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峯:「80%的把握,100%的設計」

這裡是對手的地盤。開著從機場租來的現代SUV轎車,這個中國男人被谷歌地圖導航帶進了聖安東尼村。

明尼蘇達州1月的早晨,他開車穿過皚皚白雪覆蓋且稍顯安靜冷漠的美式住宅區,緩緩拐入美敦力路。這一路名時刻提醒著這座城市的到訪者,路的盡頭便是明尼阿波利斯的城市驕傲、全球最頂尖醫療器械製造商——美國美敦力公司總部所在地。

這個中國男人名叫傅峰,光大控股醫療健康基金負責人,專注醫療健康領域投資15年。他從遙遠的上海陸家嘴,獨自穿越半個地球到訪此地,目的是要在到達的第二天與美敦力進行一場面對面的交鋒。

這場正面交鋒,傅峰已苦等半年。2017年上半年開始,醫療頂級投資圈內悄然流傳著一個消息,行業巨頭美敦力有意賣掉它在中國一家心血管醫療器械公司25%的股份。在此以前,美敦力通過二級市場定增及收購老股,已經成為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東。4年零距離考察後,美敦力高層做出決策,將該公司打造成為美敦力在中國心血管市場獨一無二的戰略合作伙伴,將其全球銷量領先產品——心臟起搏器的中國生產製造權獨家授權許可給了該公司,計劃在一年內完成生產技術轉移。

傅峰:“80%的把握,100%的設計”

這家中國公司名叫先健科技,是中國著名的心血管醫療器械公司。公司早已在港股上市,其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性能與質量蜚聲國際,優於國際著名競爭對手的產品。

這是活躍在中國境內大型PE機構夢寐以求的投資標的,在傅峰帶領光大控股旗下醫療健康基金獲得入圍資格之前,已經有十幾家頂尖機構圍繞在美敦力僱傭的全球頂級投資銀行高盛身邊,積極爭取獲得該標的的交易資格。

深耕醫療領域25年,與先健科技高層相識10年,早在先健科技還未港股上市的階段,傅峰已經代表其當時所在的投資機構對該公司進行過深入的瞭解,深知這家中國企業的民族情結和產品研發能力,如今他更是聞出了米其林三星水準的味道。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很顯然,先健科技引領了中國醫療器械自主創新這一波浪潮。先健科技的左心耳封堵器LAmbre的產品性能和臨床療效已然超過全球第一個左心耳封堵器——波士頓科學的Watchman,在國際市場上享有極高的聲譽。更有甚者,先健科技成為全球第一個參與醫療器械國際標準起草的中國企業,2016年先健科技受國際標準委員會邀請,參與了左心耳封堵器產品國際標準的起草,這不僅代表了該領域全球最高水平,更是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第一次參與了國際技術壁壘的建立,在該領域站在了世界的巔峰。

同時,先健科技的可降解鐵基支架產品取得了多項國際技術突破,動物實驗以及首期人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臨床效果遠優於該領域市場翹楚——雅培的Absorb支架,獲得市場準入後,有望打破雅培、美敦力等在內的國際企業在全球的技術壟斷,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這樣一個優質的投資標的,符合光大控股作為央企背景下的跨境資管及投資平臺扶植中國民族企業的戰略,也符合傅峰個人的民族情結和產業情懷。

彼時的傅峰,剛經歷人生重大轉折。出走高瓴資本後,他接受光大控股CEO陳爽先生的力邀,出任光大控股旗下醫療健康基金負責人。光控旗下基金共掌管1200多億港幣,傅峰的加入意味著醫療健康領域再次成為其戰略重點方向之一。標的靠譜,彈藥充足。一旦從美敦力手中成功收購先健科技的股份,將是傅峰加盟光控以來的最重要投資之一,同時也將是2012年光控旗下醫療基金成立以來的最大單筆投資。

這場單刀赴會前,傅峰帶領他的團隊,已與美敦力周旋糾纏半年。行前,傅峰已然清晰,此行要麼當場簽字,成功交易,要麼終止交易,鎩羽而歸。成或敗,均在此一舉。前期一切的付出和假設,都將在這個冬日的會面中落錘定音。

傅峰:“80%的把握,100%的設計”

13家機構中的黑馬

泊好車,獨自走向那幢60年曆史的5層坡頂大樓,美國中北部呼嘯的冷風,令傅峰那無暇倒時差、缺乏睡眠卻持續亢奮的大腦更清醒了許多。

22個小時的長途飛行、轉機之後,傅峰終於在深夜落地。在酒店安頓下來後,他沒有馬上躺下,而是像每場重大談判前一樣,先把西裝、襯衣、領帶一一掛燙好,把所有交易文件仔細閱讀一遍,然後將談判過程中的關鍵性條款(傅峰喜歡稱之為deal killer)一一列出,並將關鍵性條款談判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細細咀嚼:如何應對,財務模型如何調整,什麼價格可以接受,何種情況必須放棄。

傅峰習慣於“80%的把握,100%的設計”。

在投標關門最後時刻的成功入圍,也離不開傅峰的整體設計。

2017年8月,光控醫療基金通過高盛向美敦力遞交標書,成為最後一家入圍參與競標的機構。面對先健科技這塊肥肉和美敦力這樣全球頂級的對手盤,競標者包括中信資本、平安保險、紅杉、凱雷、華平、高瓴等十幾家國內外最頂級機構。在資本市場,光大控股聲名顯赫,旗下光控安石代表作“大融城”,已成為中國商業地產標杆。但在醫療大健康投資領域,光大控股與參與此次競標的對手比較而言,其品牌的光環似乎還不足以讓傅峰及其團隊高枕無憂。

此役,傅峰最可倚重的資源,是他八年中國頂級藥企全國銷售管理,四年海外專注金融方向MBA及國際CFA深造,十五年全球頂級投資機構醫療健康領域投資經驗中,所積累的宏觀視野、產業視角、知識體系、行業人脈和交易手感。

憑藉十五年全球頂級投資機構中執掌醫療健康投資板塊的經歷,傅峰對此次入圍的每個競爭對手的交易風格不可謂不瞭解,但仍然帶領他的團隊做了各種推演。同時他帶領其團隊儘可能地蒐集關於這場交易的各類資訊,對美敦力在這場交易中的定位及心理進行全方位分析。在美國及歐洲當局批准下,美敦力於2015年最終完成了全球醫療器械行業歷史最大的併購交易,對全球外科醫療器械第一大供應商柯惠醫療集團進行了高達499億美元全資收購,完成收購的美敦力補充完善了其產品線,躍升為全球第一大醫療器械供應商。收購柯惠後的美敦力也面臨著整合的巨大挑戰,為了專心整合,美敦力暫停了進展中的多個全球併購項目,且戰略決定定義並削減其邊緣性資產,其持有的遠在中國的心血管企業先健科技的25%股權便在其中。拿捏賣方心態——首先是賣掉,美敦力的全球戰略定位決定了其必然要在短期內完成該交易,因此交易的確定性對美敦力的交易團隊而言必然最為重要。

就光控團隊而言,傅峰對先健科技長達十年的瞭解,以及對該企業的持續關注,無疑為交易的確定性貢獻了極大的優勢。確定基調以後,傅峰即刻組織其團隊夜以繼日啟動標書的編纂,以他一如既往對團隊高效執行的要求,標書很快完成,這份標書,展示了光控方面對該交易的最大誠意。

果不其然,13家機構中僅3家機構入圍第二輪競標,光大控股醫療健康基金是其中最大的黑馬,且這匹黑馬如同脫韁一般,急速奔跑,將對手遠遠拋在了後面。

在第二輪入圍的3家機構二次報價時,傅峰深耕行業的人脈優勢、行業認知、以及對行業趨勢的準確判斷開始發力。

十年前的中國醫療產業,做大做強的企業靠的並非自主研發及創新能力,而是仿製國外大企業的產品。因此,先健科技這樣倚重自主研發及創新能力的企業即便上市了,股價在二級市場上仍然是被低估的。

早在掌舵三九醫藥全國市場銷售,並代表三九醫藥與美國Eli Lily談判Nizatidine的中國代理權、與德國Bayer談判Plasbumin的中國代理權時,傅峰就敏銳預言過中國醫藥領域的自主研發和創新必將實現,並在全球開創一箇中國醫藥創新的新時代。正因為對產業發展趨勢持有這樣篤定的判斷,作為從產業一線走出來的投資人,他對先健科技這樣一個銷售成績表現並不算亮眼的企業,保持了長達10年的關注。

傅峰:“80%的把握,100%的設計”

先健科技一直著力打造自主研發創新能力,200多名研發人員,每年1個多億的研發費用,研發投入佔總收入比16%,遠高於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平均水平。先健科技與國際國內的頂級心血管醫生建立了深入的研發合作關係,形成了企業與臨床結合研發創新的生態閉環;同時其主要在銷產品的優越性能和臨床療效,在多個細分產品領域實現了國際市場份額第一的傲人成績。也正因為如此,多年來先健科技在國際市場上攢獲了不小的關注,也於2012年成功贏得了美敦力的垂青。

美敦力分別通過二級市場定增以及收購老股的方式成為了先健科技的第一大股東,並擁有在五年內完成對先健科技的控股收購的權利。美敦力的加入及潛在的私有化可能讓二級市場投資人興奮不已,這家原本低調的港股上市公司開始成為香港二級市場追逐的對象。這幾年來,先健科技自主創新技術在國際國內方面取得的榮譽和成就,也讓這家公司愈發耀眼。

然而,這樣的局面也給所有入圍投資機構的交易報價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先健科技的基本面固然優質,但其股價在二級市場之所以享有這樣的高溢價,不可謂與二級市場投資人對美敦力未來私有化先健科技行權的預期毫無關聯。

此次的交易對象是美敦力,一旦美敦力退出,二級市場投資人將會如何看待先健科技?先健科技的股價走勢將何去何從?一旦交易後股價回落,這筆交易還能夠賺到大錢嗎?這筆交易究竟會變成戰略投資還是能夠如期成為財務投資?對手是美敦力這樣的國際頂尖公司,與他們交易,究竟能佔到便宜嗎?這些,都是擺在各大機構交易團隊面前的難題。

這些難題當然同樣擺在傅峰及其團隊面前。

經過反覆綜合分析,傅峰及其團隊認為,當年美敦力入主先健科技的時候,為它帶來了實際的戰略價值。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先健科技在研發、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法規等各方面都還是按照國內企業的模式在運營,與國際一流企業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作為中國企業,先健科技自身的創新基因,讓美敦力有意將先健科技打造成其在中國研發及製造的戰略合作伙伴。因此,2012年以來,美敦力分別派出了其先心病、結構性心臟病以及節律事業部的研發、質量管理、生產團隊合力打造先健科技。功夫不負有心人,先健科技在美敦力專業團隊的幫助下,在研發、質量管理以及生產管理方面已然接近國際一流企業的水平。

此時的先健科技已經猶如一個聚寶盆,可以不斷產生具有國際水準的全球IP,並有能力高效完成從IP到技術到產品的實現過程,造福全球心血管病人。

也正是在這個階段,傅峰認為,美敦力的角色對先健而言,已經從一雙騰飛的翅膀轉變成一副限制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鐐銬。

對於美敦力這樣的巨人而言,所有決策必須符合美敦力自身戰略利益,既然要求了未來控股收購的權利,必然也會要求很多的否決權。這樣的局面便導致很多符合先健科技自身企業發展利益的決策無法推進,美敦力已經成為先健科技繼續發展的瓶頸。這點,從先健科技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股價的表現便可窺見一斑。傅峰認為,先健科技要再上一個臺階,美敦力必須退出。

雖然存在風險,深諳產業趨勢的傅峰果斷判斷,美敦力的退出,二級市場投資人會買賬。光控醫療基金團隊對先健科技的盡調迅速高效,第二輪報價體現了光控對此交易的信心與決心。最終,賽道上只剩下光控醫療基金。

投標的勝出,卻只意味著傅峰與美敦力的對決才剛剛開始。

此後4個月裡,雙方前前後後幾百封郵件往來、數百個越洋電話會議。期間,傅峰團隊曾多次邀請美敦力交易代表赴上海面談,抑或提出傅峰團隊飛赴美國與美敦力交易團隊會晤。高盛負責此交易的投行團隊也多次試圖促成交易雙方會面,但經驗老道的美敦力交易團隊負責人一直拒絕雙方會面,以在心理上對傅峰團隊保持持續壓制。

前期詭譎複雜的溝通談判,已充分提醒走進美敦力總部大廳的傅峰:即將面對的,將是一場空前的惡戰。

傅峰:“80%的把握,100%的設計”

碾壓中國對手

前臺是位親切的美國白人大媽,做完訪客登記,大媽優雅地指向一個長廊。長廊除了他空無一人,美敦力的交易團隊甚至沒有到前臺來迎接傅峰。傅峰知道,這是狡猾的對手實施的心理戰術。

挑高的長廊空曠而幽深,讓身著深藍色西裝套裝的傅峰更顯削瘦。長廊兩側的圖文、產品模型,向眾人訴說著美敦力69年的發展史:從車庫創業起家,到1957年研發出全球第一臺便攜式體外心臟起搏器,再到1960年製造出第一臺可靠的可植入式心臟起搏系統……這些傳奇故事,對醫療投資行業的行家裡手傅峰而言,早已耳熟能詳,也贏得過他心中無數的尊重。這條長廊也提醒著傅峰,這家稱霸全球偉大的巨無霸公司,在過去69年裡,拯救過數以百萬計的人類生命,也曾PK掉所有的競爭對手。

長廊盡頭的會議室裡,美敦力交易團隊的談判代表,正嚴陣以待這個單槍匹馬深入腹地的中國對手。

曾經的傅峰,也被美敦力這樣的國際醫藥跨國企業碾壓過自信。

那是上世紀90年代,從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金融系畢業後的傅峰,與大多數上海人不同,沒有選擇舒適生活,留在上海這樣一個國際大都市,而是獨自南下到了深圳闖蕩,並進入紅極一時的中醫藥企業三九做銷售。連續兩年獲得個人銷售冠軍後,他擔任了中國醫藥銷售“黃埔軍校”——三九醫藥全國銷售掌門人,管理500+團隊,構建全國領先的醫藥銷售網絡。許多人45歲都難以觸及的夢想,他在25歲時已經實現。

成功太早,賺錢太易。當少年成名的傅峰代表三九醫藥走出國門,與國際知名藥企談代理合作之時,才察覺到真實的行業面貌——美國禮來製藥1998年銷售額投在研發上的費用就有20億美元,而當年全中國製藥工業的研發費用僅為200億元人民幣。人家一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幾近相當於中國全行業的研發總投入。由此可以想象,當時中國的製藥工業是多麼落後。

“中國的生物製藥企業不是研發驅動,而是市場驅動、銷售驅動,然而真正的行業可持續性發展,必須靠研發、靠創新。”年少輕狂的傅峰,胸中噴薄的是對整體現狀的不認可,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樣一個時代的狂歡即將終結,一個新的時代必將來臨。為了迎接那個新的時代,他做出了選擇。

2000年,婉拒了昔日戰友一起創業的邀請,傅峰考過GMAT後選擇了出國留學。

傅峰:“80%的把握,100%的設計”

與光大控股CEO陳爽先生在光控20週年慶祝暨表彰晚會上合影

以一敵六的“世界盃決賽”

十點整,傅峰如約推開美敦力會議室厚重的木門,見到眼前的陣勢,他不由地也微微吃了一驚。出發之前,傅峰已明確告訴對方:“閉門會議,談判完成,我將當場簽字,你們也需要有授權代表在談判現場,我們不談出結果不出會議室大門。”而此時,一間20平方米的小會議室,對方5男1女已呈U型圍坐,如同張開的大嘴,只留給他一個角落容身。

1 vs 6,客場作戰。

美敦力的談判陣容中,包括兩位全球副總裁、一位項目經理、一位公司首席法律顧問以及兩位來自高盛的投資顧問。雖然此單交易金額不小,但在國際醫藥界巨頭美敦力的投資併購案例中也並不算大。但由於美敦力是高盛的大客戶,後者還是派出了一位合夥人和一位資深高級顧問,分別從紐約、舊金山飛來參加此次談判。

而光控醫療基金方面,傅峰隻身一人。他依賴的隨身武器,只有一個公文包,包裡有五頁紙和一臺電腦。五頁紙是前期溝通談判中的雙方律師擬的協議討論稿,電腦裡存著財務模型——經團隊嚴密推演的談判關鍵依據。

他身邊沒有幫手,但此刻遠在上海深夜裡的律師團隊和同事也通宵不眠,通過微信與傅峰保持私下溝通,他們是他的後盾。

傅峰落座,要了杯水,談判開始,交鋒直接在條款上展開。

初稿一共18個條款,每條上雙方都要反覆推敲。對方六個人揮舞著六套理由和邏輯,與傅峰展開了車輪大戰。

在傅峰的職業生涯裡,每年都會遇到一兩場高難度談判,水平堪稱皇馬與巴薩的國家德比。但這天上陣半小時後,傅峰意識到這場與美敦力談判的水平和難度,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堪比世界盃決賽。

首先,對先健科技的瞭解程度,相比於美敦力團隊而言,是他的弱項。美敦力是先健科技多年的第一大股東,在董事會擁有兩個席位,並在多個重大事項上擁有否決權,對公司瞭如指掌,傅峰和他的團隊只能依靠有限的盡調資料。

其次,美敦力僱傭的是全球最頂尖的律師團隊,擁有極強的法律支持。談判過程中,美敦力團隊一會兒拿董事會說事,一會兒拿大型跨國上市公司說事,行業霸主地位讓他們底氣十足。

再次,在業務上傅峰有些投鼠忌器。先健科技與美敦力有密切的業務來往,即便是美敦力退出後,雙方在美敦力的核心產品——心臟起搏器方面仍有長期合作協議,這個合作對先健科技未來幾年的發展至關重要,一旦談崩,先健科技的境遇將如中美貿易戰中的中興通訊。所以此次談判,不僅是光控醫療基金與美敦力一次性資本交易的問題,還涉及到先健科技與美敦力的長期戰略合作問題,很顯然,相比較傅峰團隊而言,美敦力方面的談判籌碼比重以及主動權要大得多。

如何在一次性的交易中為光控醫療基金爭取最大利益,同時能夠為先健科技爭取到美敦力的長期戰略支持,如何爭取先健科技遠期利益最大化,這些都是傅峰在談判過程中面臨的重要挑戰,稍一不慎,便無法在這二者中找到平衡,交易便無法進行。

傅峰:“80%的把握,100%的設計”

在“港交所李小加對話中國醫療健康投資天團創新藥企去哪兒上市-H50年會”上作為論壇嘉賓發言

對抗至難時刻

越強的對手、越激烈的談判,越能激發出傅峰昂揚不熄的鬥志。三個小時一晃而過,已是下午一點,傅峰和美敦力起初皆認為三四小時就能談完,但由於雙方都有著豐富非凡的交易經驗,各自堅守底線步步為營,實際推進十分艱難。傅峰坦言,他感覺自己又一次處在人生至難時刻,這種感覺已經久違了。

2000年,傅峰從三九醫藥辭職,遠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全職攻讀金融方向MBA以及CFA。他的人生經歷也從少年得志的高峰,跌入普通留學生的谷底。

作為普通留學生,財務上只出不進,他不得已過上了需要精打細算、吃苦耐勞的日子,去超市買菜要算賬,要跟人合租房子,甚至住過地下室。唯美的加國冬天,他一手抱著女兒,一手提著書包,穿著單薄的牛仔褲,在雪地裡依然走得全身是汗。

比起經濟的拮据,讓他更恐慌的是當時事業上的迷茫。

他的MBA同學大部分是二十出頭,很少有人像他這樣過了而立之年還為了轉型去唸書的。因為外語水平差,第一個學期的大部分課程都聽不懂,他的學期平均分只得了個B-,勉強及格。對於考試,他甚至產生了劇烈的生理排斥,連續三年臨考前兩天偏頭痛,考完一放下筆,頭就不痛了。當他三年堅持下來,拿到了學位,考過了CFA註冊金融分析師,回國找工作時卻發現,“找工作這麼難!”

在上海溼冷的冬天,他擠過公交車去上海交大參加應屆畢業生招聘會。34歲的年齡、跨專業的背景,出離了幾乎所有投資機構的應屆畢業生招聘要求。這位曾配有專職秘書的前名企高管,為了生存,要重新做實習生,給段位不高的“老師們”端茶倒水。他還要和20多歲的小夥子們一起,承受繁雜瑣碎的案頭工作,並且必須做得比他們效果更好,成熟度更高。

如果不與這些艱難對抗,迴歸醫療銷售會怎樣?在那個國門愈加開放的年代,他的老朋友、老部下有的成了海外品牌代理,幫進口產品快速搶佔中國醫療市場;有的竭力打造國產品牌,在市場上呼風喚雨。連他昔日的司機都因為積累了客戶關係,開始學著賣藥,2000年時做到年入50萬,住上了別墅。

但傅峰沒有回頭,在那些臥薪嚐膽的沉寂日子裡,他總留給自己一句話,“你今天的困難,不會是你這輩子遇到的最大困難。”

2004年,傅峰加入中信泰富,將投資領域鎖定在自己最熟悉的醫療健康行業,迴歸醫療健康行業的他,瞬間獲得了內心期盼已久的職業歸屬感。

2008年,他加入由原淡馬錫中國區高管團隊自立門戶的方源資本,組建並負責醫療投資團隊。

2013年及2015年,他又分別加入頂級投資機構TPG及高瓴資本,負責中國區的醫療健康行業投資。

傅峰記得,2013年,當他第一次坐進香港中環國金中心2期57層的新辦公室,從落地窗上俯瞰維多利亞港和港灣裡的天星小輪時,再次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內心湧動的職業歸屬感,“那種感覺很溫暖!”從主動離開三九醫藥全國銷售總經理的位置,到終於成為全球四大PE機構之一的投資負責人,他花了整整十年。

這十年,是一切歸零從新啟航的十年;這十年,是放下自己深厚積澱的十年;這十年,是不忘過去、不畏艱難的十年!

傅峰:“80%的把握,100%的設計”

在美國梅奧醫院與梅奧執行副院長、醫學實驗室主任HaddonCarryer先生,梅奧首席投資官、惠美醫療CEORobertLuo先生合影。

拖垮對手

美敦力準備的工作午餐,是可樂和三明治,這對傅峰來說已經足夠。為確保在關鍵談判時大腦運轉不受影響,他通常不允許自己吃得太飽。

18個條款中還有5條存在重大分歧,且最關鍵的價格還沒有涉及到,談判失敗的風險在增大。午飯後,傅峰建議短暫午休。利用短暫的休整時間,他走出會議室,給自己倒了杯咖啡。呼吸片刻新鮮空氣後,傅峰撥通了國內團隊的電話,要求團隊馬上協調律師開一個微信電話會,商議應對策略。此時的上海,已是凌晨3點。

入行15年,傅峰在各類談判中遇到過各種情況,雖已做了最壞打算,但針對這筆交易,他與團隊仍毫無保留,全力以赴。

與國內律師及團隊的微信電話會議結束,心裡有了底,傅峰迴到會議室,繼續下午的談判。儘管艱難,談判仍在坎坷中推進,當地時間下午5點,雙方在爭議條款和價格上的分歧已明顯大幅縮小,協議接近達成。

傅峰反覆測算著財務模型,確認對方的出價已在自己團隊設定的目標區間內。他在等待契機,讓對方在其他條款上再作妥協。談判最關鍵的時刻,他提出休會,把持續一天的緊張氣氛晾一晾,這次,他帶著些許悠閒又喝了杯咖啡。

再次回到會議室已接近晚上6點,高強度鏖戰的雙方,精力、體能都已至極限。高盛團隊項目第一負責人與傅峰周旋了一整天,此時已按捺不住,頗有技巧地提出了折中意見,協調美敦力作出讓步。美敦力組織完最後一番頑強抵抗,經過各方協調,最終所有條款達成一致,傅峰和美敦力代表當場簽字生效。這個值得中國醫療行業驕傲的民族企業25%股權的所有權,自此塵埃落定,第一大股東迴歸!

傅峰:“80%的把握,100%的設計”

逐利or產業抱負?

美中時間2018年1月18日20點30分,寒冬的夜幕籠罩著美敦力總部大樓。傅峰懷揣著成功的平靜快步走出大樓,開車直接趕往機場。此時的他沒有太多的興奮,只需要一個小小的假期,去享受大賽後短暫的寧靜。一路不開暖氣也不覺冷,他慢慢感到疲乏,如同一個單挑的人從一場群架中勝出,身體精疲力竭,而內心卻開始跳躍起快樂的小火花。

快樂來自於在這場極為複雜且高難度的交易中,他變被動為主動,成功拿下了這個全球最老謀深算的對手;快樂來自於他對這筆交易能夠給基金帶來的高額回報心有篤定,堅信不疑;快樂更來自於他將先健科技從美國人手裡解放了出來,讓民族企業真正成為了民族企業。這是他一直篤信的中國醫藥行業新時代的來臨,自此,他要進一步通過資本的力量,幫助一家家中國民族企業在這個新時代中跑出來,代表中國,跑向世界。這,是他對中國醫藥行業多年來所寄託的產業情懷。

這筆交易不僅是在支持一家公司,更是在打造一個平臺,一個優質的國際一流的產業平臺。“創新+整合”,一直是傅峰堅持的順應產業發展邏輯的投資理念。

針對這個如期而至的新時代,傅峰所能看到的,遠遠不止企業運營的微觀層面。就宏觀大環境而言,中國醫療市場目前處在患者、醫生、支付方三方分離的狀態中。患者是醫療產品的受益者,他們對醫療產品認知到什麼程度?醫生對醫療產品的使用有極強的主導建議權,要滿足其救治、學術、利益多重需求,他們對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的接受度將如何演變?醫療支付在中國是由醫保和患者個人分擔,在強管制下的醫保定價、個人支付部分的承受力與產品售價之間如何平衡?這些特殊國情,都考驗著先健科技等中國醫療企業的戰略眼光、國際合作能力、以及企業運營效率。而資本,或者說有智慧的產業資本,也將是中國民族企業實現其戰略目標不可或缺的推手。

和大多數PE機構的投資邏輯偏財務、偏短期,有時候會忽略企業發展規律不同,這些年來,傅峰主導投資的項目,包括中信國健、中信醫藥、藥明康德、道培醫院、美中宜和、君實生物等都有其共性:投資標的符合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投資主題是以產業為驅動,投資價值最終體現在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的價值投資,往往投資回報也更為可觀。

追夢的產業投資人

傅峰說,從知名投資機構TPG、高瓴出走,加入大央企光大控股,他收穫了一個再出發的平臺。當光大控股CEO陳爽先生向傅峰拋出橄欖枝時,最打動他的,便是可以按照自己思路去定位執行。傅峰說,去操刀與產業高度結合的投資交易,挖掘產業自身價值,才是中國醫藥行業產業資本正確的發展方向。只有產業健康發展了,產業資本才能發展,二者水乳交融相生相長。

傅峰說,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追夢者,大學畢業南下到三九醫藥做銷售時是,赴海外攻讀MBA時是,十幾年來資本圈裡摸爬滾打時也是。

雖已年過不惑,傅峰仍在不斷跟進創新技術、行業競爭格局的演進以及政府監管體系的變化,並實際支持著這些領域的中國創業者們,踐行“資本助力偉大產業”的理念。

傅峰說,中國醫療產業趕上好時代,國家在鼓勵醫療產品進口替代、創新國產化,很多海歸技術迴流到國內來,完成進口替代。不同細分領域的頭部公司會陸續產生,會像華為一樣引進消化海外技術,並最終走出去。而光大控股本身,也在積極謀劃收購海外標的,進入海外資本市場。

傅峰還說,他的身份是投資人,但他更願意做個產業人,實業是根本,資本只是助推器。投資一個產業,賺錢的同時,更要打造這個產業,用資本的力量來為這個產業發展提速。

2018年5月5日星期六,一個港股休市日,又經歷了3個多月的細節談判後,光大控股與美敦力選擇在這天正式簽約。美敦力第一時間發佈公告:光大控股旗下醫療健康基金已與美敦力公司簽訂協議,受讓美敦力持有的先健科技公司的相關股權,美敦力將持續支持先健科技,並將持續深入與擴大和先健科技在心臟節律產品領域的戰略合作。交易完成後,光大控股將成為先健科技第一大股東。

先健科技管理團隊對此筆交易已有預期。當消息擴散,謎底最終揭曉股權受讓者是光大控股時,先健科技董事會及高管層持高度歡迎姿態,並迅速做出回應:中國光大的資源將對本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全面支持。

市場在週末完成交易信息消化後,呈現高度興奮,先健科技的股價在接下來的一週急速拉昇。至此,持續10個月交鋒美敦力的先健科技股權交易落幕。從投資回報而言,接近完美收官,而傅峰寄予厚望的產業打造才剛剛開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