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一輩子投資就四個字最重要!人棄我取

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老齊的讀書圈,之前我們讀過了李嘉誠傳,那本書是按照時間介紹了一下李嘉誠的成長經歷,就截止在了2004年。其中很多的投資細節也不是寫的特別的清楚,於是我們又找來一本書,叫做李嘉誠的投資智慧,來豐富和補充,這是按照李嘉誠的投資方法,把它的投資分門別類,通過這本書你會看出其中另有一番滋味。

李嘉誠一輩子投資就四個字最重要!人棄我取


李嘉誠的投資,首先就是資產配置能力,投資就像打仗一樣,每經過一段時間,就要重新考量自己的兵力部署,以及整體佈陣。哪些資產進攻哪些資產防守,哪些資產全攻全守,這個時間是該進攻還是該防守,又或者攻守平衡。這是投資的頂層智慧,所以我們看到在專業的投資機構裡面,往往做大類資產配置的經濟學家們才是最值錢的。真正在戰場上決勝千里的,就是這些人。他們解決了跟誰打,怎麼打的戰略問題,而剩下的才是戰術層面的決策,比如該買哪些股票,該買什麼債券。

2013年李嘉誠就做出了他的戰略決策,他決定大量拋售內地和香港的投資項目,賣出廣州西都薈廣場,上海東方匯經中心,百佳超市,香港電燈,連北京的盈科和南京新街口國際金融中心,到了今年上個月,就連自己的大本營香港中環中心也作價402億港元出售。國內頻繁套現的同時,他在歐洲卻大肆收購,買入歐洲的大量公用設施企業,以及英國的房產。李嘉誠就像一個圍棋高手,他的每一步併購都有後手,2012年收購以色列一家公司6成股權,就是要提升他在歐洲的影響力,這一年他還先後買入了奧地利橙電信和愛爾蘭的一家電信公司,很明顯,他在2000年之後,就一直對於電子通信行業非常有興趣,無論是當時買入橙,後來的德國電信,又到盈科電訊,李嘉誠在房地產後,重點佈局的就是這個行業。

另外,李嘉誠敢於下注的同時,也有勇氣拋棄,比如百佳超市,別管影響力有多大,但在2012年他的毛利率已經不到4%,顯然這是一個根本不賺錢的生意,所以李嘉誠一筆拋售,獲得了300億的資金,哪怕買點理財,也比持有百佳超市強。還有就是他當年的塑膠花工廠,打定主意進入地產行業之後,那個工廠說不要就不要了,賣給了美國人,全然不顧塑膠花大王的面子。

富豪能夠動輒賺取鉅額財富,用槓桿以小博大是他們的套路,李嘉誠更是如此,1972年趁著股市牛市,把長江實業推上市,就是他第一次在資本上圈錢。嚐到甜頭後,一發不可收拾,1981年用7億資產的長實,收購了62億資產的和記黃埔,李嘉誠上演了經典的蛇吞大象。

李嘉誠一輩子投資就四個字最重要!人棄我取


很多人都覺得李嘉誠落伍了,在面對互聯網時代,他已經遠遠被馬雲他們超越了,但其實李嘉誠時髦著呢?2007年的時候他就投資了6000萬美金給Facebook,後來他又投了6000萬美金,手裡拿到了Facebook3%的股權,如果按照今天5000億美元的市值來算,這些股權現在值150億美元。李嘉誠光這筆投資就漲了100多倍。所以在別人看不清方向的時候,敢於出手押注,這本身就是風險投資的本質。在一級市場上做投資,本身就是一個以小博大的過程。關鍵看你的眼光了,而眼光是什麼,不是真的是誰眼神好,而是你的經歷和你知識的積累。

大家知道的都是李嘉誠在股市上割韭菜的案例,以及他如何上市圈錢的事情,但其實他在股市上收購公司,全都是高價買的。他只要看上的企業,都是高於市場價收購,比如買靑洲英坭公司,把它私有化,他的出價就高出13%,92年全面收購嘉宏國際,出價更是高出市價32%,李嘉誠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要減少阻力,既然是能賺錢,那麼就讓大家都賺一點。不要把好處獨吞。這就是他的投資原則,能賺十分只拿八分,留下一點給對方。讓大家都高興。這樣才有下次的生意。買賣才能越做越寬,否則薅羊毛太狠,把別人都薅疼了,以後也就沒人願意跟你合作了。

李嘉誠的投資智慧1:投資如帶兵打仗!排兵佈陣很重要

李嘉誠的投資智慧2:為何老超人總能踏準節奏?是火眼金睛嗎?

李嘉誠的投資智慧3:如何通過消息發現生意?

李嘉誠的投資智慧4:未謀勝先謀敗!無論何時必須要能賺錢的業務!

李嘉誠的投資智慧5:永遠不跟風!善於人棄我取!這才是老江湖

李嘉誠的投資智慧6:老超人用一句話講清投資的真諦

李嘉誠的投資智慧7:做好投資!要勇於當群眾口中的傻子!

做個簡單的預告,知識星球老齊的讀書圈,我們正在給大家帶來一本書《錢!七步創造終身收入》,這本書裡介紹了一種永續收入的打造方法,將改變你的金錢觀,讓錢為你而工作。最重要的是,他給出了橋水達利歐的全天候投資資產配置模型,這個模型甚至達利歐在自己的書《原則》裡面都沒有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