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息臨近,央行提前應對!爆打人民幣空頭,「加息」效應明顯

來源 / 券商中國

美國加息臨近,央行提前應對!爆打人民幣空頭,“加息”效應明顯

面對即將來臨的幾乎毫無懸念的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提前出手應對了,只不過,這一次“保衛”的先是離岸人民幣市場。

9月20日晚間,央行發佈了一則不足百字、看似不起眼的公告。


美國加息臨近,央行提前應對!爆打人民幣空頭,“加息”效應明顯

公告表示,2018年9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金融管理局簽署了《關於使用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發行中國人民銀行票據(以下簡稱“央行票據”)的合作備忘錄》,旨在便利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發行央行票據,豐富香港高信用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下一步,雙方將繼續合作推進相關工作。

這則公告的核心消息就是,央行將可在香港發行央票。在此之前,央行並無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發行央票的先例。這不禁讓人好奇,央行為何要在香港發行央票?這個時點宣佈此消息有何特殊用意?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央行可以利用金管局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臺,在香港招標發行央票,此舉有助於豐富香港高信用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完善人民幣離岸市場債券收益率曲線,推動人民幣國際使用。央票作為流動性管理工具之一,今後也可以通過發行央票來調節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按照馬駿的解讀,央行在香港發行央票,主要有兩層意義:

1、從中長期角度看,利於完善人民幣離岸市場債券收益率曲線,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2、從影響更直接的當下看,發行央票可以回收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提高離岸市場利率,抬高做空人民幣的成本,從而達到穩定匯率的目的。

在港發行央票的長遠意義

央票也是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一種,在過去我國面臨大規模資本流入、外匯佔款持續高位增長時期,其作為回收市場流動性的重要工具,曾被央行大規模使用。

隨著近年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趨於平衡,外匯佔款變為長期在零附近變動,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相應發生變化,央票逐步退出公開市場操作,逐步被公開市場正逆回購、以及MLF等流動性操作工具所代替。

可以看出,在央票大規模使用時期,其主要作為一種回收市場流動性的工具,並幫助市場完善了短端債券收益率曲線。而此番央行將在香港發行央票,主要的作用也是如此。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就表示,一直以來,離岸人民幣市場對於優質和高流動性的人民幣資產需求殷切,繼財政部每年在香港發行國債後,央票可進一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對期限較短的債務工具的需求。

“此舉可以進一步完善離岸市場的收益率曲線,為金融機構開發人民幣產品提供更好的基礎,併為金融機構管理人民幣流動性提供更多選擇。央行在香港發行票據,亦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陳德霖說。

此外,香港金管局方面還表示,央票發行的細節將另行公佈,在香港發行央票旨在豐富香港高信用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

此時宣佈消息的特殊時點考慮

央行在香港發行央票,除了有上述意義深遠的作用外,更為現實的影響是,通過發行央票可以回收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提高離岸市場利率,抬高做空人民幣的成本,從而達到穩定匯率的目的。

而這方面的需求顯得更為急迫,這也是為何央行選擇此時宣佈該消息的特殊考慮。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就表示,央行此舉有短期穩定人民幣匯率、中長期建立完善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利率曲線的“一石二鳥”的目的。

“短期來看,央票的發行會對離岸市場的流動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緊縮效用,這在某種程度上對市場造成了‘加息’效應。”周浩稱,一旦離岸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人民幣空頭情緒,發行央票可以提高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利率水平,以提高做空人民幣的成本,抑制人民幣空頭。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這一新工具也將在離岸人民幣利率引導上發揮重要作用。“在一些階段,離岸和在岸人民幣利率的利差較大,會帶來兩個市場的套利空間,現在央行多了一種流動性調節工具,可以引導利率到合理價格,縮小利差,防止大量資金套利行為”。

市場普遍預期,下週美聯儲將再次宣佈加息,這將加大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因此,央行趕在美聯儲加息之前宣佈此消息,給市場發出一定的“加息”預期,維穩匯率的意圖明顯。

“中國將在下週末開始迎來‘十一’假期,在此期間將無法通過人民幣中間價向市場傳達政策意圖,因此在這個時點上給市場一個較為明確的預期,其政策意圖也表現得相當明顯。”周浩稱。

央行政策意圖透明度提高

實際上,僅從維穩離岸人民幣匯率的角度看,即便央行不在香港發央票,也可以輕而易舉地調節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打爆”人民幣空頭。

“CNH通常比CNY更能反映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但央行對離岸市場的把控力度也很強。在過去,大家通常會觀察中資大行在港分支機構在離岸市場的一些操作(如遠期購匯、外匯掉期等),來揣測其背後的貨幣當局的政策意圖。”一香港外匯交易員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但如果央行在香港發行央票,相當於直接面向離岸市場的參與者,公開傳達自身的政策立場,實則是增加了政策透明度,加強了與市場的溝通,利於穩定市場預期。

周浩也表示,使用央票對市場流動性進行調節,市場可以通過央票發行、到期以及續發規模來對央行的政策意圖進行判斷,這可以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央行可通過更加系統性的方式,向離岸人民幣市場傳導自身的貨幣政策立場。

市場已對美聯儲加息有所反應,匯率貶值再承壓

美聯儲議息結果將在9月27日凌晨公佈,市場普遍預期,此次加息幾乎板上釘釘。

在美聯儲加息“靴子”尚未落地之前,中國這邊已有所反應。

匯豐銀行自20日起在香港提高港元、美元、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而早在匯豐銀行調高定期存款利率之前,已有多家香港中小銀行上調了港元活期存款利率至0.25%。香港3個月期Hibor近日也升至2%以上的水平,直逼前期6月底高點。

內地方面,儘管過去一週,央行通過逆回購、MLF操作大規模投放流動性,但市場資金利率仍在上行,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各期限加權平均利率全都有較大幅度上行,達到近一個月來的高點。


美國加息臨近,央行提前應對!爆打人民幣空頭,“加息”效應明顯

另外,國家外匯局20日公佈的8月銀行結售匯數據也顯示,反映企業和個人匯率預期的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規模大幅飆升,達到633億元人民幣,創一年來最大規模,而7月逆差規模只有29億元。這說明,在人民幣貶值壓力下,市場主體推遲結匯、加大購匯。

面對人民幣貶值壓力的再度襲來,市場也在猜測央行會有所應對。中信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稱,央行大概率會跟隨美聯儲加息而小幅“加息”,與此同時,定向降準的對沖也顯得更為重要。預計10月底前後可能再次實施定向降準。

國家外匯局相關負責人則強調,未來,外部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但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和對外開放穩步深入推進,經濟運行將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不斷增強,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措施將繼續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我國能夠有效應對潛在外部衝擊,保障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