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推薦|《公法與思想史》(全校公選)課程大綱

第一季(2018年秋)

帝國之理由

課程號:02930188

課程性質:全校公選(本科生)

上課地點:三教505

授課人:章永樂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評分:期中論文(30%)+期末論文(50%)+平時表現(20%,尤其是討論課的表現)

現代自由的歷史源頭曾有一些獨特的、永遠不會再重複的前提。讓我們列舉其中最為重要的:首先,海外擴張。在克倫威爾的軍隊,在法蘭西的制憲國民會議,在我們全部的經濟生活中,就是在今天,都還能感覺到這種越洋而來的微風......但是聽任我們支配的新大陸已經不在了......

——【德】馬克斯·韋伯

第一講

9月19日

課程導言

【加】埃倫·伍德:《資本的帝國》,王恆傑、宋興無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二講

9月26日

新羅馬主義與新內外觀

课程推荐|《公法与思想史》(全校公选)课程大纲

【意】馬基雅維利《君主論》第1-5章;《李維史論》II.1-6,10,II.23

1. 【意】馬基雅維利:《論機運》(詩歌)《關於基亞納谷地叛民的處理方式》《論小洛倫佐去世後佛羅倫薩的政務》

2. Mikael Hornqvist, Machiavelli and Empi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3. J.G.A. Pocock, Virtue, Commerce, and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4. 【美】哈維·C.曼斯菲爾德:《新的方式與制度》,賀志剛譯,華夏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三講

10月10日

征服美洲:西班牙帝國及其理論家

课程推荐|《公法与思想史》(全校公选)课程大纲

核心文本

Francisco de Vitoria, “On the American Indians,” 《維多利亞政治著作選》(影印版),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第231-292頁

1. 【德】卡爾·施米特:《大地的法》,劉毅、張陳果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2-99頁

2. 【英】理查德·塔克:《戰爭與和平的權利:從格勞秀斯到康德的政治思想與國際秩序》,羅炯等譯,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82-94頁

3. José María Beneyto & Justo Corti Varela, At the Origins of Modernity: Francisco de Vitoria and the Discovery of International Law, Heidelberg:Springer,2017

4. Charles Covell, The Law of Nations in Political Thought: A Critical Survey from Vitoria to Hegel,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pp. 27-39

5. Ursula Vollerthun, The Idea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Erasmus, Vitoria, Gentili and Grotiu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pp.70-105

第四講

10月17日

討論課

第五講

10月24日

荷葡爭霸與“海洋自由論”的誕生

课程推荐|《公法与思想史》(全校公选)课程大纲

【荷】格勞秀斯:《海洋自由論》,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版

1. 【英】理查德·塔克:《戰爭與和平的權利:從格勞秀斯到康德的政治思想與國際秩序》,羅炯等譯,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95-114頁

2. Martine Julia Van Ittersum, Profit and Principle: Hugo Grotius, Natural Rights theories and the Rise of Dutch Power in the East Indies (1595-1615) , Leiden: Brill, 2006

3. Charles Covell, The Law of Nations in Political Thought: A Critical Survey from Vitoria to Hegel,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pp. 51-63

4. John Selden, Of the Dominion or Ownership of the Sea,New Jersey: The Lawbook Exchange, LTD., 2004

第六講

10月31日

從海洋到陸地:《戰爭與和平法》

课程推荐|《公法与思想史》(全校公选)课程大纲

【荷】格勞秀斯:《戰爭與和平法》,馬呈元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2018年版,第一卷“緒論”,第二卷第二章“人類共有物”、第三章“財產的原始取得與海洋及河流的特殊情形”

1. 【英】理查德·塔克:《戰爭與和平的權利:從格勞秀斯到康德的政治思想與國際秩序》,羅炯等譯,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131頁

2. Charles Covell, The Law of Nations in Political Thought: A Critical Survey from Vitoria to Hegel,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pp. 51-63

第七講

11月7日

自然狀態與國際秩序:霍布斯的帝國理由

课程推荐|《公法与思想史》(全校公选)课程大纲

霍布斯:《利維坦》,黎思復等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13-20章

1. Charles Covell, The Law of Nations in Political Thought: A Critical Survey from Vitoria to Hegel,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pp. 63-73

2. 【英】理查德·塔克:《戰爭與和平的權利:從格勞秀斯到康德的政治思想與國際秩序》,羅炯等譯,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169頁

3. 李猛:《自然社會》,三聯書店2015年版,第二章“霍布斯的自然狀態學說”

第八講

11月14日

勞動、殖民與大英帝國:洛克的帝國理由

课程推荐|《公法与思想史》(全校公选)课程大纲

核心文本:

洛克《政府論》(下篇),第1-9章 (尤其是第5章“論財產”)

1. 【英】托馬斯·莫爾:《烏托邦》,戴鎦齡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61頁,92-103頁

2. James Tully, An Approach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Locke in Contex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137-178

3. 【英】理查德·塔克:《戰爭與和平的權利:從格勞秀斯到康德的政治思想與國際秩序》,羅炯等譯,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215頁

第九講

11月21日

討論課

第十講

11月28日

“永久和平”的理想與現實

课程推荐|《公法与思想史》(全校公选)课程大纲

核心文本:

【德】康德:《永久和平論》,何兆武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核心文本:

核心文本:

核心文本:

核心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