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收益13%,現在可以重新投P2P了嗎?

和其他專注某一具體理財領域的垂直號相比,因為力哥奉行“理財就是理生活”的理念,所以我這個理財號的內容,天馬行空,包羅萬象,特別雜。

話題的核心部分包括股票基金、房地產、保險、互聯網金融(P2P、眾籌各種寶寶的創新理財產品)、邊緣投資(黃金、原油、私募信託、數字貨幣、紀念幣等)、聰明消費、理財理念和故事這七大支柱。

話題的外圍部分就廣了,包括政治經濟、天文地理、電影賞析、旅遊攻略、文化宗教……

對了,最近看了《鎌倉物語》,前一小時看了快睡過去了,貨不對板,差評,還我的櫻木花道啊啊啊~

講真,收益13%,現在可以重新投P2P了嗎?

我做這個理財自媒體,最大的樂趣,就在於“雜”。

但最大的痛苦,也在於“雜”。

為了保證輸出內容的質量,所以一個話題,很難做連續輸出,像過去三天連發三彈,每天都寫股市話題的情況,是很罕見的。

很多對某一投資領域很感興趣的荔枝,可能就沒辦法看連續劇,不是很過癮。

真的抱歉……

所以今天想聊聊又有一個月沒聊的P2P。

過去兩個多月,力哥寫了4篇P2P話題的文章(《這世道真見鬼了,P2P還能投嗎?》、《我投的P2P雷了,該怎麼維權?》、《剛剛,國金寶暴雷,監管已出手,最艱難時刻來臨》、《股災雷潮不停,金融危機蔓延,我們如何自救?》)。

說起來,這輪雷潮,和3年前的股災,還真像。

3年前的6月15日,證監會突然掐斷場外配資,隨後股災上演……

今年的6月15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剛說完“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唐小僧就暴雷了,隨後雷潮啟動……

3年前的7月-8月,股災向縱深發展,數千萬股民們哭天搶地,萬念俱灰……

今年的7月-8月,網貸暴雷愈發嚴重,數千萬網貸投資者人心惶惶,無數人以為這個行業就此涼涼……

然而從一開始,力哥就說,這個行業藏汙納垢的時間太久了,各種騙子糟粕太多了,趁著冬天,把整個行業洗洗乾淨,是好事。

這麼大的雷潮,我還認為不破不立是好事,是因為做理財,我們要有政治覺悟。

既然雷潮的潘多拉魔盒是政府主動一手打開的,最後收回去,也需要政府出手維穩。

政府的訴求,是行業健康發展,而不是把整個行業徹底弄死——哪怕政府主觀上有這個意願,它也不敢——因為金融這玩意兒,是會產生連鎖反應的,不可能P2P都弄死了,其他金融機構還能獨善其身。

想想10年前,一個雷曼兄弟破產了,就能讓萬里之外的中國,有上萬家中小企業跟著倒閉,這就是金融危機幾何級增長的破壞力。

講真,收益13%,現在可以重新投P2P了嗎?

連鎖反應

正是因為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所以在7月底國金寶暴雷時,力哥就曾預言,P2P的至暗時刻,來了——7月很難熬,8月更難熬。

但大趨勢上看,局面還是會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3年前的股災,到了9月,就告一段落了。

今年的雷潮,到了9月,也平靜了許多。

雖然宏觀經濟形勢還是非常嚴峻,雖然還是有平臺陸續爆悶雷,雖然投資者還是像驚弓之鳥一樣,信心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但是,整個行業大環境,相比兩個月前,已經好多了。

因為監管強力出手,許多倉皇出逃國外的跑路平臺老闆都被經偵從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等海外各地抓了回來,而人還在國內的平臺老闆,現在基本也都在公安那裡登記過,很多已經邊控,就算想跑路,也很難跑了。

所以現在投資者遇到的最大問題,已經不是平臺暴明雷的風險,而是具體投資的標的出現逾期,以及資金到賬速度較慢的問題。

道理很簡單,此前為了方便投資者,各種打包,各種資金錯配,現在市場信心還沒有完全恢復,現金流如果還是為負,實力不濟的中小平臺,自然容易捉襟見肘了。

這時候,就要看平臺的底層資產本身的質量了。

如果質量還行,壞賬率依然可控,我們需要的,就是更多的耐心。

等待市場信心恢復,等待放出去的真實貸款如期收回來,等待流動性警報逐漸解除,我們的錢終究還是能收回來的。

但如果過去風控不嚴,底層資產質量很差,或者更嚴重的,平臺本身就是自融,又或者更更嚴重,平臺殼資源此前被多次轉賣,現在接手的老闆本身就不是想要踏踏實實做網貸這盤生意,只是想找個融資工具撈一票走人,說白了,就是個無賴……

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所以千言萬語,總結起來,無非力哥反覆叨逼叨的那幾句理財真諦——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買房子就要一二線的市中心,踏實。

買基金就要在低估值的時候買,踏實。

買P2P就要買強一線平臺,踏實。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也知道,誰的泳褲,系得最紮實。

目前看來,力哥之前推薦過的小贏理財、桔子理財、團貸網、拍拍貸、有利網、積木盒子、投哪網、洋錢罐、PPmoney等,都比較穩,贖回到賬速度也正常。

也就是說,現在很多自媒體開始鼓吹的網貸行業全面回暖,並不是事實。

事實是,只有一線平臺在真正回暖,加速彎道超車,而數量多得多的二三四五線平臺,現在依然處於危機期,前途依然不明朗。

這個行業,也正在和中國社會一樣,快速兩極分化——少數強者越來越強,多數弱者越來越弱。

所以現在就算要重新開始投P2P,最好的選擇,依然是那些市場公認的強一線平臺。

當然,在安全係數整體較高的前提下,還是要優先考慮收益率,畢竟,我們冒風險投資P2P,不就是因為不滿足於銀行那麼低的利息嗎?

看來看去,強一線平臺中,還是團貸的收益率最能吸引我。

這次雷潮中,團貸表現很穩健,是我意料之中的。

但團貸老闆唐軍表現得很“貪婪”,是出乎我意料的。

所謂“貪婪”,是看到了行業大洗牌帶來的彎道超車的歷史性機遇,看到了團貸有機會從現在一線平臺的位置,借勢進一步衝擊到行業頂尖的三甲位置。

野心真不小呢~

上個月,唐軍還在團貸的投資者見面會上公開表示,別擔心,團貸會給投資者剛兌的。甚至還說,我會用自己的一生,為團貸網的投資人負責到底……

額……雖然監管三令五申不許平臺“剛兌”,但這種行業危急時刻,公司老闆還敢這樣背書,還是蠻狠的。

再看了下資金流數據,過去3個月的行業危機期,團貸網的整體資金流還是處於淨流入狀態,的確比較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