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關「自貶」基層,培育出「網紅水果」,他卻被農民稱作「莊稼」

他是學校的中堅人才,是農戶致富的“萬能鑰匙”,十餘年來奔走陝西省內各獼猴桃種植基地,把獼猴桃試驗站當成自己的第二個“家”,他多次到新西蘭、意大利、英國、美國、韓國等地學習獼猴桃產業發展經驗,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帶回國內,把中國的獼猴桃產業技術與世界分享,在交流中促進了產業發展、技術進步及國際合作。他就是陝西獼猴桃產業首席科學家劉佔德。

從機關“自貶”基層,培育出“網紅水果”,他卻被農民稱作“莊稼”

劉佔德,陝西橫山人,碩士,研究員,註冊諮詢(投資)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站首席專家,陝西省現代獼猴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近10年,著重於果樹種質資源與育種研究工作,主要方向為獼猴桃種質資源評價與新品種選育、獼猴桃品質與健康研究、新技術試驗與推廣等。近年來,在獼猴桃研究方面,先後主持國家948項目2項,省級科研專項3項。主持完成的“陝西省獼猴桃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推廣”2014年獲得陝西省農業科技成果推廣一等獎。主持併成功選育出4個獼猴桃新品種--‘臍紅’、‘農大獼香’、‘農大鬱香’和‘農大金獼’獼猴桃。

紮根基的農業“副”教授,不像專家像莊稼

運動衣、牛仔褲,一身樸素打扮,皮膚黝黑,普通話裡還夾雜著濃重的方言口音。農民說他,不像專家像莊稼。為了研究與培育,劉佔德專程到新西蘭皇家園藝與食品研究院獼猴桃研究中心進修學習。一年多的時間,育種、建園、質量控制、生產管理、儲藏保鮮,他一個流程沒落下。果園、實驗農場、科研單位、工廠,他把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就連新西蘭同行議論紛紛,“這個中國人過得太苦了,連出遊的時間都沒有!”

從機關“自貶”基層,培育出“網紅水果”,他卻被農民稱作“莊稼”

不承想,學成歸來剛到試驗站報到,他就迎來“當頭一棒”: “機關的人,肯定是來鍍金的,不長久的!”不過,半年後,一份詳盡的調研報告出爐,令風言風語者刮目相干。這份報告一下打開了以往獼猴桃育種研究的局面,劉佔德就此行動起來。他從學校吸納一些新鮮血液,研究土壤的、植保的、育種的,組成系統的研究團隊。陸續收集了27個品種或變種、2000餘份種子材料,建起種質資源圃。研發出一套優質壯苗快速繁育體系,果園從建園到達產的時間縮短兩年。

“播撒”科技助農圓夢想,傾盡畢生為農建“百年老站”

自2005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站在陝西眉縣青化鎮建站起,十餘年來,劉佔德終於探索出來了一套“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使得眉縣獼猴桃已成為一個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也在實踐中發展成熟了1名教授+2名農技幹部+2名鄉村專家的“1+2+2”團隊模式。在眉縣,劉佔德及其研發團隊優選海沃德、徐香和紅陽為主栽品種。獼猴桃已成為眉縣最具代表性的產業,戶均擁有約4.5畝獼猴桃,人均1.16畝,每畝收益將近一萬元,全縣96%以上的農民、農戶受益。這離不開劉佔德和試驗站所有專家的辛勤付出。

從機關“自貶”基層,培育出“網紅水果”,他卻被農民稱作“莊稼”

作為試驗站的負責人,劉佔德有一個長遠的設想,那就是打造“百年老站”,像英國的洛桑試驗站、新西蘭的獼猴桃中心那樣,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科技示範與推廣為一體的產業領域頂級機構。皇天不負有心人,最近幾年在他的倡導下,各試驗站相繼從本科畢業生中招聘學生進站參加見習和實踐鍛鍊,累計接待本科學生實習2800多人次,先後有90名研究生在試驗站開展科研工作,56名本科畢業生參加創業鍛鍊,為農業科技推廣培養了新生力量,也為獼猴桃“百年老站”的建立奠定了基石,離更好的服務農戶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在位於“農科城”陝西楊凌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像劉佔德這樣的農業科學家還有很多。他們頭頂專家、學者的光環,卻並無書卷氣,樸素得如同老農莊稼漢一般。他們遠離大都市的繁華,紮根小城或田野鄉間,終日與黃土為伴,將科研與農業生產密切結合,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想要獲取更多新鮮資訊,請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頭條號!

注:部分內容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