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上的傳統造船技藝

白洋淀上有這樣一個村莊:靠水不治魚,造船不駛船。這就是遠近聞名的造船之鄉——馬家寨。

白洋淀上的傳統造船技藝

馬家寨村位於安新縣城東南5公里。全村1000餘戶,5000多人。在這個村裡,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十來歲的少年,在造船上人人都有一手,無論錛鑿斧鋸,還是撂線放木,都不在話下。他們的造船、修船絕活兒不僅在白洋淀首屈一指,在全國各地都久負盛名。2009年,馬家寨的傳統造船技藝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馬家寨,在當地有這樣一段傳說:金朝時期,安新縣城叫“渥城”,這裡是金章宗愛妃李師兒的家鄉,金章宗下旨在這裡修建了許多景觀和寺廟,魁星閣就是其中之一。閣中魁星的塑像,手握硃砂筆,正對著馬家寨的方向。傳說魁星是天上點定狀元的神,這就預示著馬家寨要出狀元了。後來,有個大師遊至此處,不小心用手把魁星的筆尖捏扁了,這捏扁的筆尖好像一個鑿子,馬家寨因此就沒出那種朝廷招考的狀元,卻出了很多民間的“造船狀元”。

還有一種說法,說馬家寨人之所以都會造船,是一種歷史傳承。有文獻記載: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六宅使何承矩及宋將楊延昭鎮守邊關、抗擊遼兵時,曾在白洋淀大搞“塘濼防線”。其工程浩大,“發諸鎮兵一萬八千人給其役,並設哨所一百二十五處”“戍卒三千人乘船百艘往來巡邏”,可見當時軍中船隻數量之多。船多,軍中就必有造船、修船的技術人才。據考證,馬家寨村當時叫“安定寨”,是個屯駐水軍的水寨。因其有兩個水中門和兩個陸上門,也叫“四門寨”。後來,遼軍兵敗退去,楊延昭令一姓馬的偏將留守此寨,改稱馬家寨。由於多年沒有戰事,很多戰士就“軍轉民”了。軍中修造船隻的技術人員留下來,為適應新的生活,所造船隻就由軍用轉為民用了。時代的變遷,把軍工人員演變成捻船師傅。捻匠和木匠一樣,遵奉的祖師爺是魯班,直到現在,他們還把“墨斗子”上的掛鉤稱為“班母”呢。

白洋淀上的傳統造船技藝

在京津冀非遺展上,馬家寨的造船藝人與木船模型。

馬家寨的造船技藝在歷史上久負盛名。清代馬家寨工匠曾為光緒皇帝建造過龍舟和吊船。北京北海、頤和園裡的畫舫均出自馬家寨工匠之手。由吳宇森導演的電影《赤壁》,裡面的戰船、龍船等都是出自馬家寨的能工巧匠之手,還有白洋淀周邊省市城市公園以及景區的遊船、畫舫,大多也出自馬家寨的匠人之手。

馬家寨的造船工匠有三大絕技:一絕是量材使用。馬家寨人購置造船的木材,一眼就能看出樹木良莠。一看樹葉有無焦梢,如有焦梢,便知根部可能腐空;二看“樹疤”是幹疤還是水疤,幹疤無礙,如是水疤則樹質有毛病;三看樹皮,光潤美觀,樹質就好,如有樹龍(即順樹身凸起的條痕)則有裂縫不可用。伐樹時隨彎取材,絕無浪費。“甩線一手準”是另一絕技。造船工匠們根據船的部位用材放成曲線,而一般木匠只能放直線。“放印子”(即給船打補丁)是馬家寨造船工匠的第三個絕技。先將船體上損壞的部分用工具剔掉,洞孔自然成不規則狀態。然後,選合適木料,不量尺寸,憑目測用斧子砍,且一砍便成,一放嚴絲合縫。這就叫熟能生巧,匠藝精絕。

鷹排子、鴨排子、四艙、五艙、畫舫、對艚、舿子……走進馬家寨老船匠的作坊,你會看到很多種造型別致、做工精美的木船模型。每一種木船都有自己在歷史上的特殊功用,載客、載貨、施肥、收葦子……各式各樣、巧奪天工的古老木船,載著白洋淀人代代傳承的勤勞智慧,駛過往昔的滄桑歲月,駛向雄安新區的美麗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