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的不召之臣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雄安新區的不召之臣

宋元之際學者、詩人劉因(1249——1293),幼時名駰,字夢驥;後改名為因,字夢吉。容城人。劉因自幼天資卓絕,傳說三歲識書,日記千百言。初為經學,研究訓詁疏釋之書,後來,又鑽研程朱理學,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學者。

元初,世祖忽必烈的次子真金任中書令時,幕名召劉因出仕。劉因受程朱理學的影響較深,固有不事異族而守“正統”的思想,但他也知道皇命難違,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於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出任承德郎、右贊善大夫。後以母病為由辭官歸裡。至元二十八年,朝廷又召他出仕,封為集賢學士嘉義大夫。為拒絕出仕,他給右丞相完澤寫了一封信,首先闡明君臣之義,為皇上效力是“理勢之必然,萬古而不可易”,理應出仕報君;其次又申明自己疾病纏身,不能赴任,但對“恩命則不敢不扶病而拜”,希望丞相“俯加憐惘,曲為保全”。為此,連忽必烈也曾懷疑他是抗詔之徒,但因此信措辭嚴謹而又委婉,無懈可擊,無由加罪,只好作罷。此信就是被人們傳誦的歷史名篇《上宰相書》,劉因也因此而得“不召之臣”的美名。

雄安新區的不召之臣

劉因的詩觀和政治觀一脈相通,他的詩作也非同凡響。因好酒,自稱“醉不醒”,用“醉眼”看世事。其實他是人醉心不醉,對客觀世界看得很清楚。請欣賞他的《山中月夕)一詩:

滿懷幽思自蕭蕭,況對空山夜正遙。

四壁睛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

歌傳巖谷聲豪宕,酒泛星河別動搖。

醒裡似聞猿鶴語,百年人境有今朝。

雄安新區的不召之臣

此詩似一首醉歌,實際上他是用冷眼觀察世事的發展變化,繼而進行冷靜的思考,詩的首句便是“滿懷思”,他在“思”什麼?還是用他的詩句作答吧“白溝移向江準去,止罪宣和恐未公。”(《白溝》)嘆息宋王朝的國界線由白溝河移到了江準:“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原不為梅花。”(《觀梅有感》)他在想,只恐怕江南也沒有春天了,百姓也在遭受元蒙的塗炭之苦:“乾坤噫氣三百年,一風掃地無留殘。”(《白雁行》)詩人概嘆有三百年曆史,貌似很強大的宋王朝怎麼就不堪一擊呢?令人不可想象,劉因的詩多是傷時感事之作,既發洩了對宋王朝腐敗無能的憤慨,也表達了對元朝殘暴統治的深惡痛絕,因他是宋朝遺民,詩中多有緬懷故國之情。

劉因以諸葛亮的“靜以修身”之語作座右銘,把自已的居所題名為“靜修”,安於在“靜修”寓所做學問,著作也稱《靜修集》,流傳於世。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