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號就是王朝 之號,亦即政權之號,國號的由來大致有四種情況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 在奴隸制和封建制時代,國號就是王朝 (朝代)之號,亦即政權之號。國號的由來大致有四種情況。

國號就是王朝 之號,亦即政權之號,國號的由來大致有四種情況

一、根據發跡的地名以定國號。如漢是因其創建人劉邦曾受項羽封為漢王,活動在巴、蜀、漢中一帶而來;宋是由其創建人趙匡胤在後周時曾為宋州 (今河南商丘)節度使而來。

國號就是王朝 之號,亦即政權之號,國號的由來大致有四種情況

二、根據所封爵號以定國名。這種國號直接來自創建人的爵號,而爵號又往往和某一地名相一致。隋的國號來自創建人楊堅稱帝前曾承襲父楊忠的隨國公之爵。

國號就是王朝 之號,亦即政權之號,國號的由來大致有四種情況

三、根據發跡地的特產以定國號。契丹人耶律阿保機所建王朝名遼,遼意為鑌鐵,因耶律阿保機的發跡地產鑌鐵,即用以為號,取其堅也,乃象徵國家政權如鐵之堅。

國號就是王朝 之號,亦即政權之號,國號的由來大致有四種情況

四、根據文義以定國號。元朝的國號取《易》中的“大哉乾元”之意。

國號就是王朝 之號,亦即政權之號,國號的由來大致有四種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