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为何选择歼-7而不是歼-8?

大国武器


巴基斯坦空军采购歼7主要是为了保持较大的战斗机规模,也就是要拥有数量。因为巴基斯坦比较穷,采购不了足够数量的美制、法制战机;英国在搞了印巴分治之后,还是喜爱印度,不给巴方卖飞机;苏联在冷战时期也是帮扶印度,同样不给巴方卖飞机。所以,在独立时分到手的英制战机战损、到寿,美法战机数量补充不上的情况下,巴方急需解决战斗机来源问题。而在1962年之后,中印关系严重恶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巴关系日益走近,巴方开始从中国采购战机。1965年底,12架歼6进入巴基斯坦空军服役。

1983年,巴方对歼7M表现出了兴趣,想采购该机来替代歼6。1984年,巴飞行员试飞歼7M,基本肯定,但也提出了很多改进。1985年,巴方采购首批改进的歼7MP,并称之为F-7P。



歼7是以米格21为原型发展的战斗机,轻巧灵便,而米格21是有过很多实战的,尤其是在越战中,北越空军用其与美军多款战斗机,包括F-4战斗机都交过手,表现还不错。这对巴基斯坦来说,有过实战的战斗机显然是有吸引力的,这是巴方决定采购米格21的中国版一个重要原因。

印度空军主战飞机是以苏/俄系为主,先进战斗机并不多,在上世纪80-90年代有大量米格21、米格-23战斗机以及数量不少的攻击机,以歼7P的性能是足够应对的。

1993年,巴方选择意大利Grifo-7雷达来升级歼7PG。1997年,中巴又谈新的歼7改进型歼7MG的出口问题。最终,两国在2001年签订合同,巴方总共引进57架歼7MG(巴方称F-7PG)和9架双座教练型F-7PG。



至于歼8,只是歼7放大改进的高空高速截击机,不具备出色的中低空机动性,而且中国好长时间都没搞定歼8,再加上价格还比歼7系列贵,所以巴空军就不引进。(S)


联合防务


早在上世纪80年底,由于连年与他国爆发大规模战争,巴基斯坦军队的武器装备消耗非常大,再加之在当时国际上又对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实施武器装备的禁运,走投无路的巴基斯坦,开始向已经有着良好外交基础的中国寻购相关的武器装备 ,并在当时一口气就买下了一百多架的歼-7系列战机,用以补充巴基斯坦空军战争之中的损失,提升战斗力。同时,这笔战机采购订单,也让巴基斯坦一举成为了仅次于中国第二大的歼-7系列战机国家。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中国军方已经启动了相关研发相关第三代战机的项目,而且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歼-8单发双发基本版本也已经完成了相关的试飞测试,即将定型装备部队了。也使得当时的歼-7系列战机已经不是中国空军之中最为先进的战机型号了,但经历过了大量你死我活的空战实战的巴基斯坦空军明白,战机整体系统可靠性是当时战机采购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只有战机整体系统绝对可靠才是自己国家空军部队需要采购的战机。在这一点上,在军中已经服役了多年的歼-7系列战机,确实有着得无人可及的优势,也是让巴基斯的空军看中这款战机的真正原因。


并且,一直适用于国土防空作战的歼-8系列重型战机,也并不适合巴基斯坦空军对于空中使用的相关战术构想与战法,同时也受制于当时中国军事航空工业的能力以及水平,歼-8系列战机在进入空军部队服役后,一毛病就一直不断,其整机的完备率也一直不高,根本无法承担在当时情况下的战斗值班任务,更不说出口到国外去,到实战的环境下,执行高强度的空中作战任务了。

有意思的是,时隔多年后,巴基斯坦空军也再次装备了一款,当年以歼-7系列战机为基础改进而来的魔改版本,“枭龙”系列多功能轻型战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该型战机巴基斯坦也是可以自行制造生产的,并不需要向国外采购。


航空君


说一句调侃的话:歼-8我们自己折腾明白了么还去祸害小巴?

其实我国也并不是没有向巴基斯坦推销过歼-8,在90年代改进出来的歼-8IIM,在2000前后改进出来的歼-8Z(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型号都是厂所自己整出来的改进编号,空军并未承认这些莫名其妙的型号),其潜在的客户就包括伊朗和巴基斯坦。

但是在巴基斯坦看来,歼-8相比歼-7P/PG的优势实在有限,劣势反而不少——歼-8系列在中国空军战斗序列中的位置介于制空战斗机与拦截机之间,相比歼-7系列来讲更偏重拦截性能。这和歼-8早期的假想敌米格-23MD和图-22是分不开的,在我空军战役学说中,歼-8更适合部署在二线机场,前方机场发现来袭机群后迅速起飞高速接敌,把导弹打出去就返航。

这种飞机在国土纵深比较大的国家还是有点用处的,但是在巴基斯坦这种国土没有纵深、印度飞机从吉尔吉特、旁遮普等地进来穿过苏莱曼山脉一个加力就能冲到奎达和白沙瓦的国家里,歼-8的拦截性能无从发挥,因为还没有起飞敌机已经到了眼前了,故巴基斯坦长期对于前线战斗机有较大的偏好,相比较这种重型战斗机它更喜欢性能比较均衡,近战能力较强的歼-7P/PG和F-16A,而歼-8系列的近战缠斗能力只同歼-7H相当,甚至不如歼-7G,使用成本与维护难度还大大超出歼-7系列,还不具备执行多元化任务的能力,巴基斯坦不感兴趣也就不意外了。


军武次位面


巴基斯坦在1985年就购买歼-7,那时候歼-8II都没定型。之后进行FC-1计划,后演变为“枭龙”,当然没歼-8什么事。

先说下歼-7发展历程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改进型歼-7M,其最初是成飞与英国马可尼公司等合作,运用西方技术和设备,对歼-7II进行现代化改进。但是在进行过程中发现一个非常“悲剧”的事情,我们外汇快用完了!不仅前面支付的货款要打水漂,还要支付巨额违约金,只好把这批飞机紧急用于出口,几乎可以说是在合同最后时刻,卖给了约旦,而约旦收货后马上转给伊拉克给当时的萨达姆投入到两伊战争。1980年我国外汇储备是-12亿美元!现在手握3万多亿美元很难想象当年是什么样的穷日子

这批西方电子设备改造后的歼-7,就是歼-7M,改造后作战效能比米格-21大大提升,当时评价作战效能比米格-21比斯高80%,但价格仅贵30%,且可以打西方国家的空空导弹,性价比非常突出,受到国外用户的高度认可。在上世纪80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量军工项目被砍,经费高度紧张背景下,支持力度和经验环境远不如沈飞的成飞公司由此看到商机,继续加大对歼-7系列的改进和出口力度,并且根据客户需求推出深度定制服务,之后又获得埃及和伊朗等国的订购。
伊朗空军的歼-7N,兔子你真是够了,有你这种同时向战争的双方出口同一款武器的吗?

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由于长期给中东国家打工,也接触到这款飞机。当时巴基斯坦在考虑替换歼-6机型,最初计划是用美制F-5E,因为可以用当时美国军事援助免费获取。但是遭到当时巴基斯坦在国外打工,飞过沙特F-5E飞行员的强烈反对,认为机动性能太差,甚至说如果用歼-6的话,可以在任何空域5分钟内解决掉F-5E,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开始考察歼-7M战机。歼-7就是取代歼-6用的,六爷在小巴那里服役到2002年

1984年,两架最新改进的歼-7M战机转场到巴基斯坦白沙瓦基地,交由巴基斯坦进行试飞测试,取得空前反响,当时巴基斯坦将其装备的各型战机与之进行空中模拟对抗,最后经美国同意,出动其装备的F-16A/B才压制歼-7M。最后给出“

幻影5飞机除续航性能外,空战是打不过歼-7M型飞机的,与F-16比,雷达和机动性都不如F-16,但可以与之周旋。”的极高评价。

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在1985年就与成飞签订购买20架合同,根据巴方要求,更换英国弹射座椅,改进航电和调整仪表盘等,这批飞机被称为歼-7MP(又称歼-7P),1987年又增购40架歼-7P和15架歼教-7P,在美国取消了巴基斯坦的F-16后续订单后,又于1993年再次订购32架歼-7P以填补战力空缺。与此相比歼-8II都是在1988年才进行首飞,推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型号歼-8IIM更是在1996年才首飞,当时还在满怀希望的进行“和平珍珠”,接受美国改造呢。而巴基斯坦对于歼-7P系列也给予高度评价,在巴空军进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中,创造了相当优异的好成绩:

  1. 18架歼-7MP和6架F-16均每隔10秒钟起飞一架的情况下歼-7P连续起飞成功率为100%,F-16为80%;

  2. 空中远距搜索,F-16大大优于歼-7MP;

  3. 空中近距对抗格斗,F-16和歼-7MP评分成绩基本相等;

  4. 紧急起飞,评分成绩歼-7P优于F-16。

因而在1997年的时候,巴基斯坦再次购买以歼-7MG为基础的新的一批歼-7,被称为歼-7PG,一共订购了57架歼-7PG和9架歼教-7PG,在1999年卡吉尔冲突中,巴基斯坦的歼-7PG进行紧急起飞,拦截印度空军携带炸弹,准备进行轰炸的苏-30MKI编队,迫使对方放弃轰炸任务返回。歼-7MG/P采用双三角翼布置,较大提升机动性能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歼-7的主要缺点和劣势在于雷达尺寸太小,缺乏中距离攻击能力,但是由于航空基础薄弱,歼-8当时也根本好不了那里去,歼-8II的208雷达平面搜索距离仅40公里,1995年首次打阿斯派德(意大利版麻雀导弹)直到15公里距离才发现目标,完成国产战机首次超视距攻击。到1996年歼-8IIM换装俄罗斯的甲虫雷达打俄制R-27才具备中距攻击能力,国产要等到1998年左右的歼-8D才有。歼-8II出来时已经没有商机了,中低端市场充斥了大量二手米格-23和米格-29,最后一架也没卖出去。

而巴基斯坦在1987年与成飞正式开始的超-7项目时,选用美制F-16战斗机中期改进推出的S2000型雷达,可以打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1991年后美国取消对巴基斯坦军事援助后,巴基斯坦无力承担该项目,出于经济性考虑,继续增购歼-7属于最省钱的解决方式。而超-7项目在1998年成功复活,到2001年正式签订合同,最终成为“枭龙”战机,枭龙搭配KJL-7雷达和SD-10主动雷达导引头空空导弹,综合性能虽然比不过歼-10这种,但是对阵八爷,还是占据相当优势。

前有狼,后有虎,这种情况下,当然没有八爷什么事了


五岳掩赤城


歼8起飞要求跑道太长,加上自身机动性极差,高空转弯半径极大,巴基斯坦要是买去了,高空转个弯,呦呵,到印度领空了。。。都分不清是正常巡逻还是投敌了。沈飞歼8祸害祖国母亲,母亲拿它没办法,但是外人都不是傻子。买歼7还能空中格个斗扔个炸弹啥的,买歼8能干啥?


蛋糕饼饼


一句话解决你的疑惑。

歼-8是用来担当国土防御的截击机,说白了就是空中瞄准入侵的敌方战略轰炸机发射导弹进行拦截,然后闪人。

歼-7是用来进行空中格斗的战斗机,机动性比较好。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主要面对的还是印度各类战斗机或者战斗轰炸机,所以急需的是战斗机,而不是截击机。

那么,当然选择七爷了。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


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三代战斗机全面装备部队。二代机在空中强国开始退出现役。苏联的空中AK47——米格21停产。

当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还是歼六,勉强能做跨音速飞行。当时正在进行的战斗机研制项目歼9、歼13都是困难重重,很多技术难题无法解决。除了性能指标高,一点新技术也没有。发动机只能仿制涡喷,还仿制不出来。电子设备、武器系统也是只有设计指标先进,实际性能说出来只能令人蒙羞。歼八的雷达和导弹只有红外导弹的水平。当时曾计划用歼七III替换歼六,仿制出来也是不行,只生产了两个团的数量,充当夜间战斗机。还是回到成熟的歼七II替换歼六道路上。

此时歼八只有白天型,全天候型也是只有近距离红外导弹。即使是歼八II定型了,也是挂以色列的红外弹。歼八和歼七的性能大同小异,性能单一,没有对地攻击力。在三代机面前只能被动挨打。肯定是没有国家愿意购买的。

歼七进行电子设备改进后,在低强度军事行动中可以应付还在装备的二代机,如F-5、F-104、幻影III等。对于一些空军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歼七可以执行大量的日常简单任务。节省三代机寿命。而且苏联的米格21停产,歼七趁势填补这个空白。

当年华北大演习,歼六和歼七表演空中格斗,两架飞机都是师长驾驶。

巴基斯坦是一个穷国,为了抗衡印度不得不维持较大规模的空军。其三代机是依靠美国军援购买的F-16,根本没有钱进口其他三代机。当时的巴基斯坦空军也是杂牌军,强五、歼六、幻影、F-104都有。选择歼七的理由第一是便宜,第二是采用英国平显的歼七具有一定的三代性能。用在边境巡逻和战术训练上足够了。

歼七出口的国家都是穷国。一旦有钱了就会选择性能更好的欧洲美国的战斗机。比如埃及。

航空产品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只有不断提高性能,才会有更大的市场。即使是低端产品,也要不断增加技术含量。技术含量越高,市场寿命越长。

歼八的命运就是——没有在最好的时候遇到最好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