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公告牌》告诉我们:在中国做打歌节目太难了

作者 / 吴丽仟

跟去年一样,《偶像练习生2》将在今年年底录制,1月播出。

早在《偶像练习生》推出时,爱奇艺就表示会配套推出一档衍生的打歌节目。今晚,这档神秘的《中国音乐公告牌》首播,蔡徐坤、陈粒、艾福杰尼等人加盟。

《中国音乐公告牌》告诉我们:在中国做打歌节目太难了

据蔡徐坤介绍,除了自己来打歌,未来他会带着NINE PERCENT来上节目。目前歌录完了,编舞设计好了,正在加紧练习中。

不过看似简单的打歌,8月23号第一次录制,9月7号就要上线,时间非常紧张。在中国做这样一档打歌节目,究竟有多难?

头部艺人难请,

第一期把经纪团队都请到了现场

为什么会做这档《中国音乐公告牌》?

爱奇艺副总裁、该节目总制片人姜滨告诉网娱观察,《偶像练习生》的成功,加快了这个节目的面世。打歌需要用户和音乐人的良性互动,刚好《偶练》积攒了很多粉丝有序化引导的经验。


《中国音乐公告牌》告诉我们:在中国做打歌节目太难了


至于节目好做吗?“好做?”姜滨不禁苦笑——没那么简单。

首先,艺人的邀约比其他节目难。节目要一炮打响,需要头部艺人。但对艺人来说,更乐意做一整季的节目,且不大容易接受新节目。他们需要观望的是,榜单公正不公正?数据全不全?节目好不好等等。为此,节目第一期录制,就邀请了大量艺人的经纪团队到现场。“告诉他们节目内容是如何设置的?榜单是怎么来的?都涉及到哪些维度?如何公正、客观等等。”


《中国音乐公告牌》告诉我们:在中国做打歌节目太难了


录这个节目,第一个想到的是蔡徐坤吗?姜滨称:“第一期想到了好多人。但最先敲定的,确实是第一期的这些人。”

至于艺人的选择标准,“首先是音乐人,他要做音乐。第二,他要发新歌,我来帮他推,同时时间、行程的配合度要高。”


《中国音乐公告牌》告诉我们:在中国做打歌节目太难了


我们在第一期《中国音乐公告榜》中,既看到了蔡徐坤这样的流量担当,陈粒这样的独立音乐人,也有C.T.O这种新面孔。

打歌节目天然会承载着推新人的目的或者功能,姜滨也并不介意他们目前人气有限。那么多新人,选谁上节目呢?姜滨非常耿直:“选配合度更高,音乐更好听的。”


《中国音乐公告牌》告诉我们:在中国做打歌节目太难了


见了这么多新人,会否输送到《偶像练习生2》的舞台?姜滨的回答也很委婉:“这个事不绝对。”他把《偶像练习生》定义为练习生的出道舞台,《中国音乐公告牌》则是出道艺人的打歌舞台,“这个人已经出道了,他可能不会再做练习生了。”

不想做成拼盘演出,

先用真人秀部分吸引用户?

在第一期《中国音乐公告榜》中,蔡徐坤有点完美主义。


《中国音乐公告牌》告诉我们:在中国做打歌节目太难了


从他和伴舞排练、到选服装、到现场彩排、协调灯光包括和斯坦尼康大哥的配合,全都记录了下来。他甚至会去后期盯剪辑。

周洁琼的部分除了努力还有敬业,到了艾福杰尼这儿画风突变,从介绍公司成员到被成员diss,整个过程很皮很欢乐。


《中国音乐公告牌》告诉我们:在中国做打歌节目太难了


为什么一档打歌节目,会加入这么多真人秀的成分?

在姜滨的理解中,这是国内综艺环境决定的,节目先要提供好看、好笑的内容,要展现艺人不为人知的、生活中的一面,“让用户先进来”,然后才会循序渐进了解打榜的工业流程。

前几期沟通下来都挺费劲。艺人没什么安全感,不知道你要干啥。“你说录个舞台我就给你录,为什么还要拍真人秀?”

好在《中国音乐公告榜》用的是《偶像练习生》的原班团队,真人秀状态下的人设建立,镜头剪辑、拍摄手法、内容设置、编剧跟进方面,积攒了经验也能说服艺人。

从吃瓜群众视角看,如果只是简单的舞台叠加,没有真人秀部分,确实容易沦为无聊的拼盘演唱,没啥看头。至于舞台打歌和真人秀部分,各自占多大比例?后期也在一遍遍调整、摸索。

不做直播也不做周播,

谁会为打歌节目买单?

目前音乐市场的现状,一首新歌出来,除了焦点图、宣发物料,你可能看不到MV、看不到舞台,你不会去听。容易沉默下去。

爱奇艺做《中国音乐公告牌》的终极目标是,“希望歌手想发歌了,第一时间想到来爱奇艺发,把我们当成一个打歌平台。”

目前项目盈利情况如何?据介绍,因为节目气质突出,像聚美、卡姿兰等女性品牌都已经进来了。但赚钱只是一个结果,不是核心目的。而且对节目预算的要求,“大体花在制作上,而不是艺人。”

至于做这种打歌节目,哪里最花钱?姜滨告诉网娱观察:“真人秀、舞台都是花大钱的地方。举个例子,目前我们第一季做12期,从装台那一刻一直到最后一期录制结束,我们长包一个演播室,把里外都刷了,让人看了有地标感,像这就很贵。”

有人会问,为什么节目如此紧凑?为什么不做成直播or周播?

事实上,打歌节目如果提前录制,哪天发新歌了刚好节目也播了,效果会更好。但节目通常会带粉丝入场,会担心音源外漏。为此,他们只能尽量抢时间,最好发歌一周内节目能上。

至于做成常态节目,很难。首先,想把一个节目养火,网站得高举高打,做大项目。“前三期站稳脚跟,后头才能发展。”

其次,直播对艺人的要求、以及节目组对其的把控力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要提前拍、提前编,要在直播的时候把它做片子出去,但在想直播的情况下做出真人秀效果很难。”

爱奇艺认为第一季不能太过冒险,但未来做成直播节目,也不是没有可能。就像姜滨多次强调的那样:“用户要了解打歌,打歌都要经历什么,一个舞台背后音乐人付出的努力和细节到底有哪些?我希望它有一个头部综艺的趋势,而不是一季就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