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十六怪,你知道幾個?現在在東北還能見到幾個?

東北十六怪,你知道幾個?現在在東北還能見到幾個?

第一怪:窗戶紙糊在外

過去東北人的一種冬季禦寒措施。因為東北的民居都是半截的木格子窗,朝裡的一面打磨的很光滑,塗著油漆,便於觀賞,而窗戶是糊在外既是為了糊紙時操作方便,也是為了風雪不能在窗格子裡駐留,而潤溼窗戶紙影響壽命。現在都是玻璃窗這樣的景象已不得見。

第二怪:養個孩子吊起來

吊的不是孩子,而是搖車。滿族先民的狩獵生活,女人也要騎馬。婦女生小孩難以攜帶,為防備野獸對初生嬰兒的傷害,就用樺樹皮編製成最初的搖車,把孩子放進去,掛在樹上。後來生活條件改善,這樣的習俗被保存了下來。北方漢族也用這樣的方式撫育孩子,只不過悠車掛在房樑上,孩子安全。悠車子搖起來,防蒼蠅、蚊蟲,有細微的風,孩子睡得舒坦。故宮中大玉兒的寢宮中還能看到這種“悠悠車”

第三怪:姑娘叼個大煙袋

女孩子抽菸都是從小學會的,先是就著火盆抽幾口,把菸袋點著了,然後遞給老人,一來二去就學會了。過去沒有捲菸,或是消費不起捲菸,就自家種菸葉用菸袋抽,俗稱旱菸。就是紀曉嵐的同款。現在只是用菸袋抽菸的人,越來越稀少了。如今的農村姑娘抽菸的很少,倒是城市裡的吸菸女子越來越多了。農村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也許還有抽菸袋的習慣。

第四怪:反穿皮襖毛朝外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無論毛朝裡外都是一樣的禦寒。而且毛朝外還有一種裝飾的美感,現代人穿貂皮乃至貂絨大衣不都是毛朝外嗎,這也算是一種張揚,顯富。闖關東的電視劇大家都看過吧,過去東北地多人少,東北也叫北大荒。那時惡劣的氣候,貧窮的生活,祖輩們也不會精加工,暖和就中,所以就有了羊皮襖毛朝外的穿法。很質樸,很實在啊。

第五怪:煙囪貼在山牆外

老東北漢族房屋一般都把煙囪貼在山牆外。為了讓保持熱度的煙火給房間內帶來更多的熱量,一般都把煙囪緊貼著山牆修築,現在瀋陽故宮內還可以看到這樣的構造。也有的把煙囪的大部分直接裸露在室內,還把煙囪安上“插板”(通常用鐵片)。

第六怪:薩滿舞除病驅邪鬥妖怪

薩滿信仰是滿族民間信仰中最重要的信仰形式,東北俗稱“跳大神”。薩滿溝通人神兩界,有著非同一般的神秘色彩。滿族的薩滿分為兩種,一種是氏族薩滿,也叫家薩滿;一種是職業薩滿,也稱野薩滿。現在在東北這種“跳大神”的已經不為多見了,但在故宮內有較為詳細的薩滿教的介紹。

東北十六怪,你知道幾個?現在在東北還能見到幾個?

第七怪:棉烏拉腳上踹

百褶皮鞋就是靰鞡也叫烏拉,東北滿族人最先發明和穿著的一種特有的鞋子。靰鞡多用牛皮或者鹿皮縫製而成,鞋幫和鞋底有的是一整塊皮子,鞋臉兒帶褶並縫有穿鞋帶的耳子,鞋面可以蓋住腳背。現在的鞋子都是精加工,烏拉形式的已經不得見了。

第八怪:雙腿沒有單腿快

和“雙腿沒有單腿快”類似的還有“馬拉爬犁比車快”等等,說的都是和東北的冰雪有關的“怪”。雙腿的小爬犁在冰上沒有單腿划子快,划子就是東北俗稱的“單腿驢”。滿滿的童年記憶。冰雪一直是東北的獨特景觀,過去交通不便,一到冬天,河流封凍,到處都是積雪,人們便用“馬拉爬犁”這樣特殊的方式來解決通行的問題。現在在冬天也能見到類似的划子在冰道滑行。

第九怪:大姑娘上樹比猴快

生活在東北山林地區的百姓,每年到了收山貨的季節,女人們便三五成群地進山打山貨,摘松籽,採猴頭,日積月累練就了一身登高爬樹的本領。現在山區的人民仍然靠山吃山。

第十怪:嘎啦哈姑娘愛

抓嘎啦哈曾經是東北地區漢、滿、蒙等民族比較流行的,具有遊獵生活遺風的民間遊戲。嘎啦哈滿語發音,是一種用豬、牛、羊的蹄骨和一個布面內裝糧食或者沙子的口袋來進行的一種遊戲,口袋上拋過程中,以手翻動和抓取嘎啦哈的多少,同時接住下落的口袋為勝負標準,骨頭四面都有不同的累計標準,花樣繁多,幾人一起玩,樂趣無窮。現在的孩子不用真骨做了,因為有塑料的了。

第十一怪:不吃鮮菜吃酸菜

關東大地冬季嚴寒而漫長,新鮮蔬菜很難保存,放在外面會凍,放在屋子裡容易爛。過去農村一般人家還挖很深的地窖,來儲存新鮮的白菜和土豆。但是儲存的菜還是不夠吃一整個冬季,所以就將白菜醃製成酸菜夠一家人吃一整個冬天。現在農村和市裡都還延續這樣的做法,因為外面買的酸菜沒有自己家醃製的實惠健康味道好。

第十二怪:上貼餅子下燉菜

上貼餅子下燉菜這樣的烹飪方式,有的地方也叫一鍋出。鍋裡又燉菜又烀餅子,菜燉在鍋底,餅子貼在鍋邊。多數一鍋出裡有排骨、油豆角、土豆塊,鐵鍋的四周貼上玉米麵的餅子。現在東北燉菜館多是這種形式的,不是鐵鍋燉的模式也都有一鍋出這道菜。

第十三怪:南北大炕對腦袋

過去東北的人家,一般都是南北大炕。炕用來睡覺,吃飯,招待客人,取暖等等。這是為了節約柴草,保持冬季室內有足夠溫度的一個辦法,有時祖孫好幾代都睡在一個屋裡的南北大炕上。一般長者都睡在朝陽的南炕,少者在背陰的北炕。現在這樣的構造很少見,很多農村蓋房也按樓房的標準設計。

東北十六怪,你知道幾個?現在在東北還能見到幾個?

​​

第十四怪:草苫土房籬笆寨

草苫土房籬笆寨是對昔日東北人家的住房和院落的普遍描述。用從山上或者草甸子割來的草苫房;先是找那些耐腐爛的草,後來也有用稻草等代替的。草都是耐腐爛的,保暖性好的,現在這樣的構造不存在了,房蓋都是瓦片或是鐵板式的了。

第十五怪:火盆上炕烤老太

火盆和火炕、火牆一樣,是過去東北地區冬天取暖的必要設備之一。冬天過於寒冷和漫長,所以早晚要燒木頭或者玉米“瓤子”之類硬柴,然後將碳火放在“火盆”裡取暖。火盆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用黏土做成口大底小呈圓形的器皿。黏土做的火盆不需要什麼技藝,大人孩子都會。現在都是地炕(相當於城市的地熱),這樣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了。

第十六怪:年節喜慶豆包愛

“臘月到,蒸豆包,熱氣冒,香味飄。”說的就是東北的粘豆包,它外形酷似元宵,大小如雞蛋,色金黃,有粘度,象徵小日子團圓美滿,所以過年時家家都要蒸上幾鍋。粘豆包皮用大黃米(學名糜子)面做成。現在一到新年還有很多家庭會蒸上一鍋粘豆包,粘住一年的好運。

東北十六怪,你知道幾個?現在在東北還能見到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