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 等你來祭孔」釋奠禮——延續千年的祭孔儀式

【按】祭奠孔子自古有之,經過2500多年傳承發展,已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儀式、文化圖騰和精神象徵。祭孔儀式又稱“釋奠禮”,是自古相傳的祭祀孔子的典禮。2018年9月28日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69年紀念日,全球同祭孔舉行在即,本文通過清華大學禮學研究中心彭林教授的講述,與大家一同瞭解一下什麼是“釋奠禮”。

 

「9·28 等你來祭孔」釋奠禮——延續千年的祭孔儀式

北京孔廟舉行“釋奠禮”祭祀孔子(來自網絡資料)

“釋奠禮”

在北京孔廟,大家可以看到清代帝王題寫的“生民未有”匾。在中國歷史上能夠被尊稱為“萬世師表”的,是孔子。在港澳臺,每年的教師節即是孔子的誕生日。孔子的道德文章,堪稱千秋萬代之師和表率。

“釋奠”一詞,始見於《禮記·文王世子》,當時的學校,對於先聖、先師行“釋奠禮”。“釋奠”是什麼意思?沒有作出說明。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解釋說:“釋奠者,設薦饌酌奠而已,無迎屍以下之事。”“釋”就是放,在牌位面前放祭品;“奠”也是放,在甲骨文裡,“奠”字的本義就是把一個酒器放在地上。“設薦饌酌奠”,“薦饌”,是食品;“酌”,是酒。一般的祭祀,都需要有“屍”。這裡的“屍”不是死人,古代祭祀,一定得有一個人代表死者坐在那裡,這個人就是“屍”。釋奠禮沒有“屍”,只需要把祭品放在那裡。唐人孔穎達解釋說:“釋奠”是“直奠置於物,無食飲酬酢之事”,即只要將祭品直接放在神主之前表示祭奠之意,致祭者之間不需要酬酢。總之,這是一種比較簡略的儀式。

孔子去世第二年,魯哀公決定祭奠他一下,並且將孔子生前的三間房子,改為祭祀場所,把他用過的衣、冠、琴、車、書等,都收藏在裡面,供人們憑弔、瞻仰。

西周以來的祭祀主要是“四時祭”,就是在春夏秋冬每個季節換季時,祭祀祖先。每年的四時,人們都會自發地到孔子墓前祭祀,甚至有儒生在那裡演習鄉飲酒禮、大射禮等。孔子在世時,在看過鄉飲酒禮後,非常感慨這種儀式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說:“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禮記·鄉飲酒義》)就是要推行王道是何等地容易啊!這裡的兩個“易”是強調容易。

除了群眾自發祭祀外,孔子的後裔祭孔,主要是“四大丁祭”何謂“四大丁祭”?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稱為孟月、仲月、季月。古代用天干紀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共十天,一個月不超過三十天,所以,一個月之內,十個天干會出現三次。其中有三個丁日,第一個丁日叫上丁日,第二個叫中丁日,最後一個叫下丁日。祭孔就在仲月第一個丁日,即上丁日。韓國最高級別的孔廟——成均館,每年春秋兩季的仲月的上丁日祭孔。韓國南北各道都有孔廟,這些孔廟要比成均館的祭孔日晚,在中丁日。而縣一級的孔廟,則在下丁日祭孔。這是古法的流存。

帝王也有祭孔的傳統。西漢第一個皇帝是漢高祖劉邦,很多書說他沒有文化,甚至是個無賴。但據《漢書·高祖本紀》記載,漢高祖劉邦即位十二年,從淮南返回京城經過曲阜時,用太牢之禮祭祀孔子,成為第一位祭祀孔子的帝王,開創了帝王祭孔之先河。在他之後,共有十一個帝王、十八次到山東曲阜祭祀孔子。

到了東漢,各地郡縣的學校都開始祭祀孔子。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各郡縣舉行鄉飲酒禮之後,在當地學校祭祀先聖、先師,先聖是周公,先師是孔子。最初,周公和孔子是擺在一起合祭的,所以古人常以“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並提。祭牲是一隻犬。此時祭孔的儀式和格局還沒有形成。

唐太宗非常尊重孔子,也非常喜歡儒學。貞觀二年(628),房玄齡提出,周公、孔子雖然都是聖人,但是對於歷史的貢獻是不同的,在國學裡,應該祭孔子,這一提議得到唐太宗首肯。於是,就把周公、孔子分開來祭。不過,古代人祭祀都不會單獨祭一人,要有一位與其關係最密切的人配享。孔子對顏淵的評價很高,倆人關係也最好,親如父子,所以就讓顏淵配享。後來,又有人認為這樣不行,周公和孔子還是應該擺在一起致祭。所以有過短暫的反覆。唐高宗時,又把周公、孔子分開。因為周公的貢獻主要在政治上,周公和成王的關係最密切,所以就用成王配享周公。顏淵配享孔子,作為一種規則,從此就被定下來了,再沒變化。

唐太宗時還有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在各地的州縣建孔廟,以敦行儒學。自那開始,每一個州縣都有一座文廟、一座武廟,文廟是孔廟,武廟是關公廟。武廟提倡的是忠義。隨著州縣普遍建立孔廟,祭孔儀式隨之推行到各地,成為所有讀書人都參與的一項活動。

釋奠禮的規格,到唐朝趨於完善。唐初,州縣之學多仿魏晉故事,祭四次,即每年春夏秋冬各祭一次。主祭是學校學官自己充任。貞觀二十一年(647),唐太宗規定,祭孔一年兩次,即在春秋季的仲月,稱“釋奠禮”。

“釋奠禮”的規格,國學、州學、縣學各有不同。國學行祭孔禮,要三獻,就是敬三次酒。第一次叫初獻,是最重要的,初獻官在三獻官中最重要。國子監祭酒擔任,祭酒是官名,相當於後世國立大學的校長,祝辭要說“皇帝謹遣”,意為受皇帝委託,代表皇帝來祭孔,他個人的身份不夠。古代在陝西黃陵縣祭祀黃帝,也必須要說明是受皇帝的差遣,代表皇帝來致祭。現在已經走樣了,變成陝西地方官在祭。初獻之後是亞獻,司業“亞獻”。國子監博士“終獻”。在州學,刺史初獻,上佐亞獻,博士終獻。在縣學,縣令初獻,縣丞亞獻,主簿及縣尉等終獻。這一規定,提升了釋奠禮的規格,為後世沿用。如果皇太子親自去祭,那他一定是初獻官,規格會更高。

魏晉南北朝時,開始討論釋奠禮的規格。著名學者裴松之認為,現行的祭孔儀式太過單調,提議加入舞隊。古代的舞隊一排八個人,叫作一佾[yì],天子是八佾,共六十四人,諸侯是六佾,共四十八人。司馬遷把孔子當作世家,享受諸侯的待遇,應該用“六佾”。這個動議提出來後,由於金石器樂準備不足,最終未果。到了南齊,有人提出用“軒懸之樂、六佾之舞”的規格,得到允許。六佾跳舞時,需要樂隊,古代樂隊有規格。天子是“宮懸”,鐘磬懸四面;諸侯是“軒懸”,即把南面的去掉,懸三面;卿大夫是“判懸”,懸兩面;士是“特懸”,只懸一面。到了唐朝,如果皇太子親自釋奠,舉行迎神、登歌奠幣等儀節時要奏樂,樂章都有專門的名稱,分別叫《承和》、《肅和》、《雍和》、《舒和》等。雖然孔子的牌位在這裡,可是孔子的魂魄卻在天上。怎麼請他下來呢?孔廟中間的門平時不開,這時就要打開,要奏迎神曲,接引他下來受祭,祭畢要奏送神曲,送他上天。到了宋代,釋奠禮由中祀升為大祀(古代的祭祀級別有大祀、中祀和小祀三等),使用的禮器是十二籩豆,與天子祭社稷的規格完全一樣。到了明朝,釋奠禮由“六佾”升為“八佾”,禮器數目與天子等同。

雖然孔子沒有做過王,但他是“無冕之王”、“素王”,且所有的王都要向他行禮致敬。在歷史上,孔子的地位是與帝王一樣的。

「9·28 等你來祭孔」釋奠禮——延續千年的祭孔儀式

圖為2015年河北滄州祭孔儀式(來自網絡)


祭孔時要有一個牌位,牌位上需要有稱呼,孔子是文化巨匠,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按照古代的習慣,要給孔子追諡。在古代中國,一旦過世了,特別是帝王,一生的表現要用一個字來代表。例如周幽王的“幽”,就是他的諡號,是幽閉、不明之意;周厲王諡“厲”,暴虐之意。這叫惡諡。所以,帝王都很謹慎,因為惡諡會被記入史書,千秋萬代都會知道。好的諡號,有文、武、康等。

唐開元年間,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喻示他的貢獻。到了宋朝,認為這個諡號不足以表達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於是加上“至聖”,就是最高的聖人,就成了“至聖文宣王”。元朝加諡,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就是集大成的、至高無上的聖人。到了明朝,改稱“至聖先師孔子”。現在到北京孔廟,可以看到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孔子原本只是個布衣,但是兩千多年來卻享有如此之高的身後榮耀。

四配與十二哲

古代大成殿裡供奉孔子牌位,最初只有顏淵一人在旁邊配享。漸漸覺得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只一個配享,祭祀的規模太小了,便以孔子四個最好的弟子配享。這裡有一個問題,什麼叫作“弟子”呢?“弟子”一詞出自《史記》,其中《仲尼弟子列傳》講到,孔子的學生年齡相差很大,有的比孔子小几十歲,就像他的兒子,有的只比孔子小四歲,就像他的弟弟,所以年長的如弟,年少的如子,也有父子倆一起做他學生的,如弟如子,合起來就叫“弟子”。


「9·28 等你來祭孔」釋奠禮——延續千年的祭孔儀式

圖為杭州孔廟大成殿,殿內孔子坐像居大殿正中,兩旁設有“四配”像,東為復聖顏回、述聖孔伋,西為宗聖曾


孔廟以四位最傑出的儒門弟子——顏淵、曾參、子思、孟軻配享,稱為“四配”。孔子在中間,左邊配兩個,右邊配兩個。“四配”中第一個是顏回,字淵,故又稱顏淵,與其父顏路都是孔門弟子。孔子在《論語·雍也》中稱讚,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非常喜歡讀書,雖然窮成那個樣子,住在破爛的巷子裡,吃的是盛在竹器裡的一點米飯,喝的是一瓢冷水,如果有人處在那個境況下,都會不堪其憂,哪還有心思念書呢?但是“回也不改其樂”。顏淵這個人能“聞一知十”。孔子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個科目評價學生,德行以顏回為首。魯哀公曾問孔子說,弟子中哪個最好學?孔子說“有顏回者好學”(《論語·雍也》),沒說第二個人。又說顏回死了之後,“未聞好學者也”(《論語·雍也》)。顏回終身不仕,一直追隨孔子,親如父子,“顏回之於孔子也,猶曾參之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就像曾子侍奉他的父親,所以他最早配享孔子。

第二位是曾參,就是曾子,他與父親曾點也都是孔子及門弟子。曾子最突出的一點是孝,《大戴禮記》有一篇《曾子大孝》,可見他的孝行非常突出。除此之外,曾子還剛毅超群,“辱若可避,避之而已”(《春秋繁露·竹林》),屈辱,如果可以躲避,又何必去忍受呢?“及其不可避,君子視死如歸”(《春秋繁露·竹林》),這是一種非常從容的態度。“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論語·泰伯》)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都出自曾子之口。相傳曾子著四書之一的《大學》,受到宋朝學者的推崇,被譽為“儒學綱領”、“入德之門”。曾子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到南宋時也被列入配享。

第三位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名叫孔伋,父親孔鯉在他幼年時就去世了,所以他一直和孔子生活在一起。通過《禮記》和出土的簡帛可以看到,子思曾經當過魯穆公的老師。他有一本書,叫作《子思子》,到魏晉南北朝時還有人看到過,到了隋唐就亡佚了。漢儒在編《禮記》時,取了《子思子》中的《中庸》、《表記》、《坊記》、《緇衣》四篇。曾有人質疑歷史上有沒有《子思子》這本書,甚至有人認為這是漢朝人偽造的。近來湖北荊門出土的郭店楚簡裡面有完整的《緇衣》篇,說明《緇衣》不是漢代的,而是先秦的;還有一篇《性自命出》,所表達的主題與《中庸》一致。這兩點,驗證了先秦子思作《子思子》的說法絕非空穴來風。子思的《中庸》尤其重要,宋朝人“四書”的讀法:先讀《大學》,然後讀《論語》,然後再讀《孟子》,最後才讀《中庸》。“極高明而道中庸”,因為它講形而上,講儒家的哲學思維。韓愈說《中庸》的重要性,是與《易經》、《孟子》等同的。二程、朱熹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作。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貫穿著中國文化的道。中國文化的道是什麼?二程認為,就是《中庸》之道。子思看到天下大亂,學派林立,擔心再不把它寫下來,恐怕將來異端邪說就會主導社會,於是就寫了下來,《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其中的思想,與郭店楚簡都能對上。所以子思也非常了不起。在南宋時,子思開始列入配享。

第四位是孟子。有的書上說孟子是子思的學生,但是倆人的年齡不符。有一種比較可信的說法,認為孟子是子思門人的學生。孟子也非常了不起,孔子是“至聖”,孟子被尊為“亞聖”。孟子將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在政治思想史上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君輕民貴”的觀點,閃耀著民本主義的光輝思想。他提出的“性善論”,對後世影響也很大。孟子的心性學說,開啟了宋明理學的先河。孟子,最初屬於先秦諸子,《孟子》列於“經史子集”的子部。宋代學者非常喜歡《孟子》,最後把它列入儒家經典。就儒家經典而言,先是六經,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只剩下五經。以後又不斷加入《公羊傳》、《穀梁傳》、《禮記》等,到了唐朝,已有九經。之後又加入《爾雅》、《孝經》。到了宋朝,所加的第十三部經就是《孟子》,從此再沒有加。《孟子》在宋代還被列入“四書”,並且從南宋開始,孟子配享。

1127年,徽、欽二帝被金人抓走,北宋滅亡。高宗倉皇南渡,逃到浙江後,他繼續腐敗,“直把杭州作汴州”,雖說失去了半壁江山,卻照樣歌舞昇平。這時,孔子第48代孫孔端友也南遷到浙江衢州,在當地建孔廟祭祀。所以,現在孔脈有兩大宗,一支是在南宋之初遷到衢州,成為孔脈的南宗;還有一支留在曲阜,稱為北宗。分離局面結束後,兩支關係非常好,沒有爭論誰是正宗,但還是應該以曲阜為正宗。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宋度宗,他到太廟祭祀時,正式確立顏淵、曾參、子思、孟軻作為配享。顧炎武在《日知錄》裡對此有很高的評價:“自此之後,國無異論,士無異習。”覺得這四個人做配享是最合適的,一直到元、明,孔廟的格局就此奠定。

有了“四配”還不夠。《論語·先進》裡,孔子曾經用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評定學生的優長:“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由此可見,這十人,顯然在三千弟子或者七十二賢人中,是高一個檔次的。所以,唐太宗詔令國學祭祀孔子時,因顏淵已升為配享,故將曾參(子與)列入,補顏淵之缺,以此“十哲”配享。南宋時,因曾參進入“四配”,故將顓孫師(子長)列入。

到了南宋,朱熹地位非常高。朱熹是繼孔孟之後,中國學術史上最為偉大的人物,他的學問浩瀚之極。大家若有興趣,可以讀一讀《朱子語類》或是《朱子全集》。朱熹一生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做儒學的普及工作。當時很多人讀不懂儒學經典,朱熹就注“四書”。他做的是集註,就是吸收前人對“四書”的註釋中最好的內容。他注得很精練。他自己就講,所寫的“四書”的注,每一句話都像是在秤上稱過的,多一個字不得,少一個字不得。而且非常通俗。《四書集註》成為後來科舉考試的官定文本,在思想文化史上影響巨大。前幾年,南京的鳳凰出版集團要出版朱熹的《四書集註》,希望我寫一個序,並且計劃把這個序刊登在雜誌上,讓我單獨給起個題目。我給了兩句話:“儒學之根基,六經之階梯。”只有把“四書”看懂了,融會貫通了,才能看明白“六經”。錢賓四先生,也就是錢穆先生,對朱熹也是非常推崇,因為朱熹不僅學問好,而且有人文關懷。

到了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朱熹被增補為第十一哲。

中國人是講究對稱的,有了十一哲,還要找第十二哲,最後找到了有若。有若在史書上的記載並不多,但在《論語·學而》中,有三段有若的言論。而且不是稱有若,而是稱“有子”。在《論語》裡,可以稱為“子”的,除了孔子以外,一是曾子,再就是有子。有人據此推測,《論語》可能是曾子和有子的學生編的,所以不敢直呼老師的名字,凡是遇到老師的地方,就稱為“子”,其他人因為不是直接的老師,因而可以直呼其名。此外,孔子去世時,魯哀公曾去哀悼,有若過世時,魯悼公也去弔唁過。由此可見,有若在孔門的地位很高。再者,據《孟子·滕文公上》載,子夏、子張、子游在孔子死後很失落,他們發現在同學裡有若的言行、氣質、長相特別像老師,於是就用侍奉孔子之禮侍奉他。直到乾隆三年(1738),有若才成為第十二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