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聘港股IPO,i黑馬專訪戴科彬:我們比其他網際網路公司「重」

點擊上方“i黑馬”,選擇“置頂公眾號”

黑馬智庫,創業必讀

猎聘港股IPO,i黑马专访戴科彬:我们比其他互联网公司“重”

【黑馬高調頭條】第400期

近幾年,出現了許多新興互聯網招聘公司,意圖顛覆原有招聘產業格局。然而大浪淘沙,2008年“互聯網創業熱潮”之後誕生的諸多互聯網招聘公司中,如今只有2011年成立的獵聘一家獨立上市。

2018年6月29日,獵聘登陸港股,開盤價31.6港元。與其他燒錢互聯網公司套路不同,獵聘用了7年時間,探索出了一條有健康營收,有穩固付費客戶的互聯網人力資源公司之路。

獵聘招股書顯示,在2015-2017這三年間,獵聘的營業收入為3.46億元、5.87億元、8.2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54.5%,呈現出強勁增長的勢頭,利潤分別為-2.22億元、-1.28億元,0.16億元,在去年實現扭虧為盈。

獵聘的營收,主要是來自於向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

在獵聘上市前半年時間裡,i黑馬對獵聘創始人戴科彬進行了兩次採訪。作為黑馬營9期的導師,戴科彬認為獵聘的成功,是比起其他輕型互聯網公司更“重”。

何謂“重”?是深入一個產業做苦活、髒活、累活,不以燒錢做流量和用戶,而是以不可替代的服務、產品去成為一個產業的龍頭企業。

獵聘的模式,是黑馬學院提出“重度垂直”這個創業理論的經典案例。

與其他傳統互聯網招聘網站以廣告分發式為主的業務不同,獵聘更深入一步,為企業提供數據、精準匹配,以及專業的獵頭服務,擺脫了以往的信息流模式,成功轉向交易模式。。

“以前在互聯網上招聘,就是發個信息,幾百上千個簡歷你自己挑選,其實企業最需要的是效率,而中高端人才體驗也不好。”,戴科彬總結說。

因為效率高,以前只願意支付給互聯網招聘公司幾十、幾百塊的企業,如今願意和獵聘採購高客單價的人力資源服務產品。再結合互聯網規模效應,獵聘推出推出了“企業(B)+獵頭(H)+個人(C)”模式。如今(截止2017年12月31日數據)獵聘平臺擁有3890萬名註冊個人用戶,24.86萬驗證企業用戶及10.184萬名驗證獵頭。在定位上,獵聘服務年薪高於10萬元人民幣的內地中高端人才。

在互聯網慘烈的燒錢大戰中,戴科彬不燒錢,而是把企業做“重”而成功。以下為i黑馬對話實錄(有部分刪減)。

1模式

i黑馬:獵聘和其他互聯網招聘公司最大區別是什麼?

戴科彬:這個就要看——傳統行業要升級的時候,互聯網在當中起的作用是什麼?

一種做法是說互聯網很輕,玩流量,我們稱為流量經濟。我一開始就很清楚,玩流量肯定是玩不過BAT(互聯網巨頭),只有玩苦活、髒活、累活,別人才沒辦法跟你玩。

而且從2014年左右大家都明白了(i黑馬注:2014年是O2O大潮開始的年份),純互聯網沒辦法做深度服務,互聯網也需要重度服務模式。

獵聘是連接BHC三端的招聘平臺,是連接企業與人才存量市場的優化配置。互聯網講究需求標準化,但招聘需求非常個性化,所以互聯網只能提升服務的效果。獵聘一直做的是,如何把服務的效率最大化。我們抓對了這條路,採取了比較深入的垂直模式,所以我們在服務體系裡已經建立了足夠強的壁壘。

多年前,我和黑馬(創業黑馬)交流時,對“重度垂直”這個概念印象深刻。

i黑馬:你們具體是如何操作的?

戴科彬:我總結為服務+AI+生態。

服務我們前面講了,做重,但也要建立生態。

原來我們也打造自己的服務團隊,但是發現再怎麼招人也不可能到十幾萬,即便招到了也不好管。於是就連接獵頭公司,共同服務客戶。我們現在有30多萬註冊獵頭,是中國最大的獵頭公司聚集地。

另外,提高效率要靠AI。

AI是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火,而我2013年就招了第一個大數據人才,2014年開始佈局大數據業務。有了一定積累之後,我們在2017年連續出了職位智能分析、簡歷透鏡、機器人伯樂等AI招聘產品。對企業需求和人才庫進行精準匹配。

我們前幾年也追求規模效應,讓更多客戶、更多獵頭公司用我們,所以我們要的是增長。到了2017年,我們的主旋律是效率,所以開始盈利了。商業的本質是競爭,最好的商業模式是壟斷。互聯網如果能把規模效應做起來,是存在一定的壟斷性的。就好比說,今天誰能玩得過騰訊,它已經形成用戶壟斷了。我們現在就已經開始呈現壟斷性了。

i黑馬:獵聘的邊界在哪?是不是再往下伸就要做自營了?

戴科彬:獵聘不應該給自己設邊界,但是會有明確的定位,那就是隻做生態。毫無疑問,如果獵聘做自營的話能掙不少錢。但問題是,這個行業模式是不是獵聘使命和初心。

我很清晰地定義獵聘是一家使命驅動的公司。中國公司最大的問題是,機會多、誘惑多,到處都有機會掙錢,但是掙錢的方式是什麼?獵頭公司的使命是幫企業挖到人,但我們的核心使命是幫人獲得職業上的成功。

一開始我們真的是圍繞C端價值在做,比如投遞、反饋模式就是獵聘創造的。在以往的招聘中,有時候企業不會給個人簡歷以反饋,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把獵頭引了進來,連接獵頭一起滿足客戶的需求,讓客戶相信獵聘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人才,這是2B的模式和思維。

i黑馬:你們要做什麼2C的產品?

戴科彬:

我們是雙平臺戰略,一邊2B,一邊2C。2B戰場又慢又重又複雜,但我們已經打造完了,目前正在補2C的DNA,下一階段一定是延伸到職業教育,這是我們的未來。

2017年在線教育很火,但沒實現核心目的,付費用戶最後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教得再好,沒有工作崗位,不是白搭錢嗎?我們的方向和他們相反。我們通過搭建平臺,先給他們提供工作機會,再提供職業的輔導。要不然通過別的平臺培訓完之後,還得找我們。

招聘只是存量人才的優化配置,但不能提升人才質量。現在我們是從人才供應鏈的角度思考如何讓一個人獲得成功,不僅幫他把自己放到一個對的位置上,還幫著他做職業輔導,打造的是圍繞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的服務。

2營銷

i黑馬:不得不說,你們品牌營銷做得很好。

戴科彬:我是幹品牌營銷出身的(i黑馬注:戴當過日消品巨頭“寶潔”的品牌高管),很清楚一個品牌從0到1是最難的。

獵聘剛上線的時候,招聘市場已是紅海一片,但很少有商業領袖出來代言一個品牌。於是,我們找到江南春、邵亦波為我們代言,把獵頭、獵聘和精英綁在一起,這是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把我個人和品牌綁定。我的職業背景對品牌有背書作用,也容易產生共鳴和話題。

第三階段,用內容提升品牌內涵。第一個相對成功內容植入的是電視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通過和馬伊琍飾演的女主的的職業發展綁定,讓觀眾知道獵聘的功能。而到了《獵場》,觀眾明白了獵聘在獵頭行業裡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下一階段,我們還會持續通過內容植入的方式,去驅動更多人對獵聘的認知和理解。

獵聘所有的定位都很清晰,就是服務中高端精英。現在,想起中高端招聘就能想到獵聘,這就是品牌價值。

i黑馬:說說《獵場》這樣的電視劇營銷模式吧。

戴科彬:如今的環境,硬廣的接受度和效率都很低,打硬廣已經沒太大意義了。今天要做的事情是,在一個場景裡讓用戶自主探索品牌價值,這挺難的。

我幹營銷那麼多年,發現一個道理:以前品牌花一億在官方衛視轟炸,就絕對能起來。但今天消費者發生了很大變化,要消費者更深入吸收一個品牌更難了。這時候就通過內容的方式去植入,比如綜藝節目、電視劇、電影,只是品牌上露出是沒用的。

我們跟《獵場》的導演編劇姜偉有比較深入的溝通,他也是《潛伏》的編劇兼導演,你就不好意思,也根本不會想去改他的東西。但獵頭這行又比較複雜,所以我也會給一些自己的看法,幫助我們快速瞭解彼此。

《獵場》有那麼多品牌植入,沒多少人會記得其他平臺,但很多人都記住了獵聘,甚至有人說植入得太深入了,這是因為獵聘所涉及到的內容和劇本太匹配了。

營銷和產品是強相關的,很多人對營銷的理解就是打廣告,但我對營銷的理解是既經營又銷售。如何經營品牌、研發產品、定位等,才是營銷的核心和精髓。

猎聘港股IPO,i黑马专访戴科彬:我们比其他互联网公司“重”

* 本文由i黑馬(ID:iheima)原創,如需轉載請留言。讓創業不再孤獨,提升普通創業者的成功率,歡迎關注i黑馬。

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商務合作:15801105017(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