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風險及營養風險篩查工具營養風險篩查 2002臨牀應用專家共識(2018版)》發布

《营养风险及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营养风险筛查 2002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发布

《营养风险及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营养风险筛查 2002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发布

推薦理由:隨著科研及臨床工作的廣泛開展,臨床醫護人員、醫療保險相關工作人員在落實和使用營養風險篩查2002 營養風險篩查工具方面仍然存在疑問。營養風險- 營養不足- 支持- 結局- 成本/ 效果比多中心數據共享協作組制定本共識,以進一步統一營養風險的相關概念及規範應用步驟,指導科研及臨床工作,落實醫療保險政策,達到“規範應用, 患者受益”的目的。

營養風險篩查、營養評定和營養干預都不是急症處理措施。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特別是低血壓會導致消化系統灌注異常,導致亞臨床缺血及再灌注損傷,影響腸內外營養素的吸收與代謝。因此, 應在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後按規範進行,在血糖、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等基本正常的前提下開展。

飲食狀態的評價是主觀性較強的項目,目前臨床常常根據患者或家屬的記憶與描述推算飲食量的減少。可以考慮應用“餐盤法”,達到半定量的效果。此方法最早應用於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調查及指導,可作為借鑑,但在其他病種的應用,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驗證。

有營養風險的患者包括全部需要腸外、腸內營養支持的所謂重度營養不良患者。有營養風險而無營養不良的患者,也會由規範的營養干預獲益。

有適應證且有腸道功能時, 首選經胃腸道途徑營養,包括口服營養補充和腸內營養。口服營養補充仍不能達到目標營養攝入量的患者應改用管飼。當腸內營養支持療法在較長時間仍未達到正常需要量時,應加補充性和腸外營養。腸外營養推薦“全合一” 模式,不推薦單瓶輸注。重症患者的腸外營養需注重個體化處方。

——全文刊登於《中華臨床營養雜誌》2018 年第3 期第131-135 頁

《营养风险及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营养风险筛查 2002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发布

來源:《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8年第17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