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評」有人說這是企業至暗時刻

殷實的秋天來了,空氣中是桂花的餘香,本應收穫的季節,很多人卻了無心情,深深地陷入了P2P、虛擬幣、假理財、假信託等各種坑裡。

一邊是老百姓多年的積蓄,很可能血本無歸,一邊是美元強勢,美國加息步伐不緊不慢,導致全球貨幣緊縮蔓延,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紛紛跳貶,人民幣雖然相對穩定,到處缺錢的事實使得民營企業的日子越來越難熬。


「微評」有人說這是企業至暗時刻

朋友小可(化名),是做外運業務的,去年開始,業務萎縮很快,一直長期在出貨的很多出口企業訂單萎縮很快,他們也沒有了外運業務。

小可人到中年,要轉行,要去別的企業重新就業,就要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些對他來說都非常痛苦。

最近的一個月,很多民營經濟經營者如同小可的企業一般,不是等死,就是找死。

呼聲最高的減稅政策,大家終於盼來了個稅起徵點提高的利好,但民營企業主沒料到,用人總成本不降反升,政府通過大數據互換,以前掌握在各個部門手中的數據,現在實現信息共享,以往少繳漏繳社保的情況不復存在,這對處於經濟下行期,本已融資難、訂單減少在苦撐的企業來說,補交虧欠多年的社保似乎成了壓跨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老百姓同樣也沒料到,來不及歡呼雀躍個稅起徵點提高帶來的喜悅,每月實際拿到手的還略微下降,這對頂著房貸的剛需來說,壓力有增無減。小可這樣的企業可能會越來越多,老百姓轉而很可能要面對失業的風險。

單項的利好,疊加多種不利的預期,結果卻是我們大多數人始料不及的。

在一個90後為主的創業群裡,我聽到有人開始討論放棄創業,回到家鄉考個公務員。

或許,這麼多年以來,從沒有象現在這樣,悲觀的預期如幽靈般,快速鑽入了我們老百姓的心頭,揮之不去。

“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甚至有人說,這是中國民營經濟的至暗時刻。

「微評」有人說這是企業至暗時刻

民營企業怎麼了?如同生物的進化,企業也需要進化。

第一貪大求全的企業,經歷了一時的規模發展,沒有成為行業龍頭的,大都將被淘汰下來,規模不再具有優勢。

反而一些家庭手藝似的企業,堅持單一產品做到最優的企業,如凡客的襯衫,則可以通過優良的品質,人無我有,而存活百年。

未來,從規模擴張向個性化產品提供轉型或許可以為眾多民營企業換得閃轉騰挪的餘地。

第二勞動密集和流水線為主的企業,招工難+用工成本的不斷攀升,到了機器替代人工的邊際成本區。

最近調研過一家電梯企業,年產值一個億左右,生產線工廠只有26人,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在冬天徹底來臨之前,已開始進行機器替代。現在經營情況還是不錯的。

早準備、早下手才能取得先機。

第三產業調整過程中的供給過剩的企業,競爭過度,價格戰持續,企業陷入惡性循環。但上帝關了一扇門,就會開啟一扇窗,家庭結構、居住習慣的變化,使得我們對服務性需求大增。

可以預見,未來,服務業的發展容量非常大。

獨生子女面對年邁的父母,僅去醫院陪父母或小孩子看病就撐不住。

好友小剛的父親,得了肝癌住院,光醫院檢查的單子就10幾張,每一項都要預約、排隊,經常要請假,年休全部用完,也不夠,後期手術陪護,都沒有了假期只能請事假,很多單位是沒有事假的,很可能面臨失去工作。如果有陪病人做檢查的服務,小剛就能把年休用在手術的時候。

一個企業裡,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經常性地請假,要去處理家裡的事,對企業經營影響也很大。

別人的痛點,就是企業立足的根本,服務需求行業還會有高速的發展。一類基礎保障性服務:如家政服務,各實體門店的清潔、細分的快遞業務、醫院的看病陪護、養老機構的服務人員等,一類生活品質性服務:保險規劃、家庭財產規劃、法務諮詢、知識生產等。寒冬中,向細分的服務業轉型或許可以帶動民營企業熬過漫長的冬季。

企業更替是個自然規律,任何時候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我們是否可以擯棄浮華和煩燥,靜下心來冥思,只有堅實的腳步,才能穿越這樣的冬天,迎來春的滋潤。

本文觀點來源於浙江大學/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徐偉紅副研究員,感謝對本文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