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你以為什麼是環保?

跑到塔克拉瑪干沙漠種樹?

還是愛護路邊的花花草草?

但你肯定不知道!

這樣做,會讓你以後吃不到海鮮的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是的!

我們沒有信口雌黃!

這可是來自不知道研究所的最新冷知識


就在上週末!不知道研究所的大型科普活動現場!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的葉盛教授為我們傾情講授了“關於樹木和海洋生物之間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如果你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那就繼續往下戳吧!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上圖中展示的是泥盆紀時期的海洋世界,而圖中我們所見的一切,除了鯊魚,都已經在3.6億年前滅絕了。當時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生物的滅絕呢?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相信,是樹木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我們從小就知道,樹木是生命之友,“少生孩子多種樹”的標語深入人心。莫非是樹木都長到了海里才導致海洋生物的大滅絕嗎?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故事就要從地球的碳循環說起了——當沒有生命參與的時候,碳循環分為以下幾步:

①二氧化碳會隨著火山的爆發被排放到空氣中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②下雨的時候,二氧化碳會溶解在雨水裡,變成酸雨落到地表;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③這些酸雨沖刷著地表的礦物質,裹挾著礦物質一起進入海;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④礦物質在海底沉積下來,變成海底岩層。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當大陸板塊相互運動的時候,這些岩層重新進入地幔被熔化,然後隨著火山噴發把二氧化碳重新噴發到大氣中,這是地球本身的碳循環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細心的小夥伴看到這裡有沒有發現,地球本身的碳循環過程和我們以往所熟知的碳循環圖似乎有所不同: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這張圖中多了什麼呢?除了人,最重要的一環是——樹木!地球上原來是沒有樹的,當樹木出現之後地球碳循環被大大的改變了。為什麼?樹木出現後最顯著的改變是,它們開始紮根了,早期的植物是非常小的,大概只有幾釐米高,後來有了蕨類的樹,但是它們的根仍舊很短。真正的種子植物樹出現之後,他們才有可能深達地下幾米,甚至十幾米,二十幾米的根系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植物的根系能夠在石頭上紮根,它能從石頭上穿進去,把石頭碎裂掉。如此一來,根系加劇了岩層的腐蝕,使得岩石被更容易的侵蝕掉,這種結果使得碳循環發生了改變,會有更多的碳被帶入到海洋中沉積下來,結果導致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了,帶來了兩個很嚴重的效應,分別是“寒室效應”和“死亡地帶”。

寒室效應

顧名思義,和我們今天的溫室效應是相反的,因為二氧化碳的減少,全球氣溫開始下降,這導致了很多生物的滅絕。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死亡地帶

當樹木的根系把大量的岩石碎裂後,它們被衝入到了水裡。岩石中富含氮和磷,這兩種元素大量進入海洋,會導致海里的長藻類和腐生物瘋狂的生長。這些生物會大量消耗海洋裡的氧氣。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當這些瘋長的生物因缺氧死掉後,會沉入海底,在下沉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細菌來吃掉這些生物的“屍體”。致使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海洋都失去了氧氣。最後魚蝦蟹貝所有這些海洋生物全都會因缺氧死掉,這就是死亡地帶。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在泥盆紀時期,主要的生物全是海洋生物,所以隨著植物的出現,根系破壞岩石,海水富營養化,最終導致了海洋生物的滅絕。

當時滅絕的慘狀有多慘呢?盾皮魚等96%的脊椎動物全都滅絕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泥盆紀大滅絕的話,我們今天海洋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然而,

滅絕和進化是相伴相生的。泥盆紀大滅絕同時給早期的陸生脊椎動物帶來了生機。陸生脊椎動物是哪裡來的?它們是從海里爬上岸的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上圖中的提塔利克魚,是現代我們已經知道的最早的登上陸地的魚類。它是我們所有這些陸生動物,包括猴、豬、老虎、獅子還有你我這樣的靈長類的動物,我們的共同祖先。

別再種樹啦!海鮮要死光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