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楼梦》:为什么我们往往不相信真相

解读《红楼梦》:为什么我们往往不相信真相

文:悟澹

我有爱睡觉的习惯,就有朋友调侃我:“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红楼梦》是一本沉睡已久,然后做了场无数梦的奇书,将人世间的虚幻,一一说尽,然后在这个泡影幻灭之际,才让你醒过来,方知繁华是一场大梦。

甄士隐做的一场梦,我觉得极具开示,他在梦中得到了命运的预告,但是醒来的时候,完全把命运的重要性给忘了,然后回头想想,原来是一场“太虚幻境”。

很多人认为预示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词语,但是我认为《红楼梦》可以打破你这种错误的观念,预示一点不神秘,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预示是不计其数,比如别人对你的暗示,你做事之前的内心世界的忐忑等等,都是你生命的预示,但是我们的无知和盲目往往都会忽略这些预示,会认为是心理暗示,其实有时候暗示也是生命预示的一种。

甄士隐在他的梦中看到了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忽然在生命的旅途中,看到了繁华是一场梦的真相,我忽然觉得自己在此处也看到了一份从生命源头看到本质的感动。

其实我们生命的周遭,不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难以辨别的,有些时候我们明明看到的是假象,但是我们宁可沉迷其中也不愿意去揭穿,往往有一些真相是残忍的,甚是是我们难以接受的,就像甄士隐醒来之后的一切遭遇,这些都是真相,在梦中虽然有预示,但那些终究是一场梦,我们之所以不愿意相信真相,因为我们还有种种的不舍和不该。

我觉得人生最大的惋惜莫过于别人已经告诉了你什么是不该,什么是舍得,你却没有当回事,直到错过的时候,方知那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悔恨。曹公在向我们指明生命迷茫的状态,我想不仅仅只是甄士隐如此,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读者都是这样。

《心经》说“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我们有时不相信的真相,往往却是成全我们的那个契机,怀疑终究不会害了别人,而是误了自己!

现在我真想问问此刻的你:是不是别人的故事中流淌着你的泪水,请及时回头吧!珍惜身边所有的遇见!

本文系《解毒红楼梦的禅文化》作者悟澹

解读《红楼梦》:为什么我们往往不相信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