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印巴交戰,都不使用飛彈這一類殺傷性更強的武器呢?

今生今世149885219


看到這個問題,一時讓我無語凝噎,仔細想了半小時才作答。估計這位網友是想提問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中為何不使用彈道導彈這樣的武器。

印巴在近兩年圍繞克什米爾爭議地區的衝突越來越激烈。雙方的邊境部隊也使用了導彈,只不過都是輕型導彈。例如今年在頭兩個月,巴軍多次對印境內軍事目標進行打擊,多次越境伏擊印度邊防軍,經常動用反坦克導彈來襲擊印軍的哨所。例如在2月3日,印度方面有9名士兵被巴軍使用的反坦克導彈炸死。巴軍的標準反坦克導彈是中國紅箭8的山寨型號,被命名為綠箭導彈,當然這不是口香糖,而是近距離交火的利器。巴基斯坦早在90年代就獲得了紅箭8的生產授權,到2015年一共生產過2萬多枚。

從歷史上的三次印巴戰爭來看,如果印巴雙方的衝突上升到戰役級別,那麼印巴手頭的軍艦、戰機、導彈和制導武器都會使用,例如在1999年的卡吉爾冰川衝突中,印巴雙方都動用了最先進武器,巴方部署了大量的便攜式地空導彈和反坦克導彈,印度首次用幻影2000戰機投擲了激光制導炸彈,這是世界首次精確制導彈藥在5500米高海拔的實戰應用,印軍還在高原戰場上首次試驗了俄製紅土地155毫米激光制導炮彈。

在1971年印巴戰爭中,印度海軍在夜間出動蘇制黃蜂級導彈艇,使用冥河導彈擊沉了排水量3300噸的巴海軍驅逐艦凱巴爾號,隨後印度導彈艇闖入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軍港,向岸上發射大量冥河導彈,巴方有12座油庫和大量岸上軍事設施被摧毀。這次海上襲擊戰,堪稱是夜間海上導彈作戰的典範戰例。

印巴雙方是一對宿敵,衝突是為了施加政治和軍事壓力,向對手示威,並不是為了演化成大規模戰爭,所以雙方都有所剋制。近幾年的印巴軍事衝突,主要集中在克什米爾的爭議地區,而且都是小規模的邊境衝突。自然不可能動用彈道導彈這樣的大殺器。


科羅廖夫


目前印巴之間的交戰是典型的低烈度衝突,雙方政府心裡都非常清楚,依靠軍事手段不可能徹底解決克什米爾爭端。因此,雙方都是摟著打,表明領土問題絕不退讓的態度。所以,目前的交火被限制在小規模部隊摩擦的層面,這樣雙方政府對國內都能交代。

但從歷史上,連續三次的印巴戰爭期間,雙方傾其所有的大打出手,根本沒有所謂摟著打的情況。

第一次印巴戰爭,幾乎就是印巴獨立的伴生品。

1947年6月3日,英國末代總督蒙巴頓拋出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

。1947年10月,都對克什米爾有領土訴求的兩國,便開始大打出手。

在第一次印巴戰爭中,兩個剛剛獨立的國家,出動了空軍、裝甲兵、炮兵,在克什米爾反覆廝殺。

至1948年11月,聯合國出面協調停火時至,雙方已經有1500名士兵陣亡。克什米爾地區被分割成“印控”、“巴控”兩部分,巴基斯坦控制約2/5的地盤,剩餘的3/5由印度控制。

從此以後,這道名叫“克什米爾”的傷口就一直在流血,直到今天。

1965年8月初,因為印巴雙方對庫奇蘭恩溼地的爭奪,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

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的庫奇蘭恩,是印度河入海口附近的鹽鹼沼澤地,印巴雙方一開始都沒什麼興趣,即便是第一次印巴戰爭後,雙方也沒有在此地劃界。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開始傳說這塊溼地中蘊藏著大量的石油資源,讓它的價值迅速提升。

經過了17年的建設,印巴兩國的軍事實力都已不再是吳下阿蒙。因而,第二次印巴戰爭的激烈程度遠超第一次,不但有大規模的地面部隊參戰,天空也成了激烈角逐的戰場。

巴基斯坦空軍的F-86“佩刀”戰機

當時巴基斯坦空軍的主力戰機是100架F-86與10架F—104A,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是118架“獵人”和12架“米格—21”。

至戰爭截止,印空軍損失戰機54架,巴空軍損失6架F-86、1架F—104和1架B-57。

1971年11月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這次不但陸軍、空軍悉數上陣,海軍也加入了戰爭。

印度挑起第三次印巴戰爭的目標不再是控制克什米爾,而是要肢解巴基斯坦,

支持孟加拉國獨立(東巴基斯坦)。

從地理上說,巴基斯坦被印度分割成了東西兩部分,因此海上聯繫變成了決定東巴基斯坦命運的關鍵。

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憑藉擁有航母的優勢,徹底截斷了西巴對東巴的增援。不但擊沉巴海軍數艘艦艇,還兩次襲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造成港口巨大損失。

不過巴海軍也不是全無還手之力,巴基斯坦潛艇“卡齊”號用魚雷擊沉了印度護衛艦“庫卡里”。

第三次印巴戰爭前,兩國的海軍艦艇對比

從連續三次的印巴之戰看,每次的烈度都在上升,參與的軍種和武器也在不斷更新。

但隨著兩國,分別擁有了核武器和彈道導彈,反而達成了當年美俄爭霸時期的“冷和平”。

也就是說,兩國領導人心裡都清楚,用單純軍事的手段,誰也不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一旦雙方爆發全面戰爭,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兩邊都徹底打殘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再說,目前的國際局勢,也不再支持雙方大打出手。

雖然兩國領導人,為了安撫國內的一些勢力,在臺上表現的劍拔弩張,但他們也都知道,真要扣動扳機時,會有幾隻更強有力的大手,按住他們。世界上說話管事的那幾個大哥,不會讓這兩個揣著原子彈的小兄弟拼到刺刀見紅的。

所以,小打小鬧,比劃比劃就行了,大哥們還要做生意呢!別心裡沒數!





藏地讀行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主要衝突,還是因為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不過雙方雖然很想得到克什米爾,在現代卻也只是在局部有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並不敢有什麼大規模衝突。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確實是英國殖民政策的遺留問題,第三次印巴衝突,奠定了現在的克什米爾控制區,雙方早期也是互相開著軍艦互射的,還擊沉過,兩國之間劍拔弩張,氣氛很緊張,雙方領導多次會談,但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到1989年以後,各種小摩擦衝突不斷,損失巨大。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他們也發現戰爭也大規模衝突太燒錢,不利於本國發展,況且雙方也知道,光靠武力手段根本無法解決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



雙方並不是對方的最大敵人,雖然有領土爭端,但不是國家最大的威脅,更達不到導彈互射的程度。後來各自找到了新的盟友,國家戰略方向發生改變,所以衝突有,但是很剋制,通過一些小範圍的摩擦來試探對方的實力和底線,同時也表明自己沒有放棄對克什米爾的渴望,同時雙方也成為核武國家,但是卻並沒有像伊朗那樣弄得那麼嚴重,當然這背後的原因,有點軍事知識的,都知道是因為背後有大國支持默許,所以有個靠山很重要。


軍事一點通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小打小鬧從兩國獨立建國以來就基本從來沒有停止過,當然稍微大一點規模的武裝衝突也有過幾次,只是雙方之間基本能夠保持一定的默契,互射導彈之類的容易使局勢完全失控的行為幾乎不曾出現。印巴之間的衝突之所以能夠被限制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並且雙方都能夠忍住不向對方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印度導彈)




首先,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矛盾主要集中於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爭端以及雙方之間的宗教和民族矛盾,然而兩國曾經畢竟同屬於一個國家,兩國人民之間的恩怨也並不至於讓他們互相殘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事衝突大多都是因為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爭端而引起,然而印巴兩國人民都不希望跟彼此爆發全面的戰爭,所以如果政府不能夠有效地防止局勢升級,那麼他們也很難向自己的選民作出交代。鑑於此,每當印巴邊境地區出現緊張局勢,雙方高層都會及時出來緩和矛盾,防止軍事衝突不斷升級。

另外,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並沒有互相攻伐的意願,既然這樣那麼雙方互相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毫無意義。如果戰爭的一方對另一方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麼它的目的必然是要徹底消滅對方,以獲得對方的領土或者政權,所以這樣的戰爭一般都是出現在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當中,或者某些殘酷的內戰也會出現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況。
(克什米爾形勢圖)


然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只是限於邊境爭端,雙方沒有互相攻伐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他們互射一通導彈,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而毫無意義。另外在當今世界格局之下,任何一方如果首先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必然會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甚至招來聯合國的制裁,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最後一點,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有核國家,如果雙方互相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導致局勢失控,那麼結果是誰都無法承受的。核戰爭中沒有勝利者,只有互相的毀滅,核武器最大的作用就是待在發射架中維持對對手的威懾。印度和巴基斯坦都非常清楚對方的軍事實力,誰也不能以絕對的優勢戰勝對方,同時又因為有核武器的存在,這足以讓這兩個國家不敢產生對對方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念頭。
(印度軍隊)


總之對於印度和巴基斯坦而言,雙方之間的一點領土爭端絕對不至於讓他們非得跟對方玩命。印巴兩國領導人非常清楚對方的實力,大規模的戰爭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他們能夠保持長期的默契。印巴兩國之間的小衝突將來依然會持續不斷,但是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李姓先生


印巴只是在最近的克什米爾衝突中沒有使用重武器而已。在以往的三次戰爭和1999年卡吉爾衝突中,印巴兩國都動用了各自武器庫中拿的出來的先進兵器。1971年,巴基斯坦海軍漢果號潛艇使用魚雷擊沉了印度海軍庫卡里號護衛艦,這是二戰後首個潛艇擊沉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的戰例。至於空戰,第二次第三次印巴戰爭雙方空軍都大規模出動併發揮了重要作用。印巴兩國之間進行軍事較量是相當認真的,絕不是互相投擲石塊。

但是,近年來,雙方的邊境衝突卻一直是低烈度的。最嚴重的卡吉爾衝突,印度動用從瑞典進口的大口徑火炮轟擊山頂的巴基斯坦部隊,一直打到消耗光彈藥,不可謂之消極,但戰爭烈度也就到此為止了。彼時印巴都已經進入核武時代,雙方對沖突都比較剋制,局面沒有徹底失控。以後的衝突規模更小,雙方主要依靠準軍事人員以及特種部隊相互滲透來遏制和打擊對方,交火的規模和烈度比較有限。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雙方無法承受大規模戰爭帶來的人員傷亡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印巴兩國圍繞克什米爾展開的軍事對抗在目標上也是有限的,全面奪取克什米爾不在任何一方的戰略之上,雙方軍事衝突更多是維持一種動態平衡、保存和檢驗戰略威懾能力的手段。巴基斯坦沒有能力和印度打一場大規模邊境戰爭,印度則認為巴基斯坦不是印度的首要對手,不願意在對巴方向上消耗實力。雙方的邊境衝突是國內政治需要,而不是為了解決對方,自然就沒必要互相用阿塔夫或者高裡以及烈火之類的砸來砸去咯。


葉海林


印巴戰爭之後,印巴兩國之間的衝突主要為低烈度的武裝交火,發生地點基本都是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冰川和山地地區,交戰雙方以雙方的邊防軍人和特種部隊為主。首先這種衝突不同於局部戰爭,雙方都有意把衝突控制在一個適當的範圍內,避免將衝突演變為戰爭。因此,在交火的武器選擇上雙方不可能無所顧忌的使用手中的裝備,想必您想說的是地對地戰術導彈或者巡航導彈,這兩種武器具有運載核彈頭或者生化彈頭的能力,即便只使用常規彈頭,所釋放的也是衝突升級的信號,而且

很容易引起對方的誤判導致局勢失控,這顯然不是雙方希望看到的結果。

另外,印巴兩國圍繞克什米爾進行的武裝衝突,雙方的主要訴求並不是要打敗對手,而是為了施加政治和軍事壓力,向對手示威,甚至有時候只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某種姿態和決心,從而在談判桌上獲得更有利的地位。基於這種考慮,印巴在衝突中除了考慮不能導致局勢升級失控的危險出現之外,還要考慮的就是成本問題,如果您所說的導彈指的是反坦克導彈等輕型戰術導彈的話,對於曠日持久的交火衝突,成本過於昂貴是雙方必須考慮的因素


照理說事


儘管,第三次印巴衝突已經過得去了好多年。但雙方圍繞著克什米爾歸屬問題和宗派上仍存在著不少的矛盾。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雙方很難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協議。

雖然雙方為了該地區的歸屬問題衝突不斷,但從這幾年來看雙方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衝突。當然也很少看見導彈等重型武器投入戰場,這是一方面兩國的高層領導並不希望加劇衝突,因為兩國都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如果雙方使用了導彈等重型武器來打擊對方很有可能會引起全面戰爭,這是雙方始終沒有用重型武器的原因。

雙方發生戰爭後。兩國之間的衝突主要是為較低的武裝交火,發生交火的地點大部分都是。克什米爾地區的冰川和山地地區,交戰的部隊一般都是邊防部隊和特種部隊。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一個局部戰爭,但不得不說的是,雙方都在保持著十分的剋制。避免衝突演變成戰爭。所以雙方在交戰的時候,使用的武器一般都是常規的武器。像什麼戰術彈道導彈、或者是巡航導彈、很少在媒體上報道出。如果使用重型武器所釋放出來的信號就是衝突升級的徵兆,這不僅會引起對方的誤判,而且還會導致局勢失去控制,很明顯這不是雙方所願意看到的。


另外,兩國在克什米爾武裝衝突,兩國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要打敗對手。主要的原因是向對手施加壓力,向對手示威。好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大的利益。

從另外一方面來看。由於兩國這幾年的經濟狀況不如意,巴基斯坦連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都要需要鄰國的援助才能修建起來。反觀印度可能比巴基斯坦稍微好一些。但印度也沒有放棄發展自己的經濟,稍微有點頭腦的領導人都明白,現代的戰爭打的就是“錢的戰爭”。如果沒有錢你拿什麼打擊對手?

自然。也不排除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也不願意看到印度洋爆發衝突,這裡可是國際航運最繁忙的地區之一呀。美國和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戰爭可謂是避免戰爭升級的代表,儘管雙方都派出了很多的部隊來打擊對方的代理人,雙方都保持很大的剋制來保留對方的面子,從使得對方沒有找到理由把戰爭升級到全面戰爭的狀態,升級到戰爭的最後可能就是前面核戰爭呀,一旦到達那個地步那可是損人不利己的事呀。


總的來說印度和巴基斯坦作為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明白升級戰爭最後的結果和代價,雙方都有可能會毀滅地球。因此雙方都極力的避免衝突升級到戰爭最後的那一步。


努力成就你我他


不請自來,個人覺得印巴交戰不使用導彈這類武器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在只是局部衝突,規模小,還沒到正式開戰的時候,還沒到就動用導彈這種大殺傷性武器的必要。



二、導彈雖然殺傷力強,毀傷大,但導彈不同與普通炮彈,子彈,它造價高,一枚導彈就需要幾十萬上百萬美元,通常是用來打擊有價值的軍事目標,比如彈藥庫飛機場軍工企業等,而現在的衝突區沒有這些有價值的目標。


三、導彈就種大殺器容易誤傷平民,造成國際社會的譴責,甚至制裁,與自己不利。

個人認為以上幾點是印巴不使用導彈的原因,各位有不一樣的見解歡迎在下面評論探討。


大風起兮雲飛揚y


印巴兩國是一對宿敵,目前圍繞克什米爾地區爆發的衝突越演越烈。在這片土地上印巴兩國分別在1947年、1965年和1971年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第三次戰爭印度大獲全勝,“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宣佈獨立,成立了孟加拉國。而孟加拉國的土地很肥沃,巴基斯坦的土地狹長貧瘠,這樣就進一步加深了兩國的矛盾。此外印度教與穆斯林的民族矛盾日益增長,所以導致衝突不斷。


印度目前擁有幾種核武器:射程為150公里的“大地”近程導彈及改進型,該導彈能攜帶核彈頭;射射程為1500公里的“烈火-1”和射程為2000公里的“烈火-2”導彈;射程為3500公里的“烈火-3”;射程為3500公里的“烈火-4”;射程為5000公里的“烈火-5”;有望在兩年後試射“烈火-6”導彈,射程為8000到10000公里。


巴基斯坦擁有的核武器有:射程為700公里的沙欣-1;射程為2500公里的沙欣-1A;射程為2500公里的沙欣-2;射程為3000公里的沙欣-3已經試射,射程為1500公里的高裡型導彈。

如果印巴兩國同時使用核武器,世界上將有20億人因飢餓而死亡。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2012年4月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一場核戰爭引起的饑荒可能要餓死10億人。除了核彈造成的直接死亡還有受影響間接死亡的人之外,核彈爆炸產生的黑色懸浮碳微粒會使美國的玉米和大豆減產10%,使中國的第一年小麥減產50%,以及在隨後的10年裡減產31%。這場衝突的背後是中國和美國的影子,面對對本國這麼大的影響都會施加壓力迫使兩國不使用核武器,加之使用核武器會使本國受到國際社會的壓力和制裁,所以不會使用核武器。至於使用導彈的戰爭成本很大,兩國的經濟實力不允許。戰爭歸根到底是綜合實力的較量,誰都不會為打一場戰爭倒退多少年。


獨行者老黃


印度與巴基斯坦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後,分別建國。因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並未妥善解決印巴之間的領土問題,為後世印巴兩國的衝突埋下了禍根。

印巴兩國分治以後,圍繞領土問題進行了長期的對峙與衝突。其中,較大的衝突有三次,即分別始於1947、1965年、1971年的三次印巴戰爭,另有無數次規模較小的衝突穿插其中。

就三次較大的戰爭來說,雙方都是常規武器作戰,並沒有使用導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其他的較小規模的衝突更沒有使用導彈等武器了。而至於出現這種情況,除了國際形式,兩國實力等原因以外,基本上也算兩國的一種默契。

  1. 在英國殖民時代,印度、巴基斯坦還是一個國家。而印巴分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內部有分歧,為了避免出現內部戰爭而做出的分治。分治後,儘管有矛盾,兩國在戰爭認知上,都沒有誰要吞併誰的意思。達到一定目的就對了,不會讓事態惡化。
  2. 二戰以後,和平發展成為世界主流。印巴兩國不願意戰爭升級,世界主要大國也不願意戰爭升級。一旦使用大規模殺傷武器,導致戰爭升級,外圍大國一定會干涉,這個不符合印巴兩國的利益。
  3. 印巴兩國成立之初,國力都不怎麼強大,而兩國國內也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適時挑起印巴爭端,可以有效的轉移內部矛盾。當然,這只是一個手段,目的達到即會緩和。
  4. 印巴爭端前期很長一段時間,印巴兩國都是無法制造導彈等武器的。而此類外購武器造價太高,對照當時兩國脆弱的經濟來講,誰都不會輕易使用。
而後來,當印巴關係發展到越後面的時候,兩國間存在的爭端事實上僅僅是一個象徵了。只有到發生衝突或意見不合的時候,才作為一種工具大加渲染、口誅筆伐。

至於擴大態勢,依然不符合兩國的利益。因此,使用導彈等情況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微乎其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