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破解晶體研究難題,領先美國10年,卻傳來一個不幸消息

每一個國人都能感受到國家的富強。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道路上,背後有許許多多人在默默無聞,嘔心瀝血地努力著。這其中包括許多把一生光陰都投入到祖國科研事業的科學家們。對於他們這些科學泰斗,我們很有可能只有在他們離世的時候才知道他們對祖國的偉大貢獻,才能去表達我們崇高的敬意。

中國科學家破解晶體研究難題,領先美國10年,卻傳來一個不幸消息

很多人都沉浸在87年前,日本發動918事變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盡的傷痛之中,都在高喊勿忘國恥的時候一個不幸的消息傳遍了國內。 有一位國寶級的科學家悄然離開了人世。和國內很多離世科學家一樣,這位科學家的名字恐怕很多人都不熟悉,他就是為我國材料晶體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的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閔乃本院士。說起閔乃本教授,他的一生是平凡而又偉大的,他的一生都在為祖國的富強事業盡心竭力,嘔心瀝血。

中國科學家破解晶體研究難題,領先美國10年,卻傳來一個不幸消息

在1982-1984年,閔乃本去美國猶他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繼續在晶體材料領域學習,期間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績。在1983年,閔乃本教授甚至解決了連美國學者都無法解決的在晶體研究中針對“晶體表面粗糙化”的這一大難題,而這一問題的解決甚至被稱為10年內在該領域最具有突破性的成果。於是閔乃本受到了許多美國教授的賞識,就連美國晶體研究領域的負責人都紛紛請求閔乃本能夠留在美國繼續在這方面的研究,並且給他承諾了非常優厚的待遇。但是閔乃本教授還是毅然拒絕了他們請求,義無反顧踏上了回國的道路。

中國科學家破解晶體研究難題,領先美國10年,卻傳來一個不幸消息

回到國後的閔乃本深刻的知道晶體材料在日後科技上的重要地位,於是立刻組織團隊為我國的晶體材料領域進行研究。經過數年的研究,閔乃本首次提出了“介電體超晶格”的概念。運用這一技術,他攻破了長期以來中國在晶體材料方面的諸多難題,解決了我國在晶體材料領域的極大缺陷。特別是為我國在激光武器,高科技微電技術,光電子,和聲電子學領域晶體材料的應用上可以算是開闢了一個新歷史。經過他的多年努力,也使我國在光電晶體材料領域在國際上都具有了很大的競爭性。

除此之外,他在晶體領域的科研方法和研究結論,給我國今後在這方面的研究上指明瞭道路。這一切還遠遠不足以說明閔乃本院士的巨大貢獻。對於這樣一位默默無聞,淡泊名利的為祖國科研事業奉獻一生的科學泰斗我們現在只能懷揣著崇高敬意願他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