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交通變遷里的寧夏發展60年!


1958年自治區成立以前,寧夏公路通車裡程只有2241公里,交通工具除了馬車、駱駝就是羊皮筏子,即便是銀川,也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


成立之初的寧夏,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直到1963年,寧夏第一條瀝青路在汝西路正式開鋪,拉開了我區公路歷史的“黑色革命”。此後,寧夏的公路建設有了長足發展,到了1970年12月26號,寧夏的首座黃河大橋——葉盛黃河公路大橋也建成通車,這座橋橫跨黃河天塹,將南北兩岸連接起來,結束了寧夏地區兩千年來渡過黃河只能依靠渡口的歷史。


熱烈慶祝自治區成立60週年|交通變遷裡的寧夏發展60年!



1970年葉盛黃河大橋完工通車後,無論是居住在兩岸的人,還是整個寧夏的交通建設,終於跨過了這道黃河天塹,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寧夏交通建設發展也進入了新紀元。尤其藉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作為寧夏地區的省會城市銀川,從1983年開始,道路的改善、交通運輸政策的開放,更是再一次打破了老百姓行路難的局面。


熱烈慶祝自治區成立60週年|交通變遷裡的寧夏發展60年!



1998年11月18日,寧夏“三縱六橫”公路主骨架中的東部縱幹線全線貫通。尤其到了1999年,我區第一條高速公路姚葉路建成通車,結束了寧夏無高速的歷史。而首條高速公路的修建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意義,那就是打開了寧夏對外開放的大門,解放了寧夏在交通發展方面的落後思想,也標誌著寧夏交通發展正式邁入現代化。


熱烈慶祝自治區成立60週年|交通變遷裡的寧夏發展60年!



與1958年自治區成立之初相比,截止2017年底,全區公路總里程達3.46萬公里,公路網密度52公里/百平方公里,超了全國平均水平;全區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1609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目標;全區共建成公路橋樑4730座、27.4萬延米,繼第一座黃河公路大橋老葉盛黃河大橋之後,黃河寧夏段共建成跨黃河公路大橋16座、2.96萬延米,將黃河東、西兩岸的所有地級市、縣城直接連通。


熱烈慶祝自治區成立60週年|交通變遷裡的寧夏發展60年!



同時,普通國省幹線通車裡程達4960公里,連通了所有縣區;農村公路通車裡程達2.6萬公里,基本實現了行政村通硬化路。而道路的變化,也讓老百姓的錢袋子和生活有了實實在在的改變。以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蘭光村為例,四通八達的交通,也為這裡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搭好了一條產業之路。


熱烈慶祝自治區成立60週年|交通變遷裡的寧夏發展60年!



從無到有,從稀疏到密集,寧夏與外界的溝通速度在時代更迭中不斷躍升,而道路的面貌和意義也一直在與時俱進,今年9月,對於整個寧夏而言,無疑是一個交通發展豐收的重要節點,在老葉盛黃河道橋1.1公里的下游,新葉盛黃河大橋帶著新的歷史使命正式建成通車,京藏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完工後,這段打開寧夏對外開放大門的高速公路擴建成雙向8車道,以更通暢的速度迎接八方來客,而城市道路建設中,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銀川主幹道基本實現八車道的同時,還建成了寧夏首條穿水系隧道——閱海湖隧道,更加完善了銀川市綜合交通體系,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一條路

連接著歷史

打通了現在和未來

翻開今年發佈的

《寧夏“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我區將實施鐵路及

城市軌道交通、公路、機場、

水運、交通樞紐五大類54個重點項目

總投資2597億元

我們不僅可以想象

在將來

這一條條道路

將如綵帶絲線鑲嵌在塞上江南

繼續織就人們

奔向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王輝 郭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