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玩手機 行人斑馬線上「慢悠悠」司機干著急

打电话玩手机 行人斑马线上“慢悠悠”司机干着急

下班高峰時段,蓮嶽路蓮嶽裡小區附近斑馬線上,一側是擁堵的車輛,一側是過斑馬線看手機的路人。(本組圖/見習記者 張江毅攝)

打电话玩手机 行人斑马线上“慢悠悠”司机干着急

鷺江道國際銀行大廈附近,一名女子邊推自行車邊看手機,全然不顧已經有很多車輛停下來等她。

廈門日報訊(記者 薛堯 林路然 見習記者 陳璐 陳雅真 張江毅 實習生 李彥歐)斑馬線前禮讓行人,是司機應該做的。近來,這樣的禮讓行為蔚然成風,不少外地遊客為此叫好。

不過,最近陸續接到一些司機的“抱怨”,常有行人過馬路時慢慢吞吞、甚至幾乎全程都盯著手機,“我們禮讓行人是應該的。可是他們這樣走,不但自身不安全,道路通行效率也下降了。禮讓禮讓,應該相互體諒啊。”

連日來,本報記者兵分多路,在廈門各大繁忙路口進行蹲守觀察,也確實發現部分行人過馬路時存在“慢悠悠”的情況——大多在看手機、打電話,也有在斑馬線上嬉鬧、倒走。

現象

打電話玩手機 行人斑馬線上“慢悠悠”

記者挑選了幾處無燈控行人斑馬線進行觀察。

11日中午11點30分,正值下班高峰期,東浦路上的一處斑馬線上行人、車輛絡繹不絕。一位中年男士一邊玩著手機,一邊“慢悠悠”地經過斑馬線,雖然期間有幾次抬頭,確認是否有車輛通過,但依然沒有快走兩步的意思。

當天中午12點左右,在蓮前西路上一處斑馬線,幾名身穿校服中學生,在經過斑馬線時相互嬉鬧,根本沒有關注周圍的來車,甚至出現背身“倒走”的情況,著實讓記者替他們捏一把冷汗。

當天傍晚5點左右,在鷺江道上的一處斑馬線,一名女子與其他幾名路人一同開始過斑馬線,可由於她接了個電話,腳步也逐漸放慢,明顯看到其行進速度逐漸慢於其他路人。

傍晚6點,在蓮嶽路蓮嶽裡小區門口的斑馬線,由於下班高峰期車流人流非常大,可記者在此路口蹲守發現,10分鐘內超50人經過此處,而其中有13人是過馬路期間幾乎全程都低著頭看手機,根本無視周圍行駛的車輛。

觀察

斑馬線上慢5秒 或延緩七八輛車通行

正常經過一個斑馬線路口,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呢?12日早高峰,記者又分別再次來到東浦路及鷺江道上的斑馬線進行測算。平常經過這兩條斑馬線,大致需要13秒至15秒,步數在25步左右;倘若因為看手機或嬉鬧放慢腳步,耗時能達到20秒以上,步數也會增加至30步左右。

在鷺江道斑馬線,記者粗略計算,在10分鐘內,雙向約有800輛汽車經過此處,平均每秒約有1.3輛車經過,若是一人過斑馬線“拖”上5秒鐘至8秒鐘,會延緩至少七八輛車的正常通行。

司機吐槽

車輛禮讓斑馬線 卻有人“目中無車”

“有時出行辦事會遇到‘路霸’式過馬路的行人。”陳先生說自己有11年駕齡,每每遇到行人通過路口,他都會減速禮讓,“老人家身體不便走得慢,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現在有一些年輕人,不是低頭玩手機過馬路,就是在路中間嬉笑打鬧,根本不知道走在馬路中間有多危險。”

林心願是81路公交車的老師傅,平時最讓他頭疼的路段就是臺灣街天地花園站附近的無燈控斑馬線,“行人來來去去不停地走,我們有時一等就是五六分鐘,後面的車也只好排起長隊,整條路就堵起來了。”

部門說法

針對斑馬線不文明行為 廈門將開展系列行動

交警表示,自開始嚴查嚴罰“機動車不禮讓行人”行為以來,收效顯著,斑馬線上的事故同比下降50%,但人車矛盾卻更加尖銳。不少司機認為,在無燈控的斑馬線上,一些行人不時出現玩手機緩慢通行的情況,這不僅對行人來說不安全,更會造成不必要的交通擁堵。

事實上,在去年10月1日開始施行的《廈門經濟特區促進社會文明若干規定》第三十九條中,就有提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在車輛臨近時突然加速橫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的,處以警告或者五十元罰款;在人行橫道上坐臥、停留、嬉鬧,妨礙車輛合法通行的,處以警告或者五十元罰款……交警提醒,廣大市民出行應遵守交通法規,在過馬路時應在確保安全後儘快通過,不在馬路上嬉鬧玩耍,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昨日,記者也從市委文明辦獲悉,近期廈門將開展針對斑馬線的一系列文明提升行動,其中包括行人文明經過斑馬線以及車輛文明禮讓斑馬線。

專家建議

碰上“慢行”者 可罰其參與志願服務

針對部分行人的不文明行為,交通問題有關專家林地球認為,應該對文明經過斑馬線的行為開展宣傳教育,倡導文明是相互的概念。

金海灣律師事務所律師鄭志寧表示,目前暫時沒有相關法律對行人經過斑馬線的速度做相應的規定。林地球認為,可以制定相應的法規或採用一定的手段約束行人,對類似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誡。

市公交集團副總經理高梅則提出,可以採用在信用制度平臺上扣分的方式對不文明經過斑馬線的行人進行約束。甚至可以進行處罰,方式不拘泥於罰款。參與志願服務引導文明經過斑馬線,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正向引導也十分重要,高梅說,可在無燈控的斑馬線路口加裝按鍵式的紅綠燈,使行人聚集到一定數量,統一通過斑馬線,並搭配“叮咚”的提示音,提醒行人不要在斑馬線上無故逗留。

記者手記

換位思考 相互體諒

從開始學習機動車駕駛的那天起,斑馬線禮讓行人就作為必答題一次次地出現在駕考試題中。但與之相反的是,在斑馬線上,路人的不文明行為—邊過馬路邊看手機、嬉戲打鬧、有意無意“慢慢走”等,卻顯得“刺眼”。

與其說他們“明知故犯”,記者更願意相信他們是“無意為之”——或許是正在回一條重要的信息、或許是無意的玩笑、或許是身體不便只能慢行……但不管何種原因,行人也不妨換位思考下,考慮車輛的等候、考慮道路的通行,在自己力所能及範圍內快速通過斑馬線。

理解是相互的——司機斑馬線前的一腳剎車,行人斑馬線上的快走兩步,組合起來,就是廈門這座文明城市裡,一道全新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