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浮生若夢,姑且此處銷魂

大抵浮生若夢,姑且此處銷魂

1

古人寫詩往往不謀而合,

雖然,詩句可能相隔唐宋,

但是,“此時此景”的瞬間感悟,

穿越百年而相遇。

袁枚在他的《隨園詩話》裡,

就舉了兩個例子。

唐人句:“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大抵浮生若夢,姑且此處銷魂

俠隱》裡的李天然,

喜歡在北平的屋簷上,

欣賞著故都的四季變遷,

他要是會彈吉他,

一定也會在屋簷上彈奏一曲,

看那孤鴻一雁,

忽地一聲飛過,

像那三十年代的老北平,

和舊時的武俠江湖,

一去不返...

宋人句:“正思秋信到,一葉墜中庭

大抵浮生若夢,姑且此處銷魂

詩情畫意,

可以穿越古今,

一葉秋信,

牽情望遠...

2

佳句有無心而相同者,

《晚步》句:

竹枝風影更宜月,荷葉露香偏勝花。”

大抵浮生若夢,姑且此處銷魂

竹影搖曳,

月下,

荷葉清香,

勝過繁花萬朵,

就像樸素的“小芳”,

勝過妖嬈的“鳳儀”。

《遊智果寺》句:

竹陰入寺綠無暑,荷葉繞門香勝花。”

大抵浮生若夢,姑且此處銷魂

竹影與荷花池,

掩映下的寺廟,

山門威嚴,

石獅凝視著荷花池裡,

悠閒避暑的水鳥。

3

“無”韻之韻,

幾句壓無字韻的詩句,具妙。

山光含月淡,僧影入松無。”

大抵浮生若夢,姑且此處銷魂

僧人對“無”字體會

應該更深吧,

一切都從“無”與“空”字來,

隨後,

一切又歸於無...

酒中萬愁散,詩外一言無。”

大抵浮生若夢,姑且此處銷魂

僧人對“酒”、“愁”、“詩”的體會,

應該也很深吧,

《水滸傳》的一百單八將裡,

結局最好的卻是

花和尚魯智深,

有酒,無愁,

“灑家,怕他個鳥”等語,

也可入詩。

花陰拂地香方覺,橋影橫波動卻無。”

大抵浮生若夢,姑且此處銷魂

要去打工了,

帶著詩和遠方,

只是打工詩人,

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

就像小橋流水上,

這個揹著蛇皮袋的打工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