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关“自贬”基层,培育出“网红水果”,他却被农民称作“庄稼”

他是学校的中坚人才,是农户致富的“万能钥匙”,十余年来奔走陕西省内各猕猴桃种植基地,把猕猴桃试验站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他多次到新西兰、意大利、英国、美国、韩国等地学习猕猴桃产业发展经验,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国内,把中国的猕猴桃产业技术与世界分享,在交流中促进了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及国际合作。他就是陕西猕猴桃产业首席科学家刘占德。

从机关“自贬”基层,培育出“网红水果”,他却被农民称作“庄稼”

刘占德,陕西横山人,硕士,研究员,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首席专家,陕西省现代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10年,着重于果树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猕猴桃种质资源评价与新品种选育、猕猴桃品质与健康研究、新技术试验与推广等。近年来,在猕猴桃研究方面,先后主持国家948项目2项,省级科研专项3项。主持完成的“陕西省猕猴桃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2014年获得陕西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主持并成功选育出4个猕猴桃新品种--‘脐红’、‘农大猕香’、‘农大郁香’和‘农大金猕’猕猴桃。

扎根基的农业“副”教授,不像专家像庄稼

运动衣、牛仔裤,一身朴素打扮,皮肤黝黑,普通话里还夹杂着浓重的方言口音。农民说他,不像专家像庄稼。为了研究与培育,刘占德专程到新西兰皇家园艺与食品研究院猕猴桃研究中心进修学习。一年多的时间,育种、建园、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储藏保鲜,他一个流程没落下。果园、实验农场、科研单位、工厂,他把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就连新西兰同行议论纷纷,“这个中国人过得太苦了,连出游的时间都没有!”

从机关“自贬”基层,培育出“网红水果”,他却被农民称作“庄稼”

不承想,学成归来刚到试验站报到,他就迎来“当头一棒”: “机关的人,肯定是来镀金的,不长久的!”不过,半年后,一份详尽的调研报告出炉,令风言风语者刮目相干。这份报告一下打开了以往猕猴桃育种研究的局面,刘占德就此行动起来。他从学校吸纳一些新鲜血液,研究土壤的、植保的、育种的,组成系统的研究团队。陆续收集了27个品种或变种、2000余份种子材料,建起种质资源圃。研发出一套优质壮苗快速繁育体系,果园从建园到达产的时间缩短两年。

“播撒”科技助农圆梦想,倾尽毕生为农建“百年老站”

自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在陕西眉县青化镇建站起,十余年来,刘占德终于探索出来了一套“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使得眉县猕猴桃已成为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也在实践中发展成熟了1名教授+2名农技干部+2名乡村专家的“1+2+2”团队模式。在眉县,刘占德及其研发团队优选海沃德、徐香和红阳为主栽品种。猕猴桃已成为眉县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户均拥有约4.5亩猕猴桃,人均1.16亩,每亩收益将近一万元,全县96%以上的农民、农户受益。这离不开刘占德和试验站所有专家的辛勤付出。

从机关“自贬”基层,培育出“网红水果”,他却被农民称作“庄稼”

作为试验站的负责人,刘占德有一个长远的设想,那就是打造“百年老站”,像英国的洛桑试验站、新西兰的猕猴桃中心那样,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示范与推广为一体的产业领域顶级机构。皇天不负有心人,最近几年在他的倡导下,各试验站相继从本科毕业生中招聘学生进站参加见习和实践锻炼,累计接待本科学生实习2800多人次,先后有90名研究生在试验站开展科研工作,56名本科毕业生参加创业锻炼,为农业科技推广培养了新生力量,也为猕猴桃“百年老站”的建立奠定了基石,离更好的服务农户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在位于“农科城”陕西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像刘占德这样的农业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头顶专家、学者的光环,却并无书卷气,朴素得如同老农庄稼汉一般。他们远离大都市的繁华,扎根小城或田野乡间,终日与黄土为伴,将科研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想要获取更多新鲜资讯,请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头条号!

注:部分内容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