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省會成大贏家:「北上廣」人才流入深圳,世界500強逃離深圳

中國特色化發展模式,造就今日省市行政等級區劃,在實行資源偏斜政策、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時,因優越區位、政治需求被國家選中城市,迎來近現代經濟最為快速增長時期。“北上廣深”是時代的寵兒,已統治全國297個城市多年,壓得各省市省會、首府城市抬不起頭,強大虹吸效應使各地人才流失嚴重,如當年廣東所喊出“東南西北中,發財來廣東!”口號般,令其他省份黯淡無光。現在,時局發生了某種變化,中國城市格局或將大洗牌。

中國省會成大贏家:“北上廣”人才流入深圳,世界500強逃離深圳

2018年,似乎註定是中國“黃金二十年”發展後的拐點,前段時間,國家已公佈大陸各省市上半年GDP報表,其中有超過15個省市GDP增速下滑,甚至青海、內蒙古兩地還呈經濟負增長趨勢,這是自2000年後,我國首次出現全國性GDP增速下滑現象。不過大數據出來後,國人日常生活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發生什麼改變,今年夏季仍然有大批人才,選擇開赴“北上廣深”努力拼搏,只是和往年不同的是,人才、企業流動導向已發生變化。

中國省會成大贏家:“北上廣”人才流入深圳,世界500強逃離深圳

深圳和澳門、上海一般,曾是我國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漁村,在澳門、上海相繼崛起後,深圳於現代受國家青睞,自成立經濟特區,便不斷髮生翻天覆地變化,以“深圳速度”聞名全球,已一城之力強勢改變我國頂級城市格局。近兩年政策調整,令國人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轉變為“人往低處走”,北上廣大量人才湧入深圳,尤其是兄弟城市廣州,人數佔據榜首,而原本定居深圳民眾,則創造了新深圳速度,大批大批離開深圳,尋找生存成本更低棲身地。

中國省會成大贏家:“北上廣”人才流入深圳,世界500強逃離深圳

除個人離開深圳外,同時也有數以萬計企業選擇撤離深圳,初始多為被時代淘汰,不再適合在一線城市發展企業,發展至今,不少世界500強企業也開始“逃離”深圳,其中最受人矚目的,無疑是華為工廠大搬遷事件。據悉,華為撤離深圳,搬至成本更低的東莞,絕不是個例事件,這給國內其他正在崛起城市,帶去新鮮血液,各地都接收到數量不等、實力各異企業。

中國省會成大贏家:“北上廣”人才流入深圳,世界500強逃離深圳

筆者認為,在大背景下最受益城市,莫過於各省省會:首先,深圳人才向內地迴流過程中,大多人更傾向於回家鄉發展,而每個省內就業環境最好、生活條件最優的省會,必將成為他們首選目標;其次,數以萬計企業撤離深圳,大多說白了是跟不上深圳發展速度,早期制定的政策紅利已向它們關閉優惠,撤向內地時,與迴流人才選擇目標無異,擁有更多政策紅利、更高優先級發展的省會,也一樣是中小型企業最佳目的地。

中國省會成大贏家:“北上廣”人才流入深圳,世界500強逃離深圳

對於中國省會成大贏家:“北上廣”人才流入深圳,世界500強逃離深圳,時刻關注城市建設的你,從中感覺到了什麼?覺得哪個城市會在新時代大潮浪中,強勢崛起?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