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为师者一生的修行—临沂大学2018年最美教师魏本权

“教书育人、读书写作,是我们为师者一生的修行!”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魏本权博士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已经兢兢业业工作了19个年头。19年来,魏老师始终牢记身为人师的初心与使命,不断成长,不断超越,坚持“既要站得住讲台,又要做得了研究”,将自己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读书写作的追求中,成为临沂大学教学科研战线上的佼佼者。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牢记为师者一生的修行—临沂大学2018年最美教师魏本权

“勤奋、踏实、肯干、清廉”,这是同事们对魏老师的普遍印象。魏老师以一颗仁爱之心、赤诚之心面对钟爱的教育事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教学相长。

多年来,他坚持做一名引领学生成长的合格老师,坚持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学业导师,引领学生成长,助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013年,他指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高迎顺毕业论文获得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2016年,指导的2014级文化产业管专业学生孙裕康与杜亚丽获得2016年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学术课题立项;2015年,指导的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扈蔓蔓、张敏、宋艳敏主持的《缘结博粹、展现未来——关于传统艺术传承与推广策划案》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全国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大奖;2017年,指导8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

牢记为师者一生的修行—临沂大学2018年最美教师魏本权

魏老师坚持教学研究、学生培养、课程教学的有机统一,每年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2012年7月,担任主编的临沂大学优秀校本教材《中国文化概论》正式出版,为临沂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专业课程教材;此外还主编参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等教材多部。在教学项目立项方面,2016年主持的《中国现代史》课程被评选为临沂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课程,2017年,又获批主持临沂大学创新创业示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他先后主讲《中国现代史》《中国文化概论》《当代流行文化》《中国当代史》等近十门课程,所讲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学术前沿,深得学生认可。

牢记为师者一生的修行—临沂大学2018年最美教师魏本权

在科研工作中,魏老师坚持科研服务教学、科研服务人才培养,主要以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为基础展开相关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与乡村史、农村合作运动史、红色资源与红色文化研究。新的沂蒙文化研究院组建以后,又将山东根据地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目前,魏老师已经在《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农史》《天津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求实》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17篇,在红色文化研究领域及乡村社会史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反响。2012-2017年间,先后出版了《农村合作运动与小农经济变迁: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1928-1949)》《青岛模式与邹平模式:民国山东乡村建设模式的比较研究》《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革命策略与与合作运动:革命动员视角下中共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27-1949)》等专著四部;此外,还参与了《山东区域文化通览(临沂卷)》《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沂蒙精神研究》等著作的撰写工作。在科研立项方面,2009-2018年间,先后获批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项,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目前,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革命策略与合作运动:革命动员视角下中共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27-1949)”、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青年项目“青岛模式与邹平模式:民国山东乡村建设模式的比较研究”已经顺利结项;另有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民众日常生活研究(1937-1949)”在研中。此外他还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在科研获奖方面,先后获得了2009年和2013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两项;临沂市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牢记为师者一生的修行—临沂大学2018年最美教师魏本权

“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心系社会,走出象牙塔,用自己的特长服务于社会。”2016年8月起,经学校党委组织部推荐选派,魏老师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挂职锻炼,为江苏省第九批、宿城区第三批科技镇长团成员,并任宿城区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宿城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幸福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务,2017年8月圆满完成挂职任务。在主持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期间,他曾先后担任山东革命根据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文化产业管理党支部书记等职务,积累了教学、科研与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基本经验。

多年来,魏老师坚持将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相结合。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研究优势,在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沂南历史文化展馆等文化场馆建设中,在布展设计、布展内容方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文化临沂”“红色临沂”建设而尽绵薄之力。同时,他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2017年起组织编纂《沂蒙革命根据地全史》等横向课题,并努力做好沂蒙精神的研究、传播与弘扬、传承,做沂蒙精神的研究者、践行者、传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