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老和尚:「心平」二字,談何容易?

虛雲老和尚:“心平”二字,談何容易?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總要步步立穩腳跟,遠離妄想執著,便是無上菩提。

古德所謂:“平常心是道”。

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

約理邊說:不偏是謂中,不易之謂庸。

約事邊說:中者中道,凡事無過無不及。

庸者,庸常,遠離怪力亂神,循分做人,別無奇特。

佛法也是一樣,吾人須是從平實處見得親切,從平實處行得親切,才有少分相應,才不至徒託空言。平實之法,莫如十善。

十善者:戒貪、戒嗔、戒痴、戒殺、戒盜、戒淫、戒綺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談,可是果能真實踐履,卻是成佛作祖的礎石。亦為世界太平建立人間淨土之機樞。

虛雲老和尚:“心平”二字,談何容易?

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是為最上根人說。上根利智一聞道法,行解相應,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善相且無,何有於惡。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風所轉。“心平”二字,談何容易?

境風有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名為八風。

行人遇著利風,便生貪著;

遇著衰風,便生愁懊;

遇著毀風,便生嗔恚;

遇著譽風,便生歡喜;

遇著稱風,居之不疑;

遇著譏風,因羞成怒;

遇著苦風,喪其所守;

遇著樂風,流連忘返。

如是八風飄鼓,心逐境遷,生死到來,如何抵敵。

曷若(音:hé ruò 意:何如)恆時步步為營,從事相體認:舉心動念,當修十善。事相雖末,攝末歸本,疾得菩提。

——1947年開示於廣州聯義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