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死後,如果由楊宇霆接手,東北會如何?

GerrardTorres


如果由楊宇霆接手,東北照樣會被關東軍佔領,但時間會推遲幾年,可是抗戰將會更艱難!

楊宇霆是日本陸軍學院的留學生,在軍事素養方面比張作霖手下的大小軍閥要強的多。東北的軍工企業和海軍就是在他一手操辦下完成的,所以深得張作霖的倚重。

但,楊宇霆這個人頭生反骨,一直想另立山頭,早在1918年,就和徐樹錚偷偷發展自己的勢力,為此冒領軍部370萬撥款,成立了完全聽命於自己的4個新兵旅。好在張作霖察覺了異動,將楊宇霆撤職並雪藏起來。直奉戰爭勝利後楊宇霆主動請命擔任江蘇督辦,希望掙脫張作霖的控制,要不是因為受到孫傳芳偷襲,以他的性格在那裡又得另起爐灶。

楊宇霆這個人在老帥還在的時候就小動作不斷,說明這個人的忠誠度有很大問題,要不是因為有才估計早被張作霖給斃了。

等張作霖一死,就沒人管的了他了。

皇姑屯事件之後,日本關東軍蠢蠢欲動,差一點提前發動九一八事變,好在當時奉軍內部知道性命攸關才團結一致化險為夷。

沒了張作霖的壓制,楊宇霆便以託孤老臣自居,多次在公開場合給張學良難看。說到底楊這個人有點像三國時候的曹操,有點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良臣的意思!

所以,楊宇霆在此後的一系列事件上充斥著利己主義,還妄圖將張學良玩弄於股掌之上!

有一次,楊宇霆勸張學良戒掉大煙,順便給他推薦了一位據說是日本歸來的名醫。這個人聲稱只需要打一針就能戒掉煙癮,一開始效果確實很好,但張學良對戒菸針卻產生了依賴。後來一查才知道,這名“醫生”打的是另一種更傷害身體的毒品,嗎啡!

再結合此前楊宇霆揹著張作霖訓練自己私人武裝的事,有理由相信他在試圖控制張學良,意圖成為新的東北王!

假如楊宇霆成了東北王會怎樣?

在東北易幟的時候,楊宇霆的意思很明確,立足東北反對易幟!他認為應該鞏固東北地區,平衡日本和蘇聯兩股勢力。待關內亂成一鍋粥的時候一舉南下奪取全國政權。

可以說,這和滿清當年入關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東北當時的處境完全沒有後金那麼安全。日本關東軍在東北極其周邊駐軍數萬,時刻威脅著奉軍,只要奉軍南下關東軍就會毫不猶豫的收割韭菜。所以,想要統一中國就必須殲滅關東軍。可是,關東軍背後是人口8000萬,可以暴兵上千萬的日本。奉軍戰勝關東軍有可能,打敗日本是不可能的。

整個二戰日本共生產85萬噸軍艦,飛機7萬架,絕不是東北一地的小軍閥可比。

所以,楊宇霆接手東北最可能的是奉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防禦關內的老蔣,一部分嚴陣以待監視關東軍。關東軍少壯派軍人再虎也得掂量幾年,然後在已經完成軍備擴充後大舉侵略東北擊敗楊宇霆。

可是這樣一來,反而對中華民族不利!

民族意識沒有足夠時間覺醒,晚幾年國際形勢更不利

民族意識沒有足夠時間覺醒

1931年的九一八,是促成民族意識覺醒的重要事件。從此,抗日救亡的呼聲越來越大,全國人擰成了一股繩!

假如推遲幾年爆發九一八,不僅日本方面準備更充分,民族意識未覺醒國內一盤散沙是最大問題。要知道當時他們要的可不僅是東北,所以,在日本的雷霆一擊之下真不見得能撐過3個月!這麼短時間連跑路都不夠,更不要說輿論宣傳和組織抵抗了!

國際形勢也非常不利。

1941年12月之前,由於中國的頑強抵抗,國際社會已經認識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所以開始大力支持中國的抗戰事業,對日本實施了戰略合圍!

假如中國抗戰晚幾年,國際社會對日本認識不足,那麼在美英等國看來,二戰只不過是歐戰,主要的對手只是德國。等日本完成侵略,美英等國想要反制的時候已經晚了!到那時候他們只能在印度組織抵抗了!

所以,由於楊宇霆私心重,他接收東北,對中華民族更不利!張學良雖然能耐不大,但貴在民族大義面前可以放下一切,這一點正是楊宇霆缺少的!


歷史風暴


張學良怎麼就能不放一槍一炮退出東北呢?

提起九一八事變,除了對日本人的憤恨之情外,還有對張學良恨鐵不成鋼之感。

三十萬東北軍怎麼就能一槍不放的放棄了東北呢?要知道當時關東軍正規軍只有一萬,非正規軍有一萬,加一起才兩萬多人,擁有比較精銳武器的東北軍怎麼就能一槍不放的撤出東北,他張學良的腦袋是尿壺做的嗎?

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張學良雖然能力一般,但絕對不是白痴,能夠掌管三十萬軍隊的軍閥,在張作霖生前,張學良的表現還算有可圈可點之處,儘管不是那麼出彩,但是也算一個合格的軍閥了,尤其在中原大戰中,張學良直到最後才出兵擁蔣,用最小的代價為東北軍獲得了最大的權益。

東北局勢之複雜,並不是張學良一個軍閥或者說東北軍單獨所能應對,這才是癥結所在。

為什麼1928年張學良會改旗易幟?就是因為張學良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國民政府的支持,這一點其實也和郭松齡的想法相似,和國內的政治勢力達成和解,然後一致對外。

只不過當時的局勢亦並非老蔣所能掌控,老蔣深知以整個國民政府的實力都無法與日寇抗衡,因此才有了北伐中的濟南慘案。老蔣給張學良的良策也只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不予抵抗,力避衝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

老蔣也絕非賣國者,只不過時局如此,中國根本沒有全面抗戰的信心,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老蔣是最堅定的抗戰者,而九一八時期喊開戰最兇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汪精衛。

楊宇霆取代張學良會不會有更好結果?

楊宇霆在當時的東北絕對是第一號的能人,很多人吹噓郭松齡怎樣怎樣,和楊宇霆的能力相比,郭松齡也就是坨粑粑。

楊宇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八期畢業,是正兒八經的人才,歷任奉軍參謀長,東北陸軍訓練總監,東三省兵工廠總辦,就這三個頭銜就說明了楊宇霆的實力,首先是奉軍參謀長,可以說是張作霖的智囊,東北陸軍訓練總監,代表楊宇霆善於整軍經武,東三省兵工廠總辦則是東北軍工就是在楊宇霆的經辦下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

在張作霖統一東北和入主關內等很多方面上都為張作霖做出了貢獻,然而楊宇霆卻是一個謀有餘而力不足,說白了楊宇霆也就是個謀士水平,謀略可以,但是決策不行,這和諸葛亮很像,劉備死後,諸葛亮也沒打過勝仗。楊宇霆到江蘇擔任軍務督辦還沒等站穩腳跟就被孫傳芳打回東北了,這一點照比郭松齡、張宗昌這些藝高人膽大的武人就差了那麼點意思。

郭松齡是帶著七萬奉軍就敢反奉,打著張學良的旗號瞞天過海來一個清君側,打得張作霖差點就成為東北的唐繼堯。這一點,楊宇霆是斷然不行的,後來在改旗易幟的過程中,如果楊宇霆狠一點,死在老虎廳未必就不是張學良。

所以,楊宇霆說到底就是一個參謀,成不了大事。

如果東北要是由楊宇霆接手,結局也未必比張學良的不抵抗強哪去?當時的東北並非只有抵抗和不抵抗兩種應對之法,還有投降之說,如果不抵抗的話,和張學良沒有區別,如果抵抗的話,固然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以東北軍的實力和日軍對陣,可能死得比趙四他爹還慘。楊宇霆要是一個很在乎個人榮華富貴的話,選擇了投降,到時候不僅僅是東北的局勢,就是整個中國的抗戰局勢都無法想象,這才是癥結所在。

縱橫不是否定楊宇霆的人品,也不是懷疑楊宇霆的能力,只不過誰能保證楊宇霆就一定做得比張學良更好,不會比張學良更差,歷史不容假設,因為有些事情一旦發生後果不敢想象。


史論縱橫


在風雲激盪的民國時期,楊宇霆雖然說不上是那等名聲一等一的人物,但是在東北這一畝三分地裡,他卻可以說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在東北他的權力、地位僅次於張作霖,是張作霖手下的第二號實權人物。



他有著非常絕代的經營、管理能力,東北之所以能成為民國工業最發達的地區、發展出最先進的兵工廠、生產出超過當時國內水平的重武器,楊宇霆在裡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楊宇霆曾經在日本的軍校留過學,深深地知曉著現代工業國家是如何運轉工業、軍工體系的。

因此在楊宇霆的幫助下,張作霖通過周旋在俄國和日本之間獲得了無限的發展機會,在他的幫助下,張作霖這才能在這兩個工業大國之間長袖善舞,謀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才能發展出了當時東北先進的工業。

張作霖巧借日本之手發展軍工業。

日本人在1905年日俄戰爭打敗俄國之後,他們就在東北駐紮下了他們的軍隊,他們如同一頭強大的餓狼一般默默地窺視著東北這塊肥肉。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物資非常貧瘠的國家,他們在和俄國人打完那一仗後,雖然獲得了勝利,但也因此把他們甲午戰爭之後積累下來的戰爭底蘊給揮霍光了。

當時的日本人像極了那些飢餓很久、爪子、利齒都被磨得平整的狼一樣。

雖然想在我們這隻病獅身上撕下一塊肉來,但是又怕失去爪子、保持飢餓狀態已久的自己不是這隻生病雄獅的對手。

怕這隻病獅在逼急的情況下把自己給撕碎在了牙口下,所以他們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方法,想通過一步步蠶食的方法,取到他們想要的利益。

他們雖然在東北駐下了軍隊,但卻沒有在當時暴露出他們侵略的意圖,他們當時只能通過和張作霖之間簽訂各種各樣的協議,一點一點地從我們身上獲取資源。

當時張作霖知道自己並不是日本人的對手,也知道日本工業的強大,所以他利用東北的利益和日本人交換起了他們發達的工業。


張作霖和楊宇霆對日本人的吝嗇

在這種交換下,張作霖達到了他的目的、取得了他想要的效果,最後打造出了東北這樣先進的工業王國,製造出了一部分快接近當時世界水平的武器。

不過有一點大家要注意的是,當時張作霖雖然跟日本人交換著利益,但他也是非常防範日本人的。

在對待日本人的時候,他就如同我們那些故事中的老地主一樣,緊緊捏緊自己的口袋,經常讓日本這個盯著他口袋中錢的交易者感到煩惱萬分、氣憤不已。

在強大自己的同時,又緊緊把守國家的利益,這方面張作霖是比較值得肯定的。

當時負責為張作霖與日本人交鋒的手下就是楊宇霆,他在日本留過學,可以正常地和日本人交流,也因為有著非常精明的手段,常常能在和日本人之間的利益交鋒中獲得張作霖想要的利益。

奉軍中軍事才能最好的郭松齡

不過雖然楊宇霆有著很好的經營才能,但卻並不代表著他有很好的軍事才能,在張作霖的奉軍中,軍事才能最強的應當是後來反叛張作霖的郭松齡。

當時奉軍中大多數士兵身上都有很嚴重的匪氣,雖然他們不一定都出身於土匪,但是很多人都是為了混口飯吃才加入軍隊中的,因此自然就沒有太大的戰鬥力。

不過這些缺點,在郭松齡手下的士兵中是不存在的。


郭松齡的軍事能力是他的學生張學良以及其他東北軍將領無法相比的,正因為看中了郭松齡這一點,張作霖才同意了張學良的請求,讓郭松齡充當了張學良的副手。

雖然名義上張作霖交給了張學良一支軍隊,但實際上掌控這支軍隊的人卻是郭松齡。

郭松齡將自己手下的弱旅打造成了一支強旅,然後率領這支軍隊獲得了數次重大的戰績,在一次和吳佩孚的作戰中,在其他降領敗退的時候,就他和張學良獲得了勝利。

不過因為張作霖想把郭松齡放在張學良身邊慢慢打磨他,沒有給他相應獎勵的原因,所以他就背叛了張作霖。

在猝不及防下,張作霖向日本人求了援,在張作霖向日本與人求援後,雖然擺平了郭松齡,但是因為沒有兌現對日本人定下的承諾,張作霖後來就被日本人炸死了。

張作霖以及楊宇霆之死

1928年,正在北京的張作霖被浩浩蕩蕩的北伐軍給嚇到了,為了避免被北伐軍隊一舉消滅掉,張作霖決定退回東北。

在從北京回東北的火車上,張作霖在皇姑屯位置被日本人早已蓄謀已久埋下的炸藥給奪去了生命。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成為了東北唯一的大佬,因為深感到北伐軍隊的強大,他直接丟掉了北洋政府的名號,投靠了蔣介石、加入了國民政府的系統中,成為了和李宗仁等人一樣的國民政府軍閥。

這個時候奉軍這個名號也開始從歷史中消失了,接下來奉軍改名成了東北軍。

而在一年後,楊宇霆也被張學良給處死了,原因就是他太過於張揚跋扈、不把張學良放在眼裡,導致了張學良決定要把他給除掉。


楊宇霆非常看不起張學良,他覺得張學良是一個無能的紈絝子弟、平常只會泡妞抽大煙,雖然曾經在軍中立下了不少大功,但那都是郭松齡的功勞,跟張學良自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因此在張作霖死後,他根本就沒有把張學良放在眼裡。

雖然張學良接替了張作霖的位置,楊宇霆在當時只是一個老二,但是他儼然把自己當成了老大,帶著前朝元老的傲氣干預起了東北當時的大權。

在張學良面前他不曾擺過任何好臉色,最後楊宇霆在把張學良逼急之後,他就在老虎廳被張學良派人給射殺了。

從張學良的很多事蹟上來看,楊宇霆對他的判斷是不假的,張學良很多時候表現的都是一個行事全然不顧後果、沒有太大處事手段的毛頭小子。

在楊宇霆死後的當年年底,張學良向實力比他強大很多的蘇聯動了手,最終他被蘇聯軍隊的鋼鐵洪流打得如同喪家之犬。

那一戰嚇破了張學良的膽,給張學良留下了很大的陰影,正因為如此,在九一八事變的時候他才在北京連擋都不敢擋日本人,直接下令讓東北軍撤出了東北,使日本人不費吹灰之力地佔領了東北。



如果楊宇霆成為東北王

雖然很多人都反感假設的歷史,不過我們也不妨來推斷一下如果楊宇霆接手了張作霖的寶座,成為了新的東北王,將會發生什麼。

首先,從郭松齡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東北軍對張家是有很大感情的。

他們吃張家的飯,自然就向著張家人,除了士兵們的歸屬感之外,很多的東北軍老將們對張作霖也有很大的感情。

正因為這種情感他們才會在張作霖死後那麼擁戴張學良,使張學良輕輕鬆鬆地就掌控了整個東北軍,除了楊宇霆的跋扈之外,張學良沒遇到絲毫的阻礙。

要是楊宇霆奪走了張學良的繼承權,那可能接下來的東北軍就會產生分裂,很多人會因為不服楊宇霆對他們的管控而和楊宇霆發生內鬥。

最終出現的結果可能是因為內鬥損耗了東北軍大量的力量、導致東北軍自身出現慘重的傷亡、也有可能會因為內鬥而使東北軍分裂成了幾股不同的力量、他們各自成為了誰也不服誰的草頭王,這都是有可能的。

而如果楊宇霆掌權的話,他不會去挑釁蘇聯人,在沒有和蘇聯人交惡的情況下,因為有著蘇聯人牽制的原因,日本人就不敢對東北動手。


如果沒有佔領下東北的話,以日本資源的貧瘠,他們就無法積蓄接下來全面侵華、爆發太平洋戰爭的力量,然後可能我們就不會承受日本侵華戰爭的苦難、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積蓄出更大的力量了。

當時蔣介石正在和希特勒合作,在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一直對日本人有很大的提防和忌憚,在這種忌憚,他默默從德國進口了不少武器,採用德國的軍事將領們幫助訓練了不少德械部隊。


如果楊宇霆掌控東北後,雖然可能並不會發生九一八事變,但是我們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出更大的力量,所以等到他們下次發動任何事變的時候,我們都將擁有一戰之力。

到時在沒有東北資源的提供下以及國內武器裝備、軍隊訓練都提升了大半的情況下,日本人如果打算全面侵華的話,到時候他們能不能撐那麼久就說不一定了。

可能在打完幾次大仗後,他們就會因為資源的匱乏,不得不停止了他們的戰爭活動,就像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之後休養生息很長一段時間的他們一樣。

不過歷史中如果出現了這種如果的話,那可能我們現在的很多人都將沒有出生的可能,無法在這個輪迴中降臨到人世。

所以說如果楊宇霆接替張作霖位置的話,對東北的影響是有好有壞的,楊宇霆是一個很厲害的經營人才,但卻並不是一個很厲害的軍事人才,不過雖然如此,他的能力還是要比張學良這個年輕人要大得多的,這是不可否認的。


孤客生




當然不會比張作霖更好,也絕不會比張學良更差。


楊宇霆何許人也?

楊宇霆生於1885年8月29日,字鄰葛,奉天法庫人,是張作霖的首席智囊。因清政府廢除科舉,楊宇霆赴日本入讀陸軍士官學校,1911年自日本學成回國後入職奉軍,後被調到奉天軍械廠任軍械廠廠長。1912年張作霖被袁世凱任命為27師師長後,受到張作霖賞識的楊宇霆被提為27師參謀長。

楊宇霆自此成為了張作霖的智囊。

在楊宇霆的輔佐下,張作霖也迅速崛起,從27師師長成為掌控東北的“東北王”,又從“東北王”變成掌控北京政府的北洋軍閥首腦。



老帥張作霖有楊宇霆,少帥張學良有郭松齡。

張作霖因為不肯好好聽話、好好合作,所以被日本人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炸死後,東北的當家人應該花落誰家?楊宇霆和張作相的呼聲並不低,張學良的呼聲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高,當然張學良“繼位”最合乎情理。

張作相在已經被推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的情況下,主動將位置讓給了年紀輕輕的張學良。

在張作霖時代,楊宇霆是張作霖的智囊和參謀,張學良也有個軍師郭松齡,但是這兩班人馬關係卻很不好,互相爭鬥很厲害。郭松齡是張作霖留給太子張學良的“首相”,但是郭松齡很不服楊宇霆,慢慢演變成很不爽張作霖,最終導致了“郭松齡反奉”事件的發生。在郭松齡反奉失敗被捕後,楊宇霆害怕張學良會營救郭松齡,於是急急忙忙槍斃了郭松齡,惹得張學良很不快。

楊宇霆殺了張學良的郭松齡,幾年以後,張學良又設計殺了楊宇霆。



楊宇霆為張作霖打造了東北海軍。

在網上被稱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的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便出自東北海軍,東北海軍也為奉系立下了汗馬功勞。東北海軍的存在,讓奉系的實力得以增強。

這也算是自清朝北洋艦隊以後,中國當時所擁有的最強海軍了。

楊宇霆曾督辦東北兵工廠,在楊宇霆任職期間,東北兵工廠得到迅速發展併成為中國當時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兵工廠。近代中國為何處處受人欺負?正是因為中國軍事實力太弱的緣故,落後當然要捱打,所以必須提高自己的軍事實力。武器裝備則是軍事實力的最直接體現,軍隊擁有更先進的武器便能擁有更強的戰鬥力。楊宇霆清除地知道武器的重要性,所以積極發展兵工廠,聘請西方的技術人才,甚至是機器也多購自德國,目的正是為了減少日本在武器方面對奉系的掣肘和控制,加強自己的軍事實力。

但是很可惜的是後來這座兵工廠被張學良“送”給了他的日本朋友。

在軍事方面,張學良根本沒法與楊宇霆相提並論。從東三省到熱河,張學良領導下的東北軍完全秉承了他的意志,除了跑也還是跑。



楊宇霆面對日本遊刃有餘。

張學良繼位後,他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是向楊宇霆妥協,但是最後會成為楊宇霆的傀儡;二是成為日本的代理人,然後藉助日本人對付楊宇霆和蔣介石;三是投靠蔣介石。從張學良的做派來看,如果沒有皇姑屯事件的話,我想張學良極有可能會成為日本的代理人,他畢竟是個能將千萬資產白白送給日本朋友的人。

楊宇霆對待日本的態度比較明確,我可以藉助你日本人發展自己的實力,但是絕不會淪為你的附庸。日本人曾經向張作霖提出在東北實行中國人與日本人“雜居”的要求,但是楊宇霆看出了日本人的陰謀,因此強勢建議張作霖拒絕。

楊宇霆骨子裡是個好戰分子,想讓他給日本人下跪是不可能的,讓他面對日本人的槍炮不放一槍一炮便灰溜溜地逃跑也是不可能的。



許多人認為張學良謀害楊宇霆是因為東北易幟的分歧以及為郭松齡的死報仇。

但是事實上,當時楊宇霆仗著自己的威望處處刁難張學良,甚至企圖架空張學良,將張學良說成是“小孩子”、“少不更事”,張學良對楊宇霆是“既不能令,又不能受命”,我管不了他,但是我總不能聽他的話行事吧?

日本人想要控制東北交通,但是楊宇霆哪能不知道交通的重要性?日本人在楊宇霆這裡根本討不了好,所以後來才想出了離間張學良和楊宇霆的計策,實際上張楊關係本便不好,根本用不著他們去離間。

日本人恨張作霖,也很楊宇霆,但卻積極爭取張學良,為什麼?張學良是個軟骨頭。

最終張學良誘殺了楊宇霆。

日本人在東北自此去一大敵,實乃張漢卿之功也。

倘楊宇霆能夠謀而後動,也不致成“鰲拜”。

倘楊宇霆能夠接手東北,東北也不致被張某人白白送給日本人。

張學良與楊宇霆相比,終究不過是個吃喝嫖賭毒樣樣精通的紈絝罷了。


吾與吾國


楊宇霆,原名玉亭,字鄰葛,祖籍河北灤州。其祖父於清同治年間攜家帶口闖關東,後定居於遼寧法庫縣蛇山溝村。楊宇霆生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7月20日。

據說楊宇霆自幼聰慧穎悟,勤奮好學,進過私塾、書館,於1904年得中清代末科秀才。之後他被清廷選拔送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深造,成績優異。1911年學成回國後,在軍中由見習排長幹起,先後做過軍械科長、廠長、營長、師參謀長等職位。

1916年,袁世凱委任張作霖為奉天督軍,楊宇霆因文武兼具、足智多謀、治軍嚴格,深得張作霖的青睞與倚重,從此扶搖直上,由奉軍27師參謀長先後攫升為奉天督軍署總參議、東三省巡閱使署總參議、東北軍工廠督辦、奉軍總參謀長、江蘇督軍、安國軍總參議、奉軍第3、第4方面軍軍團長等顯赫要職。

楊宇霆自當上督軍署總參議後,經常琢磨討好張作霖的方法,然後竭力諂媚、取悅張,投機鑽營,大得張的寵信,被張倚為左膀右臂,甚至將自己的帥印都交給其保管。加上他確實有能耐,文韜武略都拿得出手,平時以諸葛自詡,逐漸開始驕縱跋扈,勢焰熏天,盛極一時,他很快就凌駕於一批奉軍老臣之上成為可以左右東三省軍政的風雲人物。

當時,和日本的交涉非常棘手,張作霖也很頭痛,於是他總是差遣“日本通”楊宇霆前去應付。楊宇霆縱橫捭闔兼虛與委蛇,他軟硬兼施,手法圓融,將日本人貪婪的無理要求巧妙搪塞回去,設法打消或將損害程度降至最低,因此日本人雖對他咬牙切齒但卻無可奈何。

受亦師亦友的郭松齡影響,張學良也很看不慣楊宇霆。據說老帥張作霖死後,楊宇霆不僅不收斂,反而更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他常常自作主張,甚至連新上位的少帥張學良都不放在眼裡。

據張學良說,平時自己問詢情況或發表主張時,楊宇霆經常指責自己‘你不要管,你不懂,我們會做決定。’態度很囂張,大有喧賓奪主之勢。楊宇霆自恃其能,非常瞧不起小張,經常在背後揶揄、諷刺張學良道:“他毒癮很深,每天要注射好幾針嗎啡,遲早會自斃”。

之後,楊宇霆更加忘乎所以,常以東北第一領袖自居。據說,1928年秋,楊宇霆為父母祝雙壽,他大擺筵席,賓朋雲集,盛況空前。當時,張學良也來賀壽,但楊宇霆態度倨傲、簡慢,僅以普通禮節對待,開宴後居然讓他坐“陪席”。

張學良惱怒,也很受刺激,于鳳至知道後也非常不滿。她對賬說:“你哪裡像東北之主?楊宇霆才是,看他待你他什麼態度?眼裡還有你嗎”?

張學良雖然年輕,但他畢竟經歷過戰火硝煙,也見過大世面,是東北軍的少帥,但楊宇霆卻瞧不起他,視其為政治暴發戶、扶不起的阿斗。

此時的東北軍已形成涇渭分明的兩派:張派和楊派。張派以奉軍3、4軍團的少壯派軍官為核心,大都是郭松齡、張學良的舊部,楊派以楊宇霆、常蔭槐為核心,骨幹大都是一些文人政客,沒有軍權。

日本關東軍對謀略出眾、陽奉陰違的楊宇霆十分不滿,他們炮製了許多有關楊宇霆欲圖謀不軌的假情報給張學良,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日本人的意思是借張的手除掉楊。奉系老派以及陸大派也都對攬權跋扈、桀驁不馴的楊宇霆不滿,張作相等老臣甚至一度認為楊宇霆會發動兵變。

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張學良非常深切地感受到了楊宇霆的威脅,大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緊迫感。

1929年1月11日,張學良已下決心除掉楊宇霆、常蔭槐。事件的導火索是楊、常力主成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以接管中東鐵路。

當晚11點,奉天警務處長高紀毅、張的侍從副官譚海奉命將應邀前來打牌的楊宇霆、常蔭槐處決。第二天一早,張學良召集張作相、王樹翰、臧式毅、鄭謙、孫傳芳等東北保安委員會委員來帥府,詳細說明了槍決楊、常的經過。眾人聞言,錯愕異常,都大驚失色,面面相覷,啞口無言。

殺死楊宇霆之後,張學良威望大增,管理軍政大事再也沒有掣肘,東北政風也為之一變,少帥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東北之主。

楊宇霆這人雖然有許多性格上的缺點,比如驕橫跋扈,比如恃才傲物,但他確實有治軍、理政的才能,具雄才大略,在大事上立場堅定,絕不糊塗,尤其在處理和日本人的關係上他謀勇兼具,遊刃有餘,有軟有硬,讓日本人始終找不到用兵動粗的理由與藉口。

張學良殺楊宇霆據說是替郭松齡報仇,還有什麼為東北“剪除奸雄” 之類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更多的是嫉賢妒能,他誅殺楊宇霆,致使在之後的奉蘇中東路之戰、“九一八事變”前夕,再也沒有像楊宇霆那樣才能出眾的謀略高手,曾一次次化解危機的睿智之士,替他出謀劃策,幫他應付危機了。

假如張作霖命喪皇姑屯後, 由楊宇霆接手東北軍政大權,雖不一定比張學良幹得好,但至少不 會比他表現差。以他的軍事才幹、行政能力和卓越的外交手段,“九一八事變” 或許不會那麼快就爆發,即便發生了,數十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也不會奉命“不準抵抗、大家挺著死”,然後“眼睜睜的望著敵人屠殺自己的戰友”而不思反擊 。最後把3000裡東北大好河山,拱手讓給了人數遠遠少於自己日寇......當然,歷史不容假設,更不能推倒重來,該發生的一切還是會發生的,任誰都無法阻擋。

【寫作不易 搬運必究】【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一直以來,不放一槍就丟失東北三省,幾乎稱得上“民國第一大敗家子兒”的“少帥”張學良,是大家痛恨的對象,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餘,人們也總是忍不住幻想:如果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後,並不是紈絝子弟張學良繼任東北,而是由張作霖最重要的智囊楊宇霆接手,東北會怎麼樣?後果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作為“東北王”張作霖最重要的助手、奉軍的核心人物,楊宇霆可以說為東北和張作霖立下了汗馬功勞。早在辛亥革命勝利後,張作霖剛剛擔任27師師長時,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楊宇霆就被張作霖任命為師參謀長。


而楊宇霆也並沒有辜負張作霖的信任,張作霖的部隊從一支土匪式隊伍變為軍紀嚴整的正規軍,楊宇霆可以說居功至偉。與此同時,1916年,在楊宇霆的主導之下,奉軍截取直系大量軍械,使得奉軍一下子多了七個混成旅的裝備,極大的擴張了奉軍的勢力。

與此同時,楊宇霆作為奉軍總參議兼東三省兵工廠督辦,在他的努力下,瀋陽兵工廠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東北軍也成為中國所有軍閥隊伍中裝備最為完善、最先進的軍閥隊伍。


從楊宇霆的赫赫功績中可以看出,楊宇霆的能力遠超五毒俱全的紈絝子弟張學良,是不是由楊雨婷接手東北,東北三省的局面會更好呢?我的結論卻是:未必。

第一,楊宇霆在東北軍中並不能廣泛服眾,更沒有接手東北的人望。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後,面對接班人的選擇,事實上,除了呼聲最高的“太子”張學良,另外支持度最高的人選,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楊宇霆,而是張作相,但是,由於張作相堅決支持張學良,最終才使張學良順利接手東三省。


實際上,楊宇霆在奉軍中的人緣一直不好,在張作霖時代,楊宇霆就與張作霖的五虎將矛盾重重。如果楊宇霆不顧眾人反對,強行接手東三省,只會使東三省和奉軍四分五裂,楊宇霆也根本沒有足夠的威望和人手接手、整合東三省,一旦東北三省四分五裂,蔣介石又沒有足夠的精力和實力顧及,只會便宜虎視眈眈的日本人。

第二,楊宇霆沒有多少帶兵打仗的經歷,一直以來,在奉軍中,楊宇霆是智囊和參謀的身份。

這也是楊雨婷最大的短板,要想降服奉軍中的驕兵悍將,楊宇霆的資歷和經歷遠遠不足。而在民國期間,有槍才是草頭王,沒有軍隊的支持,楊宇霆再大的能力也沒有施展的空間。

第三,退一萬步講,即使楊宇霆真的接手東北,東北三省的結果,卻未必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好。雖然張學良不放一槍,率30萬東北軍退出東三省,令大家唾罵不已,但是,其實東北三省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後果,就是三十萬東北軍投降日本。



楊宇霆之所以反對東北易幟,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夠在日本、蔣介石和蘇聯之間左右逢源,保持東北獨立的局面。雖然有遠比張學良更大的野心,但是顯然,楊宇霆又沒有閻錫山“在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水平。

如果面對綜合實力遠強於東北的日本進攻,一旦沒有足夠的實力抵抗,楊宇霆又有“親日”前科,東北三省最可怕的局面,未必不會出現。


鳶飛九天2018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楊宇霆為人老練狠辣,頗有軍政經驗,是個比較優秀的政客和軍人。

這些都是初出茅廬的張學良,不能相提並論的。

如果是楊宇霆接受,東北會怎麼樣?

第一,不會發生中東鐵路事件

擺明了蘇聯實力比東北強幾倍。

就算人家有內亂,擺平你還是不費勁的。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隨便武力對付蘇聯?

只有張學良做得出來。


第二,不會發生918事變

需要說明一點,918事變中,東北軍不是完全對付不了日軍。

如果妥善部署,像張作霖時代一樣,將40多萬東北軍集中在吉林、遼寧,以十倍兵力監視日軍,日軍很難敢於發動918。

就是因為張學良胡亂部署,將東北軍主力拉到關內,這才導致出現問題。

即便日本要大舉侵華,恐怕也就是1937年才能開始進攻東北了。

也就是說,日軍侵華的起點,向北推了接近1000公里。

第三,不會熱河潰敗和長城會戰

沒有張學良胡亂部署和聞風而逃,熱河潰敗也就不可能出現,當然也不會有長城會戰。

第四,最重要的,當然不會有西安事變了。


張學良能力是很差的,從哪個角度都可以看出來。

遠的不說,除了中原大戰佔便宜打落水狗以外,東北軍從1930年開始基本從沒打贏過一戰。

張作霖留給張學良的是40萬東北軍,中國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中國最好的軍工體系以及富裕的東北地盤。

張學良在不到10年時間,就敗家的乾乾淨淨。


薩沙


以當時東北面臨的形勢,北有老毛,東南有日本。我不敢預測如果不是張學良會是什麼結果。對於張學良個人覺得他的功績第一在東北易幟,避免了繼續的軍閥割據。第二在於西安事變,為了避免內戰不惜關押老蔣相逼。不管他怎麼吃喝嫖賭抽大煙,最起碼他有一顆民族統一一致對外的決心。那麼多軍閥那麼多部隊為什麼不是重慶事變、太原事變、南京事變或者其他事變,沒人敢像他一樣就算死也不想打內戰,因為他經歷過直奉戰爭的生靈塗炭。沒有人比他更瞭解關東軍的實力,他的不抵抗無外乎兩種可能,一是明知道打不過想保存實力以求國家穩定後殺個回馬槍。二是他知道就算是易幟了打起來老蔣也會看著他自生自滅,因為老蔣剛在中原戰爭中勝利,收編的西北軍還不穩定,還有蔣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日本只是佔領東北不再繼續侵略,老蔣真的有可能徹底放棄東北。

日本在1910年就佔領了朝鮮半島,經營了21年。關東軍1906年日俄戰爭勝利後就以保護南滿鐵路為由開始駐軍了,在918事件前駐軍了25年。加上郭茂宸1925年的反奉,使奉軍元氣大傷。都說奉軍裝備好,跟毛子和日本比差遠了。落後捱打了上百年。

張學良的功與過留給世人慢慢評判吧,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念,但是不要只是通過電視劇去評價一個人,多讀讀書,多瞭解歷史。大多數人只記得偽滿州和汪的偽民國政府,卻不知道還有3個偽政府還有內蒙自治政府。漢奸偽軍高峰時達到100多萬,比日軍還多。活動在江蘇、河南、安徽、山東、浙江的偽軍大概50萬人也就是汪偽。其實偽軍和皇協軍很大部分都是原來的國民革命軍。所有敵佔區都有偽軍,據說只有廣西沒有。張沒有叛國,蔣派他去剿共,打了兩年,最後聯共抗日,如果蔣沒有將他關押應該也會有他抗日的戰鬥。

民族大義是我對張學良持肯定態度的原因。如果他當初沒有放棄抵抗而是拼死保衛東北最後戰死殉國,也就沒有了西安事變,他會得到世人的認可,但是這會改變歷史走向嗎?

本人才疏學淺,不宜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楊小二62


張學良是一個玩世不恭的公子哥,更本沒把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沒有任何責任心。因此東三省能很快淪落,和他的懦弱,無擔當很有關係。若由楊宇霆接手,首先他會已國家人民利益為首。再日軍強大的利誘威逼下,他是一個會堅持原則抗爭到底的人物。歷史已過,我們學歷史為了讓國人記住:只有自己強大了,國家強大了,才不會受欺負


椰子藍


這個網絡裡就有這樣一個毛病,再把一些個事情寄託在已死去的人身上,比如以前就有人說,如果張作霖不死,日本人是不敢發動918的,這個話題又有人說如果讓楊宇霆接盤東北軍,肯定不會出現918的。

我要給他斷定,這些都是肆意的妄想。


我們回顧當時的中國社會,那是軍閥林立,每一個軍閥的背後都有一個外國勢力的身影,而東北王張張作霖就是日本勢力扶植的一個軍閥,那日本扶植張作霖也是無利不起早的,在他當政期間,與日本簽訂了許多的協議,把國家的主權出賣給日本,換回的是日本對他的支持,為他提供軍火和資金。

但是日本人的口味越來越大,便已觸動了張作霖的底線,如果這個底線被突破,他張作霖恐怕將成為日本的傀儡,被日本人所左右,根本沒有自己的說話權。

老奸巨猾的張作霖,一方面在國人面前誇下海口,小日本把老子惹急眼了,就把他打回老家。

另一方面,在日本面前卑躬屈膝強顏作笑,把日本人的要求一拖再拖,最後被惱羞成怒的日本人炸死。

今天有人抬出了楊宇霆,其實這個楊宇霆已在張作霖死後被張學良處死,作為死人,又有人提出如果揚宇霆接盤東北軍,是不會像張學良那樣逃跑的。

歷史沒有假設,但我們可以打個比方。

蔣介石在抗戰中打敗了日本,但在三年解放戰爭期間,被毛澤東趕到了海島,假如說蔣介石在抗日戰爭後死掉了,國民黨的800萬軍隊又被解放軍消滅了,此時會不會有人說,蔣介石要是還活著,是不會有這樣結果的。

我想道理是一樣的。

如果楊宇霆接盤了東北軍,他也不見得抵抗日本,因為自身的利益,都在日本人掌控之下,惹惱了日本人,那張作霖就是榜樣,弄不好就得投降日本, 弄個東北王噹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