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時至今日,我依然能想起六年前我坐在美國航空公司的飛機上聽見“飛機即將降落在洛杉磯機場”時的心潮澎湃:那是一種想學電影裡,站起來揮動雙手大喊“USA”的激情。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我去美國念本科,專業是歷史哲學。也是因為想學歷史哲學,我選擇了美國。那時的我認為美國擁有有開放的社會氛圍和優良的哲學傳統,因此學文科,應當去美國。我沒有考慮移民和就業問題,求學的目標單純是為了學習美國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培養自己的修養見識。

六年過去,我回了國。面對很多人諮詢我去美國的見聞和想法,我都會陷入沉思。因為話題太大,三言兩語難以說清。這些年也有很多的變化和經歷遠遠超出我和我家人的預期,使我無法簡單地下一定論。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大學的校園風景和教學樓外觀

1、美國大學“愛智慧”,考試拒絕作弊

就我個人而言,今天我依然堅定地說,本科去美國是我人生中最正確的選擇。這段經歷給我的人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影響日久彌新,我心存感激。

我所就讀的只是美國一所公立大學,州內學生的學費並不昂貴。學校卻有近十個圖書館,科系齊全的校醫院,免費的一對一心理諮詢師,每學生兩個輔導員(一個學院的,一個學校的),每個宿舍樓必有食堂、電腦房和自習室。我的學院還規定教授無論級別,每個星期必須有至少四個小時拿出來與學生單獨見面。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宿舍的自習室

最重要的,美國大學對待學術非常認真,這給追求學習質量的我帶來了許多快樂與鼓舞。

我講這一點並不是評述國內高校不在意學術,相反有些高校似乎極端地在意學術成就。但是當我在與很多國內很好大學的研究生,博士生甚至講師聊起專業性問題時,他們總是表現出了某種或敷衍或焦慮的態度。相比美國高校的教員,他們做學術的動機總是缺乏某種真實的純粹性。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興趣點不是在他們的專業本身,卻是在很多更務實的事務上。

這種感覺讓我失落。因為這種情況把追求純粹學術的舉動變得令人難堪。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圖書館的自習室

而美國的大學在這方面要好很多。我的教授和同學對自己所學都有發自內心的熱忱。就好像我們總是評論為什麼美國的學生不作弊,而亞洲地區的學生很喜歡舞弊。其實這一點我不認為與習性有關,卻是與大家上學的目的不同有關。

中國大學裡大概很多人並不想要學習,但好的成績結果毫無疑問可以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益處。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作弊成為一種獲得優異結果的簡便手段也不難理解。

而我在美國唸書時,周圍的中國學生大部分勤學好問,也很少有人會去作弊。大家的心態都一樣:我們真心實意地希望在美國唸書的時間是學有所得、不負自我的。在這種思路下,作弊不僅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更是一件侮辱自我的事。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作弊的行為在美國是不能被容忍的

在這樣一種對學術認真、對自我負責的環境中,我在美國念本科的每一天都充滿了積極的熱情,這種熱情在國內的高校裡太容易被打擊了。以至於很多國內頂級高校的,擁有學術追求的學生們在唸完本科或研究生之後,都紛紛選擇出國深造:彷彿國內的高校就不是設立給大家做學術的。

2、本科留美怎樣改變了我

以前我是一個對“小留學生會有心理問題”論調嗤之以鼻的人,我認為說這話的人完全是出於嫉妒,沒安好心。但現在回頭看,較早出國留學的經歷確實造成了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精神焦慮且思維混亂,或被稱為“自我身份認同障礙。”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我必須得說,其實這種改變對我人生的影響才是最大最重要的。但因為這種改變過於微妙,國內很多家長難以理解,或覺得相比於成家立業等事,這種情緒無關緊要。因此我想在這裡舉出幾個例子來陳述我出國以後的生活變化。或是或非,或好或壞,留有大家斟酌罷。

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改變是我在美國的第二年。我去一家華人糕餅店買零食,那家店裡放著汪峰的《怒放的生命》。聽著那個歌詞,我整個人尷尬癌都犯了。那句歌詞我還記得: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飛翔在遼闊天空

就像穿行在無邊的曠野

擁有掙脫一切的力量

我無法想象在美國會有一個人這樣去做:他的音樂創作只是為了宣告他是一個如此自命不凡又野心勃勃的人。而他的理想中沒有任何服務他人,貢獻社會,激勵青年的意願。換句話說,這首歌當時在我聽來簡直就是毫不遮掩地在馬路上吶喊內心膨脹的慾望。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美國福特漢姆大學

不過話又說回來,汪峰的這首《怒放的生命》是我高中時的勵志歌曲,只是在美國呆了兩年以後,我已經完全不能理解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情緒了,甚至是反感和排斥。我不知道我怎麼了。

而後來我回國又遭遇了兩次印象深刻的逆文化衝擊。有一次很簡單,大概是我買了麵包,香蕉和咖啡作為晚餐。這件事被我媽知道了,她非常焦躁。而我發現,我怎樣都無法告訴她我吃過晚餐了。

因為在她腦海裡,沒有吃炒菜加熱飯就等於沒有吃東西。如果我試圖解釋,她就會說:“哎呀呀,出去唸書這麼久,連吃飯都不會照顧自己,我看看你有什麼用。”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學校體育館內的本科生畢業典禮

這樣一來,我又會覺得很尷尬。首先我覺得她說話的方式其實是令我不舒服的;其次我也不能對她說:“只有中國人才是需要吃飯加菜作為正餐的規範的。”我希望母親尊重我的生活方式,但我知道這種要求尊重都會使她感到受傷。所以我只會對她說:“對對對對對,是是是是,嗯嗯嗯。”就這樣,我們開始起了隔閡。這種隔閡倒不是一種惡意,只是我們不再親密。

另一件事是回國後,我曾經參加一個大概是講《易經》的講座。那時我真誠地認為其中一個講員的觀點出現了邏輯謬誤,於是我當場問了他一個問題。我絕對是以尊重的口氣和平和的話語提出了一個客觀的、知識性的問題。那個講員無法回答,而且差不多要掀桌子走人。我很不能理解。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美國大學的校園風景和教學樓外觀

後來講座結束,一個參加者(北大學生)跟我說,“你不能真的問他問題,你只能順著他的觀點問他,給他機會把他的觀點再說一遍。不然你真的問他問題,他答不上來,你就是拍了他的面子。”

那時我內心有一種微妙的感覺,因為發現我認識中國的角度開始變得很局外。這種微妙之處在於,即便從今往後我開始學習如何做一個不拍人面子的人,我也不可能再是一個以這種文化習慣為生命的人了。

3、留學有什麼價值,是否能融入西方社會?

留學使我的價值觀已經崩塌到無法衡量一件事情的價值了。留學塑造了我嶄新的人格。我當然沒有完全融入西方社會,但現在我也融入不了中國社會了。然而我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我很快樂,也很自由。

這樣講很模糊,但是我可以舉一個例子:一個非洲的酋長,在北京的大街上走著,大家會崇拜他嗎?不會吧。一個打贏了越戰的美國將軍,中國人會認可他的功勳嗎?不會吧。 一箇中國成功的核物理科學家,美國人會稱讚他嗎?也不會吧。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美國大學的校園風景和教學樓外觀

這就是“自我身份認同”的問題,因為一個人長期遠離了他所在的社群,那麼他的“成功”或者“不成功”就不知道是給誰看的了。衡量一個價值只有在認同那一種價值的社群裡才有價值意義。

在我出國以前,和大多數中國孩子一樣,我做很多事情,當然是給父母看的,又或者是給中國的某種“主流社會”看的。就像我前面寫的汪峰的歌,中國主流社會認同它,那麼這種歌在中國才有價值。而我現在回中國都懷著“入鄉隨俗”的態度。我對中國的一切都表示尊重和理解,但回國這些時間,我感覺和在國外生活沒什麼兩樣。我以為回國後會擁有的歸屬感也並沒有產生。而當我看到中國人之間或讚揚,或批判中國的時候,我都會選擇迴避和尊重。我不會去評論任何一件事情,除非是公交車改道一類與我切身利益相關的瑣事。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學校社會科學圖書館,叫 wilson library

而同時,每年七月四號和聖誕臨近的時候我就特別想念美國。我想念獨立日我和我的寄宿家庭在密西西比河嬉戲,直到黃昏我們停下來,在某個能看到獨立日煙火的地方買一根熱狗,聽著草坪上有人搭起臨時的舞臺唱一些流行或古老的歌謠。

還有平安夜的晚上,我與同學在五大道閒逛,看聖誕的燈光一點點亮,與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一起充滿紐約的街道。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前人們便趕往教堂參加子夜彌撒,直到彌撒結束,我們會說:“我們要去猶太人那裡買食物了。”因為聖誕夜只有猶太人的店會開張—這是一種文化印記,不是嗎?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實習的時候,在瑪卡萊斯特學院(一所文理學院),看見希拉里在為自己拉選票

回來中國以後,沒有人再與我分享這些過往的記憶了,沒有人能聽懂我有關猶太人,愛爾蘭人和意大利人如何變成美國人的玩笑。我甚至不能在國內提及這些事情。我只能把這些偶爾出現的情緒埋在心底。我的情緒是真誠的,但也確實是令我自己都感到尷尬的。

4、世界已經沒有我的家鄉了

作為一名留美的文科生,也可能因為專業的緣故,我比我身邊學習商科或理工科的留學生“西化”得更為深入。我在美國學習歷史時,學過很多英國史。我常常被教育,“學習英國史有助於幫助我們更好得成為美國公民。”教授也對我們講:“英美文明是最偉大的文明,因為只有我們的先人說出了‘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私有財產保護)的陳述。”我當時對此不屑一顧。

在我美國本科畢業的那一年,我選擇了回國。一部分原因就是聽了太多歐美人自我中心的論調。那時的我很懷念中國。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每年迎接校友回學校的 homecoming day

但是在我回國之後,每當我的個人財務被一些長輩和上級沒有邊界地支配時,我的腦海中就會不自覺地想起這句話:“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我的內心就會很酸楚。這些古老的英國俗語就像兒時唱過的童謠,在我人生出現些許不滿和無奈的時刻裡給我提供了遙遠卻深沉的安慰。

所以現在的我像很多海歸一樣,把自己定義為“世界公民,”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和矛盾。但其實“世界公民”的意思是,世界已經沒有我的家鄉了。

留美四年,這個星球上再也沒有故鄉

▲學校附近的居民區

後來我開始與自己和解,留學生之父容閎的那本《西學東漸記》成為了我的枕邊讀物。現在我把所經歷的一切都當作人生的必然,也相信所有事情的意義。我的留學經歷塑造了今天的我。而今天我將我這些年的實際經歷和心路歷程記錄在下,希望能給還在猶豫要不要將孩子送去美國唸書的家長朋友們一點真實的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