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大李健東:兒童耳聾需早發現、早治療,不可忽視!

據報道: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因用藥不當導致耳聾,更有7000名兒童因用藥不當死亡。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成人的4倍,兒童不合理用藥、用藥錯誤造成的藥物性損害更嚴重。

此外因為遺傳、先天的發育、母親懷孕時生病等原因也會造成兒童耳聾,下面就和大家一起談談導致兒童耳聾的幾種原因與兒童耳聾的初期症狀。

導致兒童耳聾的原因:

1、掏耳:在給孩子掏耳朵時,極容易戳破孩子耳道深處的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直接影響聽力。

首大李健東:兒童耳聾需早發現、早治療,不可忽視!

2、藥物中毒:有許多聽障兒童就是因為不當地使用了鏈黴素、慶大黴素、小諾黴素、新黴素等藥物而致聾的。

首大李健東:兒童耳聾需早發現、早治療,不可忽視!

3、外傷:孩子淘氣時,有些父母盛怒之下大力給孩子幾個巴掌,燃放的鞭炮突然在耳邊爆炸,游泳時耳朵撞擊水面等,以上外力都會造成鼓膜破裂、導致聽力下降。

首大李健東:兒童耳聾需早發現、早治療,不可忽視!

4、噪聲:長期聽隨身聽,往往會在沒有任何知覺下使孩子的聽力下降。

首大李健東:兒童耳聾需早發現、早治療,不可忽視!

5、耳周病變:耳朵周圍器官的病變,例如:鼻竇炎、鼻炎、扁桃體炎等,有時會涉及到中耳腔,引起聽力下降。

6、中耳炎:發生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使孩子聽力下降。

首大李健東:兒童耳聾需早發現、早治療,不可忽視!

小齡兒耳聾初期症狀:

孩子出生以後,通常家長只注意孩子的胖瘦與否,而往往忽視孩子外觀上看不到的聽覺。實際上,只要具備了一定的常識,早期發現孩子的聽力障礙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孩子剛一出生,就能聽到聲音,此時雖然他們不會做出主動的反應,但卻能夠在聲音刺激下產生下意識的反射動作。例如在安靜環境下,在他耳邊用力擊掌或者突然大的關門聲,他就會本能地出現四肢的抖動、眼瞼的閉合、呼吸節奏的改變等。這種現象會從出生一直保持到三個月時。如果小兒出生後,屢屢對較大的聲音沒有反應,就應該考慮是否有聽力的問題,這可能是耳聾的症狀。

孩子長到四個月後,就有了主動尋找聲源的能力。這時,在孩子的視線之外,給予一定強度的音響刺激,他就會用眼神或轉動頭顱去尋找。到了一週歲時,會聽懂一些簡單的語言聲,例如來來、抱抱、再見等。再大一些就會模仿大人說出一些簡單的話語。到了一歲半時,會按照語言指令,正確指出自己的五官或自己熟悉的物品。兩週歲時能聽懂簡單的語言。

首大李健東:兒童耳聾需早發現、早治療,不可忽視!

父母經過反覆細心的觀察, 如果在哪個年齡段發現孩子的反應不相符,就應該對孩子是否有聽力障礙產生懷疑了。就需請專業的聽力測試者作進一步的檢查或測試,以判斷孩子是否有聽力損失。

稍大一些兒童耳聾初期症狀有哪些?

1、孩子到了講話的年紀不會講話或發音含糊不清,有的僅會叫簡單的"爸爸"、"媽媽"。

2、經常注意不到別人在和自己打招呼。

3、不能一邊看書、看報、寫字、思考問題,一邊和他人交談。

4、面對面交談時經常打岔或要求對方重複,經常誤解對方語意。習慣於將頭偏向一方(雙耳非對稱性聾),聽別人講話時總是側耳聆聽或總是用一側耳朵接聽電話……

5、經常將手攏在耳後,增大接收音量的效果。

6、看電視或聽收音機時明顯比家人要求的音量大。

7、兒童本來性格活潑,突然一段時間情緒變得煩躁,愛抓耳朵,也不愛說話了,應引起家長的注意。

李健東醫生溫馨提示:

耳聾對孩子的一生影響重大,發現孩子有以上耳聾症狀,需要及時到專業醫生處諮詢就醫,否則聽力無法挽回。如果延誤治療的話,會對聽力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造成徹底性的耳聾。如果發現已經是神經性極重度耳聾,那麼儘早的佩戴助聽器或手術植入人工耳蝸,進行聽覺語言康復也是極其重要的。

醫生介紹:

首大李健東:兒童耳聾需早發現、早治療,不可忽視!

原北京電力醫院、世紀壇醫院學科帶頭人。我國著名面神經專家,耳科專家,我國第一個神經耳科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

擅長領域:面神經疾病診療,耳部腫瘤、顳骨病變、顱底腫瘤手術,中耳炎治療,鼓膜穿孔、聽骨鏈病變的聽力重建,內耳功能康復,耳科雜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