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上海城市攻略|微表情,金融反欺詐利器

在即將開幕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AI+金融”是七大“AI+”主題之一。雖然人工智能跟金融的結合起步對較晚,但是目前正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今天(14日)的《AI上海城市攻略》,就由本臺記者俞承璋帶你走入平安金融壹賬通“加馬人工智能實驗室”,來見識一下金融反欺詐的利器——微表情識別。請聽報道。

當你說話時,眼角微微下移,嘴角輕輕上翹,細微的表情一閃而過。和你對話的人也許還沒有注意到,但是這些卻能被金融壹賬通的微表情識別系統記錄下來,並做出判斷,你可能在說謊。在加馬實驗室,工程師小江把手機連上銀行遠程審貸系統,向記者演示微表情識別功能。

【然後我們手機端就會進入面核,這個時候雙方就已經接通了。】

小江把手機攝像頭對準自己,做出抬眉、眯眼、抿嘴等各種表情,通過網絡傳送到遠程審貸系統上,電腦界面上微表情的雷達圖不斷髮生變化。記者注意到,雷達圖分歡樂、面無表情、驚訝、恐懼、悲傷、厭惡和惱怒七個維度,並根據這七個維度判斷小江屬於高風險貸款申請人。

【可能剛才我的表情誇張或者是異常,這時候我們的雷達圖微表情就會根據我的表情分析,捕捉到我,報出一個高風險。】

其實在雷達圖七個維度背後,包含了微表情識別系統的54種微表情,每種微表情又綜合了39種面部動作單元,比如皺眉、撇嘴。系統還能根據申請人回答問題的語音,識別他的情緒,輔助反欺詐。金融壹賬通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師胡林飛說,即使你貸款面審時回答正確,有可能你的表情就會出賣了你。

【我的回答實時抓取到回答是正確的,但是我這個表情是很有風險的,因為就是和正常的客群相比,我的皺眉次數的增加的幅度特別大。】

據統計,線上貸款損失有超過50%源於欺詐,其中身份冒用類欺詐佔比最高。比如,有人借用別人的身份證辦理貸款,機器可能隨機問住址附近有什麼知名商店,如果申請人感到心虛,一瞬間的面部表情變化都會被讀取。目前微表情欺詐識別準確率超過80%,再配合貸款遠程面審系統中精準度高達99.84%的人臉識別技術,人工智能在金融反欺詐這一個點上的表現已經遠超人類。金融壹賬通智能金融高級總監郭鵬程預測,未來金融反欺詐有望以人工智能的判斷為主,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不會完全取代人。

【我們的從業人員也完全沒有必要焦慮,因為與其說是機器取代人類,不如說是對我們人類的要求做了一些升級,更多的時候是我們需要一些複合型的人才,他不僅能夠做好我們金融層面的工作,也需要去了解我們的一些技術,把我們的技術用得更好,畢竟技術永遠是為人類服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