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 等你来祭孔」释奠礼——延续千年的祭孔仪式

【按】祭奠孔子自古有之,经过2500多年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仪式、文化图腾和精神象征。祭孔仪式又称“释奠礼”,是自古相传的祭祀孔子的典礼。2018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69年纪念日,全球同祭孔举行在即,本文通过清华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彭林教授的讲述,与大家一同了解一下什么是“释奠礼”。

 

「9·28 等你来祭孔」释奠礼——延续千年的祭孔仪式

北京孔庙举行“释奠礼”祭祀孔子(来自网络资料)

“释奠礼”

在北京孔庙,大家可以看到清代帝王题写的“生民未有”匾。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被尊称为“万世师表”的,是孔子。在港澳台,每年的教师节即是孔子的诞生日。孔子的道德文章,堪称千秋万代之师和表率。

“释奠”一词,始见于《礼记·文王世子》,当时的学校,对于先圣、先师行“释奠礼”。“释奠”是什么意思?没有作出说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解释说:“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释”就是放,在牌位面前放祭品;“奠”也是放,在甲骨文里,“奠”字的本义就是把一个酒器放在地上。“设荐馔酌奠”,“荐馔”,是食品;“酌”,是酒。一般的祭祀,都需要有“尸”。这里的“尸”不是死人,古代祭祀,一定得有一个人代表死者坐在那里,这个人就是“尸”。释奠礼没有“尸”,只需要把祭品放在那里。唐人孔颖达解释说:“释奠”是“直奠置于物,无食饮酬酢之事”,即只要将祭品直接放在神主之前表示祭奠之意,致祭者之间不需要酬酢。总之,这是一种比较简略的仪式。

孔子去世第二年,鲁哀公决定祭奠他一下,并且将孔子生前的三间房子,改为祭祀场所,把他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都收藏在里面,供人们凭吊、瞻仰。

西周以来的祭祀主要是“四时祭”,就是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换季时,祭祀祖先。每年的四时,人们都会自发地到孔子墓前祭祀,甚至有儒生在那里演习乡饮酒礼、大射礼等。孔子在世时,在看过乡饮酒礼后,非常感慨这种仪式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说:“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礼记·乡饮酒义》)就是要推行王道是何等地容易啊!这里的两个“易”是强调容易。

除了群众自发祭祀外,孔子的后裔祭孔,主要是“四大丁祭”何谓“四大丁祭”?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古代用天干纪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共十天,一个月不超过三十天,所以,一个月之内,十个天干会出现三次。其中有三个丁日,第一个丁日叫上丁日,第二个叫中丁日,最后一个叫下丁日。祭孔就在仲月第一个丁日,即上丁日。韩国最高级别的孔庙——成均馆,每年春秋两季的仲月的上丁日祭孔。韩国南北各道都有孔庙,这些孔庙要比成均馆的祭孔日晚,在中丁日。而县一级的孔庙,则在下丁日祭孔。这是古法的流存。

帝王也有祭孔的传统。西汉第一个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很多书说他没有文化,甚至是个无赖。但据《汉书·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即位十二年,从淮南返回京城经过曲阜时,用太牢之礼祭祀孔子,成为第一位祭祀孔子的帝王,开创了帝王祭孔之先河。在他之后,共有十一个帝王、十八次到山东曲阜祭祀孔子。

到了东汉,各地郡县的学校都开始祭祀孔子。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各郡县举行乡饮酒礼之后,在当地学校祭祀先圣、先师,先圣是周公,先师是孔子。最初,周公和孔子是摆在一起合祭的,所以古人常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并提。祭牲是一只犬。此时祭孔的仪式和格局还没有形成。

唐太宗非常尊重孔子,也非常喜欢儒学。贞观二年(628),房玄龄提出,周公、孔子虽然都是圣人,但是对于历史的贡献是不同的,在国学里,应该祭孔子,这一提议得到唐太宗首肯。于是,就把周公、孔子分开来祭。不过,古代人祭祀都不会单独祭一人,要有一位与其关系最密切的人配享。孔子对颜渊的评价很高,俩人关系也最好,亲如父子,所以就让颜渊配享。后来,又有人认为这样不行,周公和孔子还是应该摆在一起致祭。所以有过短暂的反复。唐高宗时,又把周公、孔子分开。因为周公的贡献主要在政治上,周公和成王的关系最密切,所以就用成王配享周公。颜渊配享孔子,作为一种规则,从此就被定下来了,再没变化。

唐太宗时还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各地的州县建孔庙,以敦行儒学。自那开始,每一个州县都有一座文庙、一座武庙,文庙是孔庙,武庙是关公庙。武庙提倡的是忠义。随着州县普遍建立孔庙,祭孔仪式随之推行到各地,成为所有读书人都参与的一项活动。

释奠礼的规格,到唐朝趋于完善。唐初,州县之学多仿魏晋故事,祭四次,即每年春夏秋冬各祭一次。主祭是学校学官自己充任。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规定,祭孔一年两次,即在春秋季的仲月,称“释奠礼”。

“释奠礼”的规格,国学、州学、县学各有不同。国学行祭孔礼,要三献,就是敬三次酒。第一次叫初献,是最重要的,初献官在三献官中最重要。国子监祭酒担任,祭酒是官名,相当于后世国立大学的校长,祝辞要说“皇帝谨遣”,意为受皇帝委托,代表皇帝来祭孔,他个人的身份不够。古代在陕西黄陵县祭祀黄帝,也必须要说明是受皇帝的差遣,代表皇帝来致祭。现在已经走样了,变成陕西地方官在祭。初献之后是亚献,司业“亚献”。国子监博士“终献”。在州学,刺史初献,上佐亚献,博士终献。在县学,县令初献,县丞亚献,主簿及县尉等终献。这一规定,提升了释奠礼的规格,为后世沿用。如果皇太子亲自去祭,那他一定是初献官,规格会更高。

魏晋南北朝时,开始讨论释奠礼的规格。著名学者裴松之认为,现行的祭孔仪式太过单调,提议加入舞队。古代的舞队一排八个人,叫作一佾[yì],天子是八佾,共六十四人,诸侯是六佾,共四十八人。司马迁把孔子当作世家,享受诸侯的待遇,应该用“六佾”。这个动议提出来后,由于金石器乐准备不足,最终未果。到了南齐,有人提出用“轩悬之乐、六佾之舞”的规格,得到允许。六佾跳舞时,需要乐队,古代乐队有规格。天子是“宫悬”,钟磬悬四面;诸侯是“轩悬”,即把南面的去掉,悬三面;卿大夫是“判悬”,悬两面;士是“特悬”,只悬一面。到了唐朝,如果皇太子亲自释奠,举行迎神、登歌奠币等仪节时要奏乐,乐章都有专门的名称,分别叫《承和》、《肃和》、《雍和》、《舒和》等。虽然孔子的牌位在这里,可是孔子的魂魄却在天上。怎么请他下来呢?孔庙中间的门平时不开,这时就要打开,要奏迎神曲,接引他下来受祭,祭毕要奏送神曲,送他上天。到了宋代,释奠礼由中祀升为大祀(古代的祭祀级别有大祀、中祀和小祀三等),使用的礼器是十二笾豆,与天子祭社稷的规格完全一样。到了明朝,释奠礼由“六佾”升为“八佾”,礼器数目与天子等同。

虽然孔子没有做过王,但他是“无冕之王”、“素王”,且所有的王都要向他行礼致敬。在历史上,孔子的地位是与帝王一样的。

「9·28 等你来祭孔」释奠礼——延续千年的祭孔仪式

图为2015年河北沧州祭孔仪式(来自网络)


祭孔时要有一个牌位,牌位上需要有称呼,孔子是文化巨匠,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按照古代的习惯,要给孔子追谥。在古代中国,一旦过世了,特别是帝王,一生的表现要用一个字来代表。例如周幽王的“幽”,就是他的谥号,是幽闭、不明之意;周厉王谥“厉”,暴虐之意。这叫恶谥。所以,帝王都很谨慎,因为恶谥会被记入史书,千秋万代都会知道。好的谥号,有文、武、康等。

唐开元年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喻示他的贡献。到了宋朝,认为这个谥号不足以表达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于是加上“至圣”,就是最高的圣人,就成了“至圣文宣王”。元朝加谥,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就是集大成的、至高无上的圣人。到了明朝,改称“至圣先师孔子”。现在到北京孔庙,可以看到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原本只是个布衣,但是两千多年来却享有如此之高的身后荣耀。

四配与十二哲

古代大成殿里供奉孔子牌位,最初只有颜渊一人在旁边配享。渐渐觉得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只一个配享,祭祀的规模太小了,便以孔子四个最好的弟子配享。这里有一个问题,什么叫作“弟子”呢?“弟子”一词出自《史记》,其中《仲尼弟子列传》讲到,孔子的学生年龄相差很大,有的比孔子小几十岁,就像他的儿子,有的只比孔子小四岁,就像他的弟弟,所以年长的如弟,年少的如子,也有父子俩一起做他学生的,如弟如子,合起来就叫“弟子”。


「9·28 等你来祭孔」释奠礼——延续千年的祭孔仪式

图为杭州孔庙大成殿,殿内孔子坐像居大殿正中,两旁设有“四配”像,东为复圣颜回、述圣孔伋,西为宗圣曾


孔庙以四位最杰出的儒门弟子——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享,称为“四配”。孔子在中间,左边配两个,右边配两个。“四配”中第一个是颜回,字渊,故又称颜渊,与其父颜路都是孔门弟子。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非常喜欢读书,虽然穷成那个样子,住在破烂的巷子里,吃的是盛在竹器里的一点米饭,喝的是一瓢冷水,如果有人处在那个境况下,都会不堪其忧,哪还有心思念书呢?但是“回也不改其乐”。颜渊这个人能“闻一知十”。孔子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科目评价学生,德行以颜回为首。鲁哀公曾问孔子说,弟子中哪个最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论语·雍也》),没说第二个人。又说颜回死了之后,“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颜回终身不仕,一直追随孔子,亲如父子,“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就像曾子侍奉他的父亲,所以他最早配享孔子。

第二位是曾参,就是曾子,他与父亲曾点也都是孔子及门弟子。曾子最突出的一点是孝,《大戴礼记》有一篇《曾子大孝》,可见他的孝行非常突出。除此之外,曾子还刚毅超群,“辱若可避,避之而已”(《春秋繁露·竹林》),屈辱,如果可以躲避,又何必去忍受呢?“及其不可避,君子视死如归”(《春秋繁露·竹林》),这是一种非常从容的态度。“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都出自曾子之口。相传曾子著四书之一的《大学》,受到宋朝学者的推崇,被誉为“儒学纲领”、“入德之门”。曾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到南宋时也被列入配享。

第三位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名叫孔伋,父亲孔鲤在他幼年时就去世了,所以他一直和孔子生活在一起。通过《礼记》和出土的简帛可以看到,子思曾经当过鲁穆公的老师。他有一本书,叫作《子思子》,到魏晋南北朝时还有人看到过,到了隋唐就亡佚了。汉儒在编《礼记》时,取了《子思子》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缁衣》四篇。曾有人质疑历史上有没有《子思子》这本书,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汉朝人伪造的。近来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楚简里面有完整的《缁衣》篇,说明《缁衣》不是汉代的,而是先秦的;还有一篇《性自命出》,所表达的主题与《中庸》一致。这两点,验证了先秦子思作《子思子》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子思的《中庸》尤其重要,宋朝人“四书”的读法:先读《大学》,然后读《论语》,然后再读《孟子》,最后才读《中庸》。“极高明而道中庸”,因为它讲形而上,讲儒家的哲学思维。韩愈说《中庸》的重要性,是与《易经》、《孟子》等同的。二程、朱熹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作。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贯穿着中国文化的道。中国文化的道是什么?二程认为,就是《中庸》之道。子思看到天下大乱,学派林立,担心再不把它写下来,恐怕将来异端邪说就会主导社会,于是就写了下来,《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其中的思想,与郭店楚简都能对上。所以子思也非常了不起。在南宋时,子思开始列入配享。

第四位是孟子。有的书上说孟子是子思的学生,但是俩人的年龄不符。有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认为孟子是子思门人的学生。孟子也非常了不起,孔子是“至圣”,孟子被尊为“亚圣”。孟子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在政治思想史上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君轻民贵”的观点,闪耀着民本主义的光辉思想。他提出的“性善论”,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孟子的心性学说,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先河。孟子,最初属于先秦诸子,《孟子》列于“经史子集”的子部。宋代学者非常喜欢《孟子》,最后把它列入儒家经典。就儒家经典而言,先是六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只剩下五经。以后又不断加入《公羊传》、《穀梁传》、《礼记》等,到了唐朝,已有九经。之后又加入《尔雅》、《孝经》。到了宋朝,所加的第十三部经就是《孟子》,从此再没有加。《孟子》在宋代还被列入“四书”,并且从南宋开始,孟子配享。

1127年,徽、钦二帝被金人抓走,北宋灭亡。高宗仓皇南渡,逃到浙江后,他继续腐败,“直把杭州作汴州”,虽说失去了半壁江山,却照样歌舞升平。这时,孔子第48代孙孔端友也南迁到浙江衢州,在当地建孔庙祭祀。所以,现在孔脉有两大宗,一支是在南宋之初迁到衢州,成为孔脉的南宗;还有一支留在曲阜,称为北宗。分离局面结束后,两支关系非常好,没有争论谁是正宗,但还是应该以曲阜为正宗。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宋度宗,他到太庙祭祀时,正式确立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作为配享。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对此有很高的评价:“自此之后,国无异论,士无异习。”觉得这四个人做配享是最合适的,一直到元、明,孔庙的格局就此奠定。

有了“四配”还不够。《论语·先进》里,孔子曾经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评定学生的优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由此可见,这十人,显然在三千弟子或者七十二贤人中,是高一个档次的。所以,唐太宗诏令国学祭祀孔子时,因颜渊已升为配享,故将曾参(子與)列入,补颜渊之缺,以此“十哲”配享。南宋时,因曾参进入“四配”,故将颛孙师(子长)列入。

到了南宋,朱熹地位非常高。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学术史上最为伟大的人物,他的学问浩瀚之极。大家若有兴趣,可以读一读《朱子语类》或是《朱子全集》。朱熹一生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来做儒学的普及工作。当时很多人读不懂儒学经典,朱熹就注“四书”。他做的是集注,就是吸收前人对“四书”的注释中最好的内容。他注得很精练。他自己就讲,所写的“四书”的注,每一句话都像是在秤上称过的,多一个字不得,少一个字不得。而且非常通俗。《四书集注》成为后来科举考试的官定文本,在思想文化史上影响巨大。前几年,南京的凤凰出版集团要出版朱熹的《四书集注》,希望我写一个序,并且计划把这个序刊登在杂志上,让我单独给起个题目。我给了两句话:“儒学之根基,六经之阶梯。”只有把“四书”看懂了,融会贯通了,才能看明白“六经”。钱宾四先生,也就是钱穆先生,对朱熹也是非常推崇,因为朱熹不仅学问好,而且有人文关怀。

到了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朱熹被增补为第十一哲。

中国人是讲究对称的,有了十一哲,还要找第十二哲,最后找到了有若。有若在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多,但在《论语·学而》中,有三段有若的言论。而且不是称有若,而是称“有子”。在《论语》里,可以称为“子”的,除了孔子以外,一是曾子,再就是有子。有人据此推测,《论语》可能是曾子和有子的学生编的,所以不敢直呼老师的名字,凡是遇到老师的地方,就称为“子”,其他人因为不是直接的老师,因而可以直呼其名。此外,孔子去世时,鲁哀公曾去哀悼,有若过世时,鲁悼公也去吊唁过。由此可见,有若在孔门的地位很高。再者,据《孟子·滕文公上》载,子夏、子张、子游在孔子死后很失落,他们发现在同学里有若的言行、气质、长相特别像老师,于是就用侍奉孔子之礼侍奉他。直到乾隆三年(1738),有若才成为第十二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