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那点事

有些事情会陪伴你很久

有些感觉会不期而邂逅

如常的生活能够反复品味

让你挥之不去留在心头······

洗澡那点事

还得从1978年之前说起。

那年头之前,我基本上是和父母一起在老家生活。

关于洗澡,最初的记忆是,秋天、春天这两个季节是免谈的;夏天,洗澡最频繁,也最容易;冬天嘛,就要具体看待了。

我大概从十来岁起,夏天就陆续和一般大的孩子下河洗澡,特别是到了阴历六月六,还有“河里有碱”的说法,意思是说在这个时候下河洗澡会特别干净。下河洗澡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是中午下河图个凉快、图个游玩,偶尔也跟着“摸河蚌”的大人们凑凑热闹;一个是到了黄昏时分,在大人照看下,下河搓搓身子,抹去尘土污垢,这就替代了晚上的洗澡。

上面说的下河洗澡,都是光着身子的,用现在的话说,叫做“裸浴”。刚刚下水时,还会先用手“抄”一把水放在胸门口,嘴中念念有词——“凉水拍拍心,到老不害病”。后来稍微大了些,不能这么玩了,都是穿着“抽绳儿”裤头儿下河的。虽然大了些,但依然只能站着靠河边较近的地方,有时候甚至于还手扶着“跳马儿桩”洗洗而已。

洗澡那点事

洗澡那点事

随着长大,也逐渐学着做些家务活儿。每到下午四五点钟样子,大人们在队里上工,我们就和堂兄堂妹们在奶奶看管照应下烧煮晚饭,奶奶照应着别把锅塘里的火掉下来,因为那时候,如果火掉下来会很容易酿成火灾的,叫“失火”。晚饭做成了,用“头盆”、“二盆”盛起来,洗干净锅子,放满冷水,利用锅塘的余热,使水变热,称之为“焐水”,供应一家大小晚上洗澡用水。

那时洗澡用的是木制“长桶儿”。我非常留意过,当时条件好一点的人家用的是有三只脚的“长桶儿”,而我们家用的是没脚的。洗澡的时候拿一块半大儿的小砖块,沿着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垫在后边,就是洗澡人的后背方向,这样能保证更多的水集中于前面部分,让洗澡水利用率最大化。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就计划着,将来,将来一定要为家里添置一只带有三只脚的“长桶儿”,因为,那也是家里富有的标志之一。

该说到1978年了。

就在这年春天,我来到了师范读书。现在回想起来,读师范其实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学校供吃、供住,每天还能到老虎灶上打一热水瓶的开水,那可真的是开水!那开水可以喝,更可以晚上洗漱。那洗漱间其实就是一个很大的厕所,一边可以尿尿,更大的地方放着一排边的澡桶,谁来谁洗,“人少你就洗着,人多你就等着”。洗澡的程序和之前在家用“长桶儿”洗澡差不了多少,最大的不同就是,用的不再是锅里“焐”的热水,而是正宗的开水兑成、温度恰当的洗澡水。每每在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过去在老家躲在黑暗的墙角边,一手拍打着蚊子一手洗着澡的场景,你想想,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之后,师范毕业工作了,学校里能分配至少三人一间的宿舍,那洗澡的条件和方法与师范里大同小异。

到了82、83年的时候,因为我们都拿工资了,有时侯冬天的下午,也会约上几个同事去海安街上洗个澡,虽然不贵,但是,看到澡堂里的景象就同电影里写的澡堂子差不多,蛮有情调的那种。那时候我曾疑惑过,会不会是写电影的人也来海安澡堂洗过澡?

洗澡那点事

洗澡那点事

等到八十年代的后期,我们的孩子也大了,偶尔在冬天带孩子去浴室洗澡得花上两三块钱,成本还是要计较的。当时,有人发明了一种叫做“浴帐”的玩意儿,塑料薄膜制成,就像四方形蚊帐,在家里支起来,下面放一只澡桶,放得比过去洗澡多得多的热水,浴帐里充满了热蒸汽,鼓囊囊的。顺序是孩子先洗,大人再洗。你别说,那便利性、保温性确实是非常很OK,以至于在当时,我从心底里有过一种激动:这简直就是洗澡领域里的一次革命!

九十年代初期,和外面的交流多了,常常听家住海安镇的人说,谁谁谁有了一套两间一厨的房子!

幸福,有时候真的来得很突然。91年,我们学校搞借资起宿舍楼,我也报名参加分得了一套,记得拿到房子的时候又是一个夏天。装修的时候,我胸怀大志,也融入了“多年不落后”的理念。买了“樱花”牌的煤气热水器,标配上“1米2”的搪瓷浴缸。热水器安装好的第一个中午,从学校食堂吃完饭回宿舍,热得大汗淋淋,不由分说,打开热水器。那时就只听见热水器里呼呼作响,莲蓬头里的水流如同绢丝般喷洒。热身子洗个热水澡,那舒服的感觉,恐怕这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感受到了。洗完澡开着吊扇,微风档,不知什么时候就呼呼睡着了。1点多钟醒来,我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打开热水器,又来了个热水澡。那幸福的感觉,彷佛真的进入了共产主义!估计,那天下午,和学生们讲的课都会比往日好上十几倍。

九十年代中期,我来到了县城机关工作,也有了那传说中的“三室一厅”,工作愉快,生活舒心。

渐渐的,同步着城里卡拉OK,街上流行起了“浴场”的享受。有桑拿浴、芬兰浴,还有“擦背”、“做脚”、“敲背”、“松骨”等一系列式样。说实话,偶尔也做过其中的一两项,那确实是一种享受。

洗澡那点事

洗澡那点事

近些年来,洗澡的地方装潢得富丽堂皇,又有了好多说不全名字的项目。但是服务已经大众化了许多,更多的是适应了老百姓的需求。普通老百姓吃得好、住得好、行的方便,在家里几乎天天洗澡,偶尔到浴室搓搓背,来个“汗蒸”什么的,也是家常便饭。

洗澡那点事

有人说,“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有人说,要照镜子,要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说得都没错。

汗水可以擦去,尘土可以洗掉,观念可以改变,修养可以养成······

但是,如果,这人要是骨子里头生了什么毛病,恐怕就不是像洗澡那点事儿这么简单了。

(部分图片来自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