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忆杀系列,那些曾经教过我们的“达人”老师们

又是一年教师节,每年这个时候,我都十分怀念当初那些曾经教授过我的老师们。

即使,他们中有的曾打过我们,骂过我们,但现在长大后觉得,也都已是过眼烟云,甚至一想起年少时,那些犯下的傻事还止不住的想笑。

记得那时候的教师节,上课时班长喊起立,全班集体给老师道一声节日快乐,便足以让老师开心的挥手示意,让我们赶紧坐下。很多时候对于老师来说,这种精神上的礼物要远比物质上的馈赠更让人感动。

往事回忆杀系列,那些曾经教过我们的“达人”老师们

而现在,上了大学。师生感情虽不说与以前相比更加亲近、纯洁,但高中以前的师生那种关系似乎很难再找到了。如果说,大学的老师教授的是你的技能知识,开拓的是你的视野,那么高中以前的老师则是人生的引路人,指导你做怎样的人。

要说哪一个老师令我印象深刻,我突然感觉难以下笔,没有说哪一位老师不好、没有特别之处或者笔者的记性差。而是似乎,在我的脑海中他们每一位都有特别的地方,他们身上的散发的一些特点和品质都了然让我记忆犹新。

或许,按照现在时髦的话讲,在我学习生涯中有这样3位老师,他们真的可以被称作一群“达人”。

往事回忆杀系列,那些曾经教过我们的“达人”老师们

01.竹板达人——我的小学语文老师

记忆中,他有着一副浓密的八字胡,胡须连在一起,但梳理得很好,神似喜剧演员卓别林(如果那时我知道卓别林的话),也有点19世纪电影中像美国男人的那种。头发上梳至脑勺后,经常外着一件灰色亚麻西装。

往事回忆杀系列,那些曾经教过我们的“达人”老师们

记忆中的他总是一副威严的样子,或许也是因为他胡子的存在给人的感觉。记得有次他给我们布置了背课文的作业,下课后全班每个人去办公室,他要检查背的情况。

背不出来的结果谁都猜得到。

君命难违,将士不敢不从。背吧!

结果从他办公室回来的,脸红耳赤手肿者,十之有九。

而那时的我,天性愚笨,所以被打也难以幸免,所幸的是他拿竹尺打的是我的手,而非脸。与其他脸红彤彤,用手捂着的人回到教室,笔者暗自庆幸,简直感到无比的满足啊!

他也有温情的那一面。那个时候,学校发红领巾了,由于数量有限,班级公投少先队员才能获取。而公投到最后一个也没能领到。当时虽小,但是看见别人有心里真的不甘心,也不开心。没有红领巾的我感觉不属于他们一队的人,甚至站队回家的时候在他们面前抬不起头。

小小年纪,咱自尊心还是有的呀。

那时全班人都没戴过也不懂怎么戴,于是他拿着一块红领巾挂在脖子上,一句一个动作教会了我们。

可我只能坐在座位上,看着他们跟着做动作,眼里除了满是羡慕之外,还有心底说不出的难过滋味。

教程结束,当我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的时候,他走了过来,一把把红领巾扔到桌上。

“戴上!”说罢,他便双手靠背着轻轻的走了。剩下受宠若惊的我,那一刻我的感觉像从地狱又被拉上了天堂。

只是后来,毕业到现在,偶尔去过一次学校。

只是后来,听说曾经那个喜欢打人的语文老师,我的班主任早在前几年因为胃癌而去世。

后来,那个时不时能从课堂上传来的戒尺击打手掌的清脆声音,也从此封存在我的脑海里。

02.开会达人——我的初中思想与品德老师

江湖人称“梅超风”。之所以这么叫只是因为他的名字跟“梅超风”的最后一个字只相差了一个。但是在教学方法、教书育人方面,他绝对的是“心狠手辣”和雷厉风行,但我们班都很喜欢他。

往事回忆杀系列,那些曾经教过我们的“达人”老师们

作为班主任的他经常给我们上班会,他的嘴巴一张,我们心里想完了,一上就是一两个小时准没错儿。

快到饭点之后开还好,怕的就是梅超风总喜欢在冷不丁的在饭点之前开。

那要是真开了,得,今儿的饭咱们班都甭想吃,饿肚子吧!

所以几乎一开班会拿就是一次饥饿与痛苦的煎熬。现在回想起来,梅老师或许用的就是深刻记忆法吧!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智慧。

当时我们班的成绩在他的带领下在全年级也算是数一数二,嗷嗷叫。

记得后来,他在骑摩托车的途中不小心摔倒,导致他的双腿大面积的刮擦伤。

可他在医院包扎好伤口后,印象中他连休息都没休息几天,就回到学校继续教课。

只不过,他来班级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了,我们不知道是开心还是忧伤。

“梅超风”那平日里的唠叨没了,班会也不经常开了,大家自由的时间变得多起来,班里面的管束力没那么大了,但是大家伙感觉到很不自在。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跟我们宣布一件事情:104班要换新的班主任了,班主任是带领过xx届的年轻有为的一名老师.......

班里一下安静了好久,或许我们都没仔细听,光听到换新的班主任就足够让我们难过许久的了!简单的告别之后,从那以后我们就几乎再也没见到“梅超风”的在班里出现的身影——那个经常出没在教室门玻璃窗口,一双能吓死整个教室的双眼的人的身影。

后来,我们班与新来的班主任契合度不是很好,班里大部分人都不习惯、不喜欢他的管理方式,年轻气盛的我们集体翘课跑到校长办公室进行投诉。

投诉完了,我们想起曾经的老班主任,那个“梅超风”,我们很想念他,希望他能复出重新带领我们班。于是,我们又找到“梅超风”的住宿地点,也就是在学校的一座砖瓦平房(也是教师公寓和私人办公室结合),几十个人站在他的门口,来来往往的人很快注意到了我们。

“你们这是在犯错误,知道吗!”梅超风坐在椅子上,对我们怒目相视。我们低着头,看见了他眼中通红的血丝,更看见他满是疤痕的双腿,和他靠在办公桌旁的一副拐杖。

“你们丢人哪!丢我这个老班主任的人,更是丢你们自己脸的人。”

“我们就想班主任您回去,回去重新带我们那个人他老是...”

“放屁!他的为人我能不了解吗。你们就是没我管教的,让他给惯的!”

“当初我带你们的时候,不也是新来的吗,啊?!想想那个时候我怎么带的你们,你们那个时候怎么不想着找校长反映把我换掉!怎么到现在换了一个人了又反而不适应了?”

“你们以为跟校长反映了,跟我讲了这样就能把我要回去?我看我是白带的你们了!还以为你们能跟新班主任很好的相处,我看我是看错你们了,我培养出来的学生绝不会干出这样的蠢事、傻事出来,你们现在赶紧去给他道歉,态度诚诚恳恳的道歉。再回来跟我谈,否则的话,都给我滚!”

万万没想到,找老班主任诉苦,反而迎来的是一盆盆凉水。“梅超风”的言辞态度激烈,彻底让我们泄了气,我们也都明白这事儿做的有点过了头。

最后,我们和新班主任达成了和解,愉快的合作到了初中毕业。

最后这桩惊动全校,震惊全校师生的“闹剧”算是告一段落,104班从此名垂青史。

班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吹一辈子。自此104班的战斗力不降反升,不仅是在班级成绩上,在每年的校运动会拔河项目上,连续两年只尝一败,并蝉联年级第一。

03拖课达人——我的高中化学老师

“哎,你说这老头是不是故意的啊!啊?”同学A说道。

“年年节节,逢年过节放假的最后一堂课,他非得托半拉小时干嘛呢这是!”同学B说道。

“我看他就是诚心的,拖个十几分钟气死你!”同学C说道。

“我敢跟你们打赌啊,他今天要是不拖个20分钟,我啊,就不姓张”同学D说道。

“着什么急呀,这皇上不急还太监急呢”佛系同学E说道。

ABCD同时回应E:“去去去,哪边凉快哪儿呆着去”

毫无夸张的说,这是笔者对当年拖课达人,我们的高中化学老师的形象描述。

往事回忆杀系列,那些曾经教过我们的“达人”老师们

他拖课的时间准是他上课的最后一节,可偏偏每个星期五最后一节课就是他的!

托就罢了,星期一二三四随便您咋托都行,关键是星期五您也托。您老也不看看时间节点呀!(当然这些话只有在我们心里讲过)

星期五是什么时候?放假的时间呀!最后一节换做其他老师不说提前,肯定秒懂咱们能急切回家的心理,老师们大都会预先结束安排作业啥的,甚至提前一点点下课(当然是在别的班先放的情况下,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哈哈)。

可我们的化学老师呢,台上的他慢慢悠悠,挥舞粉笔的动作可谓是沉着冷静,直到铃声响了,他依然十分敬业的战斗直至最后一秒,甚至他还觉得自己讲的太少,会给拿出额外的时间对我们进行补习。

然而——台下的我们早已满头大汗,“身在曹营心在汉”!

欲哭无泪啊!

以上,就是笔者对当年曾教授过的老师的回忆书写。

一转眼,16年光阴便已消逝。我的老师们现在有的依旧在教师岗位上耕耘,有的早已退休归田,有的却悄然离去。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日子升起又降落,学生走来又走过。他们是一群是实实在在的园丁,小心翼翼呵护着每一个花朵,而我们就是他们精心培育的花朵。

纵使,我们曾对他们怀疑过、甚至背地吐槽过,但我们决不允许别人从诋毁自己的老师;纵使,在现如今社会上纷飞的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也不能忽视教师依旧是这个社会人才的引导者。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个人的极端现象而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失望。

是的,当下社会经常看到有这样的老师,他们收受学生家长礼物,进行利益输送,乃至权钱交易,这样的人不仅败坏了教师的形象,还损害了教师行业本该有的廉洁风格、教书育人的良好风气。在另一方面,像河北宁晋五中教师郭现蕊这样的优秀教育者也大大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界。

我们不禁反思了,为什么老师待遇这么好了,但是现在却没有多少优秀的教师了呢?笔者认为,这不仅跟我们对教师的偏见有关,还跟我国的教育投入、资源配置、教师待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每年虽然投入很大,但当前城乡教育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当下,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硬件设施差距在逐年缩小,最大的差距是教师。如何让要让好教师留在乡村,而不是一味的流向城市,不仅是政府的好政策待遇留人,提高教师工资补贴那么简单,在其他的福利待遇方面也要尽可能给予比较好的待遇。最后,更需要的是社会给予老师更多的关心、关怀。

往事回忆杀系列,那些曾经教过我们的“达人”老师们

【延伸阅读】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已经做了大半辈子乡村教师,从她的亲身体会来看,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教师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大。“我们有一定的进山费用,所以教师现在愿意去边远山区任教。我们当地政府还加了‘8个1’,就是给每个教师一部电动车、一个电饭煲、一间房、一个卫生间等优厚的条件。国家政策确实好了,教师的幸福感有了。”生活条件、学校环境都越来越好,使得从前基本没人愿意去任教的偏远地区,也能吸引人才了。“我看到孩子们走出校门,看到他们的背影,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和感动。我在山里38年,我值了,我很欣慰。”支月英说。(摘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李贞)


本文系【V电影自习室】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有疑问,欢迎您的批评指正。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尝试着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