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時光倒流一百年,也是一個暖風和煦、煙柳青青滿皇城的季節,南飛的燕子正在飛回,清澈的湖水倒映著天空的流嵐,堤上青煙蜿蜒,古城人流如織,在三月的春意中,一個粉雕玉琢的女娃出世了。誰又能預料,這看似普普通通的女娃娃,日後能掀起豫梆地界風起雲湧、問鼎豫劇坤伶寶座呢?!

自古英雄逆旅,紅顏薄命,如果不是生逢亂世,這女娃也許便只是官宦人家一位普通的千金小姐。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追緬:豫劇甘羅 祥符調名片

“我由於從小跟狗玩,就特別愛狗,狗也跟我親熱,記不得是誰給了我一黑一黃兩個小獅子狗,我天天抱一個馱一個,身後左右還跟著幾個。狗群把我當成了它們的小頭領,跟我嬉戲,在我身邊吠叫、跳躍、挨蹭、撒嬌,舔我的手,抓我的頭,我和它們打呀,鬧呀,叫呀,互相滾作一團。”

——陳素真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人有千般笨,總有一事靈。自小彷彿缺乏生活能力、對家務表現也一般的女孩在母親的眼裡,總是有些笨笨的。人笨又痴,自小朋友不多,全無心機的女娃常常與狗群為伍,便得了“狗妞”的稱號。狗妞百事不精,獨有一事格外精靈——學戲。別人學戲,需要師傅再三教、再三練,狗妞卻一看就懂、一聽就會,大眼睛咕嚕嚕一轉,彷彿有速效記憶的能力,就把看到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調學會了。

1926年的中秋節,狗妞在開封相國寺的永樂舞臺上叩拜行禮,正式拜給了祥符調名老藝人孫建德(孫延德)為師,從此正式踏入梨園,更名陳素真。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12歲,她開山收徒,人送雅號“豫劇甘羅”,那甘羅自小才氣逼人,12歲擔任宰相。這陳素真總角之齡便成了小“名角兒”,年紀小小便收了徒弟,實在是梨園一大傳奇、佳話。從化妝到水袖,從身段到唱腔,這個創造力極強的小“角兒”大膽地顯現出非凡的天賦,她的妝容精緻、服飾精美,身段講究,她的唱腔新腔跌出,字句馨怡,韻味自是高人一籌,其身段也是清麗嫻雅,曼妙無比,引領了豫劇一個時代的風尚。

從她開始,豫劇開始全面走向精緻化,逐步佔據中州劇壇主流。中國豫劇,從劇本到唱腔、服飾、妝面、到舞臺、劇院等元素開始一個全面的革新,而陳素真,也迎來了她的時代。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祭奠:追尋大師魅影 觸碰祥符調脈絡

“陳氏出,人始知京劇之外,亦有雅音。豫劇崛起於海內藝林,陳氏功不可沒也。為藝之暇,施教育才,及門人弟子多人,皆蜚聲藝壇。其平生大半坎坷,然剛直不阿,樸質求實,疾惡如仇,窮而彌堅。於逆境中撰述生平五十萬言,為後世留一信史。贊曰:皇哉承先啟後,陳舊布新。一代宗師,人所共仰,巨星殞寂,眾徒椎心。託體嵩嶽,山河同在。大師生於一九一八年三月二十日,故於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九日,終年七十六歲。”

——豫劇大師陳素真碑文(李鐵成撰)

時代在更迭,戲曲的隊伍越來越稀疏,真正懂它的人在迅速減少,傳承之任愈來愈艱鉅。

每當凋零的時候,總寄望於根系的所在。只要根在,就有希望重新萌發新芽,綻出新葉,結出新的種子。

陳素真的藝術滋養來源於開封,來源於祥符調。她是祥符調的一面旗幟,一張久遠、靚麗又散發著彌久馨香的名片。中正圓和的陳派唱腔,柔中有剛,韌中有骨,透亮遒麗中暗藏刀鋒之利,輕吟低哦間顯現清勁之質。從豪門貴婦到貧家碧玉,從巾幗英豪到朝堂棟樑,從蕩氣迴腸到柔腸百轉,這是陳素真從祥符調中汲取的營養所創造的美、所表達的藝術至境。家國恨,兒女情,遊子離鄉之嘆,麗人受辱之烈,她表達著人性的至性之美。

時光飛逝,無論過去了多少個年頭,飛逝了多少個時代,衣帽更換,世風輪轉,然而,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卻永遠一成不變。

只要美與真在的地方,便是藝術綻放花朵、生活飽嘗甜蜜的地方。

因此,我們借大師百年誕辰之際,重走祥符調之路,探詢深藏在歷史深處的那種美與香氣……

進步記錄大師百年祭 尋找祥符調的脈絡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2018年4月4日,進步傳媒的小夥伴謹以敬畏之心、緬懷之情,記錄了大師百年誕辰的祭奠活動。清晨7點40從鄭州出發,路上密雨織疊,不禁有些擔心,熟料抵達山門,雨竟驟然停了,瞬時雲翳四開,天光乍現,在河南廣播電視臺戲曲廣播總監木子,月陽工作室負責人月陽、戲曲廣播主持人王博及一干戲迷朋友的陪同下,70多歲的著名導演羅雲先生、戲劇家石磊先生以及陳大師弟子郭美金老師等人心懷崇敬、拾階而上,攀爬在雨後的山道上。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途中心情肅穆,隨處可見山澗桃花盛開,花瓣飄零隨瀑布而下,格外新美。與大師生前交往的石磊先生與羅雲先生為大家講起大師生前點滴,執著藝術之“苛”、淡泊凜然之“度”,令人無限感慨……

棲息在嵩山之中,想必大師已了生前喜好清靜的願望,在此長眠,與世無爭,不受凡塵干擾。託體同山阿,千秋亦遺歌。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吧!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一柱心香燃氣,是繼承者的禱告,亦是永恆的懷念;

一份祈禱遞上,是追隨者的祝福,也是迫切的呼喚。

回到大師安息的地方,如同回到那個年代的風雲變幻、人心古樸;找尋祥符調起興的線索,循著枝蔓紋理,一路找到血管深處,值得怦然心動的位置。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大師靈前,陳派眾弟子肅穆靜立,為大師唱起《春秋配》,告慰在天英靈。聲聲吟哦,腔音含情,九天之上,想必她必然笑了。

祭奠結束時,雨點再次落下。眾人平安下山,冥冥之中,或是大師保佑!歸來前回首一望,只見山間雲翳蒸騰,歸來的路竟全然被重重霧氣遮蓋了,來時無影去無蹤,恍如大師其人,翩若驚鴻,矯若遊龍。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大師遠去,驚鴻之美只能偶爾回味。但她與山一體,歲歲年年站在此處。守著山,守著靜,守著美。

當靈魂回到最初出發的地方,才回到人性美好的起點。

追尋大師的身影,解碼當今,讓美,歷歷傳送,生生不息……

進步記錄 | 致敬: 豫劇大師陳素真百年誕辰祭

進步記錄,戊戌年農曆二月十九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