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大小",有道理吗?为什么?

农在天涯


教育好一个孩子,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的,孩子未来成就的大小也取决于这三个因素。但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是情商、智商、习惯、品行、人生兴趣、幸福感等人生底蕴养成的地方。

学校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在孩子的知识和和技能培养。

很多时候,决定孩子学习与表现的不是天赋与智力,而是心理因素,人格特质。这个心理因素和人格特质恰恰是在家庭中培养的。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老师所做的最关键的部分就在孩子心理和人格特质培养这个部分。

因为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是在7岁之前。甚至有的学派说是在三岁之前。也就是在学龄前和孩子互动最多影响孩子最多的是父母。

比如现在有很多啃老族,甚至去国外留学回来仍然继续啃老。这不是他长大之后学会的,而是从他出生之后他的父母就只允许他做一件事,就是学习。其他所有的事情都不用管。所以他有很多心理能力停留7岁甚至三岁之前的状态。比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对挫折和挑战的能力。看似他现在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回到了家中。实际上是因为他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独自面对过挫折和困难,所以他在这方面的心智模式是停留在儿时。因为他只会一样就是学习。学习是在上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可是真正从学校走出来参加工作,进入社会,需要的能力就是如何适应社会,如何与人沟通和交往,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来。恰恰他在这个部分能力停留在七岁前,所以他就出现了7岁儿童在面临困难挫折时的表现,就是缩回家里,躲在父母的羽翼下,求安慰,求圈养。

所以,从小需要培养孩子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孩子越小这些能力越容易培养,并且孩子小时遭遇的挫折和困难,是他对以后进入社会的一个演练。如果父母包办代替,不允许孩子经受一点挫折和困难,不允许孩子摔一点跟头。那么长大之后他将摔更大的跟头。也许摔这个跟头之后,他再也不能走出家门。

所以虽然决定孩子未来成就的是有很多因素,可是心理因素或者说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以及你们的每一个观点。


汉惠心理工作室但老师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大小"这个,当然有道理。

为什么呢?

1、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孩子的第一个重要他人,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总是对后续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第一所学校,更是如此。

这所学校所教授的,是以后入园上小学都没有的,那是什么呢?

对家的感受,家带给孩子温暖与安全感。

获得亲情的地方,没有什么地方再能提供这样的亲情。

自我意识的荫芽与形成,这是对孩子来说是做为独立的一个人所要具备的意识。

良好的习惯,吃喝拉撒,都是在家这个学校里所产生的。

成长与探索的空间与时间。

2、家庭培养的,是作为人所具备的重要素质

这里面包括了:基本的价值观(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秩序感(不遵守秩序的人,往往就是由不遵守秩序的父母所培养出来的)、对自我的认识(自信的人?自卑的人?敏感的人?往往在3岁时成形,6岁前固化下来)、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感(安全感不足,是很多育儿问题的根源)等等。

而这些,不是在幼儿园或者是小学里培养的,一定是在家庭教育里,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给到孩子的。学校所取的作用,是在家庭教育中,再辅以强化与提升。

3、家庭带给孩子的,到底是一颗遮蔽风雨的参天大树,还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囚笼?

决定了这个孩子,是留恋,还是逃离,这个叫作“家”的地方。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爱恨情仇,是跟家庭教育分不开关系的。

一个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长大后往往家庭关系也会紧张。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会向外寻找安全感,这些会让他们不顾一切的做出很多事情来。

简单来说,学校教授的,是“术”,是具体的学科;而家庭教育,给予的是“道”,是魂,是一个人的人格属性,所以,怎么说重要都不为过。

而且家庭的作用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步弱化的,当一个孩子青春期逆反时,往往是矛盾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要解决起来,父母的影响力也是减弱不少。最佳的时机,一定是在7岁以前的这个年龄。此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切不可错过,否则等到孩子大了,我们就算想管,也管不了了。


庭爸,7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庭爸谈育儿


家庭启蒙教育对几岁孩子会有帮助,重不重要取决于教育方法和小孩兴趣和天赋。

由于小孩在启蒙和感悟的年龄阶段,他们智力发育才开始,这年龄段亦难准确认识和理解事物。若专注一项启蒙的教育会更加好。我们常见到有三、四岁的小朋友学钢琴或者学习小提琴,只要坚持不懈,多会比迟学的大龄儿童有建树。

小孩的智商必竟在初始的认识阶段,家庭的啟蒙教育尚欠缺广度和深度。而小孩进入幼儿园或者学校接受全面教育后,他们的兴趣会更大,在陌生的群体环境下他们会更专注,在同学之间有可比性和竞争意识。很多人都在说,孩子生出来是给别人教的,这话不无道理。

在学校,集体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会起到推动学习的兴趣,现在的学校基本能提供德智育的教育硬件。只要家长能掌握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了解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这样会更加清楚孩子的学业。无论家庭启蒙教育还是孩子进入学校接受全面的教育,关键在于师资力量和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水准高低了。


不輕信不盲從


家庭教育的影响比学校教育的影响大得多,特别是幼儿阶段、小学阶段。到了初中家庭教育也有较大的影响,高中阶段及大学阶段受学校的影响比较大。

一、在幼儿园至到上初中之前,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做。


1、幼儿阶段注重孩子习惯的养成,思维训练及智力的开发。

在这个阶段不要让孩子认过多的字,算很多题,背多少首唐诗,读多少故事,除非你的孩子是天才,否则有害无利。有时间就让他接触大自然,让他和花鸟虫鱼交个朋友,每天与孩子做运动或游戏、活动等等,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让孩子玩手机、玩电脑,少看电视等。锻炼孩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整理东西、收拾书包、收拾房间或洗袜子等。通过学习音乐陶冶情操,通过学习美术拓展思维,通过学习舞蹈锻炼孩子的协调性,这在幼儿园都有系统的课程。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让孩子慢慢成长,最好不要搞什么超前教育。

2、小学阶段注重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


把孩子的学习交给老师,自己要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只要学习好什么我都满足你,孩子考得好,对孩子就百依百顺,要什么东西买什么东西,包办了孩子的一切,让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成绩好是其一,其他也要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文明守纪,礼貌待人等优秀品质。

即使孩子的成绩一般,也要接受这个现实。人的智力各不相同,不要总和别人进行比较。不要心存幻想认为什么学习方法不对,不够努力等,你想小学那么简单的知识,还需要费多大的劲吗?所以家长就不要再总是逼他学习了,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入手,让孩子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等精神才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二、学校的选择也很重要。


现在人们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没有活力、成绩一般的学校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冷落,择校之风越来越兴盛。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名校和优秀的民办学校,这些学校学理念先进、管理严格、教学质量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招收到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形成了良性循环。家长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非常的放心,但是也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即使学校办的再好,无论如何家庭教育也不能缺失,父母始终是孩子的坚强后盾。

总之,严宽认为学校对于孩子的学习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孩子的意志品质、心理品质、性格特点的形成主要由家庭教育来决定,也可以说这些品质对孩子未来的成就大小更重要。


严宽并济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以具体的情况去分析。如果你的孩子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学习,我个人则认为学校的教育要比家庭教育重要一些。因为现阶段在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多数都在城市以打工为生,挣些钱补贴家用,供孩子上学和生活。家里的教育问题几乎都是家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操劳着。这样的孩子如果失去了学校的良好教育,长大以后是很麻烦的。其次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因为父母亲都在城市工作,很多又是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几乎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才在城市里安家落户。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个人认为,家庭的良好教育重要一些。为什么呢?因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虽然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优越于农村孩子。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很难养成一个完美品格的。最近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悲剧,是很伤心的,读一读失去生命孩子的生前话语是很悲惨的……。所以我个人认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比学校更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与他人相处的好坏,学习方面的具体表现,身体、情绪的具体情况等各方面好与坏,都是与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的教育是替代不了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这个典故,孟母三迁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为长大成人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一个他人需要的人,而不处处都是需要他人的人。简单的说,就是成为一个生活中强者。

综上,我个人认为,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应该是加强学校的教育,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长辈的观念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如果不加强学校的规范教育,孩子是很难成才的。而城市里生活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的关系,比如上补习班,学习其他的兴趣班等问题。造成了孩子的被动学习,所以家庭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用户水大鱼大


1.家庭教育,最主要影响的是孩子的品格,心理安全感,情商高低。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容易出现怪异性格,如自闭,抑郁,恐慌等。心理安全感稳固的孩子,比较容易融入班级活社群中去学习和生活,也懂得尊重老师和同学。

2.学校教育,最主要影响的是孩子智商高低,特别是基础学科以及各类专业技能知识的深度广度。

3.成就大的人,首先必备条件是高情商。纵观历史成功人士,大到一国君主、大企业家,小到一名班级老师,一个工作团队领袖,科组长等,凡是成就非凡者大都拥有超高情商。如,诸葛亮,孙中山,任正非等等。

(1)无论智商多高的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总会遇到很多棘手问题,如果情商不足的人,这时就会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很容易在公众场合发泄情绪,攻击和伤害那些带来问题的人,愤世嫉俗,要么因为情绪低落而无法继续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

二是不敢发泄出来,自己无法处理情绪的时候,则会伤害自己。比如,以逃学,自杀来逃避问题。

俗话说,当人们吵架的时候,智商为0。就是指,无法驾驭和控制情绪的人,当碰到挫折麻烦时,高智商也没有任何意义。

(2)反之,情商高、情绪稳定者,智商若不够高,碰到难题则会通过学习,问询,协商,请求支援等来寻求解决,人生会通过勤奋努力达到一定成就,最坏结果就是发展慢一点,并不会带来多大伤害或不良后果。

当然,如果同时兼具高情商、高智商更好,有稳定的情绪,能冷静面对处理问题,也有智慧找到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人生必定会少走很多弯路,比偏重一边的人更容易达到非凡成就。

5.结论:

家庭教育是一座宏伟建筑物的重要基石,根基大不好,整座建筑物会摇摇欲坠,时时存在危机。

学校教育是整个建筑物的总体架构和填充每层架构的的材质。架构清晰稳固,建筑物才能盖得更高,长久立足!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建造孩子这重要的生命工程。




人生是何等滋味


谢谢悟空老师,这个问答题没有道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这个没错,但不能代表家长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

家长是孩子的寄托,生他养他,供给他自然力量,长大成人,引导孩子分清远亲,近邻,生活起居,言传身教等等,这就是所谓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学校则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四书五经,历史文化,人生哲理,社会关系等等。怀有梦想,奔向未来。

综合上述问题,通过学习和家庭培养,明确了孩子的未来,是通过学校老师的传授和后天的努力换来的,用知识武装自,自己加知识等于未来!(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迎风飘扬779


家庭教育肯定第一重要′孩子从小就受到家庭教育,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尊老爱幼,遵守纪律等等。所以说家教都不行,让学校怎么去教育?这是可想而知的道理!


四月飞雪666


认同

首先,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孩子,虽然不像学校那样能学到课本上的知识,但父母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有句谚语子不教,父之过。从古至今,一个家的家风都时刻影响着孩子。

当然,在现在的社会,学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学校只是照着书本去传教知识,是否学到东西和本领是孩子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老师只是把知识传输出来,具体孩子掌握多少老师是没法负责的,这时候也只有家长才会关心自己家的孩子,不能全部指望老师,这也许是当下课外班培训机构为什么那么有市场,因为学校的能力有限,只能在课外给孩子补习。

我曾经有个老师,给我印象很深刻,她的孩子从来不去课外班,学习名列前茅,大学考的人大,研究生是清华。这应该算是学习比较好的孩子了吧,虽然孩子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但没时间管孩子,她的妈妈,也就是我的老师,和我们说,要想孩子做到,家长必须先做到。她言传身教。

在孩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也不爱学习,觉得父母都在看电视玩手机,凭什么要让她学习,于是,父母做了个决定,虽然当时已经是大学老师,为了孩子,两个人决定考研,不是为了一定考上,而是为了还孩子做出榜样。两个人每天有空余时间就复习功课,孩子看在眼里,但这一幕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于是加入了学习的队伍,那以后孩子不用父母管着,自己负责自己,一直到长大。

虽然,我们不是大学教授,她的故事是能给我们启发的,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是孩子受用终身的,对孩子很受影响,所以,父母朋友们,为了孩子能成人,要从自身做起,做个好榜样。


京妈vlog


这是比较认同这个观点的。

1. 从时间上看,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

现在的孩子6岁开始上小学,接受正式教育,而6岁之前,孩子最多的时间是在家里的(幼儿园更多的是培养或规范孩子的一些习惯),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环境,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耳濡目染,家庭教育是先于学校教育的。

2. 从教的内容上看,学校【教知识】,家庭【教做人】

学校重点教的是【知识】,比如数学,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等等。家里教的是什么?是【做人】,比如让孩子知道爱、要诚实、善良、自信、自立,等等,更偏的是人格方面的塑造。学知识和学做人都很重要,但如果一定要分出来主次,我认为学做人是基础,学知识是其次。之前看到过学霸考上大学,不会剥鸡蛋的新闻,在家都是他妈妈帮忙剥的,他只负责学习,这只能说是学校教育的成功,家庭教育的失败。

 3.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现在都在提倡家校共育,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起到1+1大于2的效果。但父母应该尽的责任,应该做的家庭教育,一定不要一股脑的推给学校,因为那是你的孩子,而不是学校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