合以及組合係數的取值問題。

常用的荷載組合可根據“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之“結構工程協會SEI”(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的一個規範:“建築物及其他結構的最小設計荷載”。(ASCE/SEI 7-05)

這就相當於我們常用的《荷載規範》

先定義一下符號:

D:恆載

F:流體荷載

H:側向土壓力,水壓力等

L:活荷載

Lr:屋面活荷載

S:雪荷載

R:雨水荷載

T:自應力荷載

W:風荷載

Wi:同時考慮裹冰荷載時的風荷載

E:地震荷載

Fa:洪水荷載

Di:裹冰荷載

規範指出:

ASD設計,荷載基本組合需要考慮:

D + F

D + H + F + L +T

D + H + F + (L r 或S或R)

D + H + F + 0.75(L +T) + 0.75(L r 或S或R)

D + H + F + (W 或0.7E)

D + H + F + 0.75(W 或0.7E) + 0.75L + 0.75(L r 或S或R)

0.6D + W + H

0.6D + 0.7E + H

在某些洪水經常氾濫區域,需要考慮洪水荷載Fa,具體在上面(5)、(6)、(7)式中加入一項1.5Fa(非湖海岸邊的地區為0.75Fa),而且式中涉及到的E要設為0。

在需要考慮裹冰荷載時,上面(2)式中加上0.7Di;(3)式中的(L r 或S或R)用0.7Di + 0.7Wi + S來替換;(7)式中的W用0.7Di + 0.7Wi來替換。

LRFD設計,荷載基本組合需要考慮:

1.4(D + F)

1.2(D + F +T)+ 1.6(L r 或S或R)+ 0.5(L r 或S或R)

1.2D + 1.6(L r 或S或R)+ (L 或0.8W)

1.2D + 1.6W + L + 0.5(L r 或S或R)

1.2D + 1.0E + L + 0.2S

0.9D + 1.6W + 1.6H

0.9D + 1.0E + 1.6H

(3)、(4)、(5)式中的L的組合係數在某些均布活載不大於100psf的地方可以取0.5。(6)、(7)式中,當H的作用抵消了W和E的作用時,其組合係數應取0。

在某些洪水經常氾濫區域,需要考慮洪水荷載Fa,具體在上面(4)、(6)式中加入一項2.0Fa(非湖海岸邊的地區為1.0Fa,但是1.6W要變為0.8W)。

在需要考慮裹冰荷載時,上面(2)式中0.5(L r 或S或R)用0.2Di + 0.5S來替換;(4)式中的1.6W + 0.5(L r 或S或R)用Di + Wi + 0.5S來替換;(6)式中的1.6W用Di +Wi來替換。

每種荷載在取值上的考慮在上述的“建築物及其他結構的最小設計荷載”。(ASCE/SEI 7-05)中均有細緻的交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