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紅樓夢》:爲什麼我們往往不相信真相

解讀《紅樓夢》:為什麼我們往往不相信真相

文:悟澹

我有愛睡覺的習慣,就有朋友調侃我:“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紅樓夢》是一本沉睡已久,然後做了場無數夢的奇書,將人世間的虛幻,一一說盡,然後在這個泡影幻滅之際,才讓你醒過來,方知繁華是一場大夢。

甄士隱做的一場夢,我覺得極具開示,他在夢中得到了命運的預告,但是醒來的時候,完全把命運的重要性給忘了,然後回頭想想,原來是一場“太虛幻境”。

很多人認為預示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詞語,但是我認為《紅樓夢》可以打破你這種錯誤的觀念,預示一點不神秘,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預示是不計其數,比如別人對你的暗示,你做事之前的內心世界的忐忑等等,都是你生命的預示,但是我們的無知和盲目往往都會忽略這些預示,會認為是心理暗示,其實有時候暗示也是生命預示的一種。

甄士隱在他的夢中看到了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忽然在生命的旅途中,看到了繁華是一場夢的真相,我忽然覺得自己在此處也看到了一份從生命源頭看到本質的感動。

其實我們生命的周遭,不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難以辨別的,有些時候我們明明看到的是假象,但是我們寧可沉迷其中也不願意去揭穿,往往有一些真相是殘忍的,甚是是我們難以接受的,就像甄士隱醒來之後的一切遭遇,這些都是真相,在夢中雖然有預示,但那些終究是一場夢,我們之所以不願意相信真相,因為我們還有種種的不捨和不該。

我覺得人生最大的惋惜莫過於別人已經告訴了你什麼是不該,什麼是捨得,你卻沒有當回事,直到錯過的時候,方知那是一場無法回頭的悔恨。曹公在向我們指明生命迷茫的狀態,我想不僅僅只是甄士隱如此,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讀者都是這樣。

《心經》說“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我們有時不相信的真相,往往卻是成全我們的那個契機,懷疑終究不會害了別人,而是誤了自己!

現在我真想問問此刻的你:是不是別人的故事中流淌著你的淚水,請及時回頭吧!珍惜身邊所有的遇見!

本文系《解毒紅樓夢的禪文化》作者悟澹

解讀《紅樓夢》:為什麼我們往往不相信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