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抓好基層黨建是振興鄉村的基礎,培育農村人才是振興鄉村的源動力。當前在研究鄉村振興時不但缺乏創新性和有效性思路, 對於“人才成長”這個關鍵詞或瓶頸問題更缺乏深入探討。

再好的東西需要人來實施,沒有一定素養的鄉村人才隊伍,全面振興鄉村只能是美好的願景。筆者在多年基層工作中,深感鄉村人才,包括鄉鎮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甚至匱乏的嚴重性。因為缺乏與時俱進的人才,多數人對如何踐行鄉村振興,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等基本常識均一臉茫然不知所以。

因為缺乏創新精神的人才,基層對鄉村振興認知上非常模糊片面。有的認為只要有錢就能辦成事(就能振興了鄉村),有的認為只要上面給政策給項目就能事半功倍,更有片面的認為,搞個所謂“田園綜合體”就能全面振興了鄉村。因為缺乏專業技術人才,農業技術推廣等工作幾乎空白。以我縣為例,雖為農業大縣,但目前鄉鎮設置和下派單位裡卻沒有一個農業技術部門,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更無從談起。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落到實處,人才培育和發展是鄉村振興的要義所在, 必須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 進行大膽甚至非常規的制度創新。必須突破以往的人才發展理念, 形成前瞻性、有機性和戰略性的格局與構想。通過創新鄉村人才培育機制,增添鄉村振興動力。當然,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巨大的系統工程,幾句話不能說的清的。我所能理解的,儘可能要做到三點: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一、強化基層黨組織學習

一要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和“四議兩公開”工作制度。鄉鎮黨委要指導村黨支部制訂出實際詳細的“三會一課”議程,結合脫貧攻堅、環境整治等工作確定討論議題和黨性鍛鍊活動,確保各黨支部的“三會一課”操作規範、主題突出、特色鮮明。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二要強化理論學習,提高素質水平。加大對鄉村黨員幹部的培訓力度,這種培訓不只是引進來:即邀請農業專家為群眾講解種養殖技術,更要走出去:即培養和鍛鍊一批年輕黨員幹部到先進地區、發達地區實地參觀學習,將新思想、新技術、新知識帶到本地,促進黨員幹部領富帶富。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三要紮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切實加強對遠程教育平臺的利用,抓好黨員技能培訓和黨性教育,進一步規範基層組織生活。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二、拓寬人才的進入渠道

一要把好鄉(鎮)村兩級幹部的進入關,從復退軍人、致富能手的黨員中選優配強帶頭人。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二要還要廣納有識之士,集結一大批鄉賢、鄉村醫生、鄉村教師、在外工作的退休幹部、外出創業成功人士,通過成立鄉村發展議事會、理事會等組織,為鄉村振興提供諮詢顧問。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三要建立健全村級幹部儲備制度。可分別從上述有識之士和村“兩委”換屆落選人員中篩選一批年富力強、文化素質高的人員,作為村級後備力量進行重點培養。

四要創新幹部考核機制,倒逼一些工作狀貌抱殘守缺,工作面貌未老先衰,工作狀態不思進取的幹部加強學習,加快理論知識的更新。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三、創新人才培訓機制

要創辦有利於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的各類學校,以“第二學校”助推鄉村人才成長。

一是以縣級鄉黨校為重點加強對基層幹部的培訓。

與大學、中學、小學這樣的“第一學校”相比, 黨校是“第二學校”, 是具有輔助性和培訓功用的重要場所, 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可在黨校獲得很好的學習和成長機會。要建立縣鄉兩級黨校輪訓機制,縣黨校每年對村支部書記輪訓一遍,鄉鎮黨校每月以“以會代訓”的方式對村“兩委”幹部定期培訓。今後, 應加大力量創建和發展縣鄉尤其是鄉鎮黨校, 使其成為鄉村黨員成長的重要平臺和培訓基地, 以克服以往只有黨員領導尤其是高層黨員領導才有機會進黨校學習的侷限, 讓鄉村黨員也有機會接受黨校培訓。這既有助於鄉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 也是提高黨員尤其是鄉村黨員幹部政治覺悟和工作能力的捷徑。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至於如何創辦鄉鎮黨校, 可採取靈活有效的方式方法, 可讓外來的專家學者登臺講解, 也可讓鄉鎮領導尤其是有成就的鄉村黨員講解, 還可舉行鄉鎮黨員研討會, 有針對性地解決鄉村社會面臨的各種棘手問題。總之, 鄉鎮黨校要避免政治空談, 而是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具體的農村實際問題相結合, 力求在政治思想、文化教育、道德品質、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生態意識等方面整體推進。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二是以縣級技術學校為依託建立有助於鄉村人才成長的專門學校。

就目前情況看, 針對鄉村的技術學校、職業學院以及農民學院也有一些,但整體而言並未形成規模,更未得到普及,而能將之下沉到鄉鎮一級的更是少見, 更不要說立足於鄉村幹群現代化能力水平提高的專門學校了。這就形成一個巨大的反差:廣大鄉村亟需培訓的幹群數量驚人,但真正為他們建立的專門學校卻比較有限,能切合鄉村幹群實際情況者更是鳳毛麟角。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因此,未來的鄉村人才培育必須加大氣力建立專門學校,以便更貼近鄉村幹群尤其是廣大農民的實際需求。以鄉鎮學院為例,如能建立以鄉村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文化、生態、藝術、體育等為中心的培訓學校, 直接將廣大幹群作為培訓學員, 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學習, 鄉村人才就會獲得內生動力,從而克服過於依賴外援式人才的侷限。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三是以村室為陣地成立農民夜校、冬校。

在鎮村和縣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利用村民業餘和休閒時間學習知識、技能, 提高道德、文化水平, 培養藝術、養生興趣, 提升美好和幸福指數。 在廣大鄉村人才培育過程中, 最為重要的是有自主性和創新性, 充分發揮基層幹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並採取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形式, 以適應農村、鄉村幹部和農民更好發展的需求。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以村室和文化廣場為陣地,直接面對農民進行教育培訓,即是對毛澤東、梁漱溟等人早年創辦農校、業校的傳統繼承,又可以滿足廣大群眾對文化知識和文藝娛樂的需求。目前,廣大鄉村幹群業餘生活貧乏, 有的甚至陷於簡單的唱歌、跳舞、打麻將,還有的誤入賭博、吸毒歧途, 這勢必導致鄉村各種社會問題多發頻發。在村莊創辦各式夜校、冬校,既可改變這些社會不良風氣, 又可讓村民掌握農業和手工業等技術,還可提高其現代化生活管理技能,養成良好社會道德風氣,培育充實、健康、高尚的審美趣味。這是一項立足長遠、意義重大、功德無量的偉業。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抓黨建,育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感謝您的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前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