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啓聖是如何在高升和貶官之間來回折騰的?

  姚啟聖,1624年出生於浙江會稽,字熙之、憂庵,從小就有豪俠之氣。是清代康熙年間的傑出政治家,收復臺灣的決定性人物之一,曾擔任福建總督。

當政期間以執法嚴明著稱,在收復臺灣戰役中功勳卓著。

姚啟聖是如何在高升和貶官之間來回折騰的?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姚啟聖是不可或缺的一個人物。康熙皇帝對他又愛又恨,恩寵有加,可也沒少罷他的官,找他的麻煩。姚啟聖有什麼魅力?能讓一代明君康熙皇帝如此關注?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姚啟聖。我們來看看姚啟聖的為官軌跡。

姚啟聖是如何在高升和貶官之間來回折騰的?

劇照《康熙王朝》裡的姚啟聖

姚啟聖為明朝諸生。清順治初年,遊通州,為土豪所侮,乃詣軍前乞求自效。任通州知州。

順治二年,便官居福建巡撫之職,鄭成功收臺時,因資助糧草,頗有微功。

康熙二年(1663)中舉,八旗鄉試第一,授廣東香山知縣。前任因負課數萬下獄,啟聖代為償還。後以擅開海禁,被劾罷官。

康熙五年(1666),姚啟聖再被裁撤,賽到盛京郊區一個馬場任九品司廄。

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於閩叛清,兵入浙江境內,陷溫州,及臺、處州諸屬縣。康熙命康 親王傑書統兵進討,啟聖與子儀募健卒數百,赴親王幕下效力。署諸暨知縣,剿平紫山土寇。

康熙十四年

,康親王疏陳啟聖勞績,超擢浙江溫處道僉事。從都統拉哈達剿平松陽、宣平縣叛兵。

康熙十五年,偕同副都統沃申、總兵陳世凱等協剿耿軍,攻打石塘,焚其木城,斬獲甚眾,乘勝收復雲和縣。十月,啟聖父子隨康親王軍合戰精忠,師入仙霞關,趨福建,精忠降。擢啟聖為福建布政使。時鄭成功子錦踞漳州、泉州、興化,清軍進討。吳三桂將韓大任驍勇善戰,世稱小淮陰侯,自贛入汀謀與錦合。啟聖說之降,得其部卒死士3000人以為親軍。

康熙十六年,從康親王克復邵武、興化,盡取漳、泉之地,錦逃回廈門。

康熙十七年五月,總督郎廷佐奏啟聖與子儀屢著戰功,其贍兵、購馬、制械,先後用銀50000餘兩,皆出己資,得旨嘉獎,晉升福建總督。上平海十疏,盡言用兵之策。七月,啟聖偕海澄公黃芳度由永福進兵,收復平和、漳平二縣。錦將劉國軒等進逼泉州,立營於蜈蚣嶺,啟聖率壯士出戰,將軍賚塔、都統沃申等夾擊,連破其寨,斬其部將鄭英、劉正璽等十餘人,國軒兵敗逃遁海澄,啟聖乘勝克復長泰縣。因功授正一品。九月,復遣其子儀進兵同安,敵棄城遁。十月,偕副都統吉勒塔布、提督楊捷等攻海澄,敗國軒於江東橋,又敗之於潮溝。

康熙十八年,國軒等欲斷江東橋以攻長泰。啟聖偕賚塔、楊捷及巡撫吳興祚協力追殲,大敗錦軍,先後招降官吏400餘名,兵14000餘人。

康熙十九年二月,啟聖與賚塔及總兵趙得壽、黃大來等分兵7路合擊,破敵19寨;另遣將渡海,拔金門、廈門,招降朱天貴、楊彪等。進兵部尚書、太子太保。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敘克海澄、金門、廈門功,予騎都尉世襲,加一雲騎尉。時錦已卒,子克爽襲位,稱延平王,願稱臣入貢。啟聖以奏,不許,促水師提督施琅進攻。八月,琅琅定臺灣,啟聖還福州。十一月卒,年六十。

1683年六月,部屬施琅不聽調派,先行領軍攻臺,佔領臺灣,俱奪戰功。施能先行點兵出征,顯見康熙有密令授予施琅,並無全信任姚。姚悶悶不樂,至斯年年底故逝。

姚啟聖是如何在高升和貶官之間來回折騰的?

由上可見,姚啟聖這個人絕對不是個小角色。年富力強之時便嶄露頭角,成為一方大員,但很快他就被貶,而且此後幾經貶官罷黜。糾其原因,還是姚啟聖本人太過狂妄,且身為漢人,始終難得信任。

姚啟聖是如何在高升和貶官之間來回折騰的?

姚啟聖是清代有名的政治家,他一生几上幾下,歷經沉浮,憂國憂民。康熙主政後,他漸漸得到重用,但因為人正直,口無遮攔,多次遭到罷黜,他雖在收復臺灣之戰中立有大功,卻並未因此升遷。後來他憂憤而死也與他的性格有莫大關係。總結姚啟聖的一生,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歷經兩朝,起起伏伏,為國為民,也算一代忠臣,名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