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關區打造西北地區升級版旅遊集成中心

城關區全力推進全域旅遊和文化體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打造西北地區升級版旅遊集成中心

蘭州城關區打造西北地區升級版旅遊集成中心

請輸入圖片描述

美麗蘭州 張建華攝

城關區是省會蘭州市的中心城區,不僅歷史悠久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特別是各類文化旅遊企業聚集,這些都是其他縣區無法比擬的,對城關創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提供資源保障。為適應發展新常態、打造重要的增長點,促進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關區召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暨全域旅遊工作會,提出全區各級各部門要緊扣大會部署的目標任務,採取強有力措施以落實文化旅遊產業化戰略,推進全域旅遊和文化體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到202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5%;文化和旅遊產業成為全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業總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實現文化旅遊就業人數10萬以上,將城關區真正打造成為服務蘭州、甘肅乃至西北地區的升級版旅遊集成中心和智慧服務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初顯成效

自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來,城關區緊緊圍繞“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全域旅遊發展思路,從產業培育、項目支撐、功能完善、機制創新、政策扶持等方面精準發力,持續推動旅遊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旅遊市場環境逐步優化,旅遊品牌效應日益突顯,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會議通報,目前城關區共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9個、星級飯店32家、旅行社及服務網點500餘家,創建省級旅遊示範村1個、市級旅遊示範村5個、星級農家樂255家,旅遊資源總量佔全市比重達80%以上;2017年,累計接待遊客3705.4萬人次,同比增長22.8%,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39.96億元,同比增長25.1%。2016年2月,城關區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全國首批、全市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這些成績的取得,源於四個方面的舉措和努力。

創新體制機制,規劃設計不斷完善。成立城關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和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發展領導小組,組建全域旅遊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並配齊配強人員力量,制定《城關區文化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在走訪文化史志專家和廣泛徵集意見基礎上,委託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城關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城關區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全區旅遊業的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發展佈局和發展目標。

狠抓環境建設,旅遊形象不斷提高。落實街長制和河長制工作模式,紮實開展三大攻堅等專項行動,持續修復兩山生態和城區美化綠化,提升旅遊服務品質;高起點規劃建設東崗商業副中心,改造提升西關、南關、東方紅廣場、東部四大商圈,建成金城古建一條街、南關風味夜市等一批特色小街巷,營造旅遊消費環境;全力打造多功能的城關區全域旅遊大數據平臺;出臺《旅遊行業服務規範》等管理辦法,培訓旅遊從業人員1.6萬餘人次。

發展文化產業,旅遊品位不斷提升。加快產業園區和特色街區建設,建成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等5家區級眾創空間,愛立方婚慶文化產業園在五一山公園落地建設,甘肅藝術創意園等3家眾創空間正在規劃建設;制定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實施方案、廣福寺修繕工程勘察設計方案,目前蘭州城址修繕保護工程已完工;推進皋蘭山面山觀景棧道等景觀提升、南濱河東路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等工程,構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都市生態景觀;加快伏龍坪旅遊示範名鎮建設,打造金陽光農業生態田園綜合體。

加大宣傳營銷,品牌效應不斷凸顯。精心設計城關區全域旅遊標識,製作《城關·記憶》、《文明旅遊》宣傳片和旅遊宣傳冊、旅遊地圖、吉祥物等全域旅遊宣傳品;舉辦冰雪歡樂節、金城社區藝術節、泥漿越野挑戰賽、文明旅遊“五進”等大型宣傳百餘場次;赴外開展推介活動,推出跨區域旅遊線路,形成多地聯動、資源互補、客源互送局面。

對於今後工作,城關區則提出,針對目前存在的發展規模不大、旅遊品位不高、資源挖掘不深、重點項目不多、旅遊活力不足、旅遊人才匱乏等困難和問題,對照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驗收標準,全力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

完善全域旅遊規劃體系,在充分徵求文化旅遊專家和重點企業家意見基礎上,加快推進《城關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和評審。啟動編制《城關區智慧旅遊發展規劃》、《城關區特色文化旅遊街區建設規劃》等配套規劃。

加快紅泥溝至營盤嶺公路、皋蘭山面山觀景棧道建設,建成30條全民健身路徑,全面打通5條“斷頭路”,建設2座省級示範旅遊廁所和改造100座城市公廁。建立全區統一的旅遊景區、賓館飯店、旅行社規範服務體系。

選址建設或購買集票務中心、旅遊諮詢中心、成果展示中心、遊客集散中心、投訴受理中心等多功能的城關全域旅遊服務中心。推動區文旅投公司組建,加速文化體育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引進一批旅遊骨幹企業和大型旅遊集團,促成一批文化體育旅遊品牌項目落地投產。

加大全域旅遊宣傳營銷力度,利用各類媒體和節會活動等,全方位立體式宣傳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探索在廣州等地舉辦城關文化旅遊推介活動,設立城關文化旅遊宣傳推廣中心。同時積極創新管理模式,規範全域旅遊市場秩序,營造安全文明有序的全域旅遊市場環境。

全力打造升級版旅遊集成中心

城關區提出從今年起到2020年底,將大力實施文化旅遊產業化戰略,推進全域旅遊和文化、體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堅持以規劃為引領,以要素為載體,以引擎項目為核心,以戰略投資者為支撐,著力補齊品類,提高品質,提升品位,打響品牌,將城關打造成為服務蘭州、甘肅乃至西北地區的升級版旅遊集成中心和智慧服務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西北全域旅遊集成地。加快建成遊客集成服務體系,在黃河風情線建成集票務受理、旅遊諮詢、全景體驗、遊客集散、應急指揮等多功能的城關區全域旅遊遊客服務中心;做大做強特色美食文化旅遊品牌,多渠道拓展創意牛肉麵文化產品,在設計、製作、包裝、銷售、展示、主題形象文創產品開發、管理運營等環節植入創意文化,使“蘭州牛肉麵”真正成為高附加值的餐飲品牌;引導發展全域酒店業提檔升級,對現有星級賓館、商務酒店、快捷酒店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進行提升,穩步引進一批高端連鎖酒店,培育一批小型特色旅館,鼓勵企業開發建設民宿客棧;建立完善旅遊交通服務體系,構建涵蓋公路、水運、旅遊租車、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道的交通網絡體系;構建文化旅遊特色商品銷售服務體系,選址建設甘肅文化旅遊特色商品展示展銷中心;建成全域智慧旅遊服務體系,建設集監測、控制、維護、管理功能於一體的智慧旅遊大數據平臺,實現“一部手機遊城關”;深入推進旅遊廁所革命,重點圍繞通景公路、旅遊集散點、公園廣場等區域進行規劃選址,大力實施旅遊廁所新建、改擴建、提升改造和臨街臨景單位免費開放工程。

著力培育文化旅遊產業精品。加快培育三大產業經濟帶,依託黃河風情線,重點打造以黃河文化長廊景觀小品、黃河文化長廊景觀橋改建、黃河遊船與黃河碼頭建設等為核心項目的百里黃河文化長廊建設工程。依託南北兩山自然生態環境,以山地休閒和文化體驗為依託,加快推進大蘭山旅遊休閒建設。充分利用“西部夏都”和地鐵1號線即將通車優勢,加快文化旅遊特色街區建設,打造集文化體驗、時尚休閒、體育健身、美食品嚐、娛樂購物等於一體的大都市休閒購物旅遊經濟帶;引導發展文化旅遊片區經濟。以金城關、白塔山、中山橋、白雲觀、城隍廟等為依託,實施大眾巷美食文化特色街區更新工程,打造隴原特色美食精品街區。依託“八辦”、五泉山公園和東方紅廣場、南關購物商圈,推進永昌路服飾一條街、正寧路(花田巷)特色小吃街、酒泉路夜市等特色街區轉型升級和五泉老街項目建設。依託雁灘沿黃河區域大型公共文化場館與設施,加快A9創意國際、雁灘公園改造提升和南河道蘭州後海、城關全域旅遊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夜間文化旅遊產業經濟。以金城文化、絲路文化、黃河文化、民族文化為主要依託開發夜間旅遊參與性娛樂活動,重點打造以水上巴士為代表的集娛樂、休閒、觀光、餐飲於一體的金城賞夜遊船。以蘭山三臺閣為依託,打造蘭山夜遊項目。加快培育文化旅遊產業新業態。圍繞創新業態引進新的文化旅遊項目,形成多業發展、互促互融的大旅遊格局。

推進文化旅遊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大蘭山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啟動實施蘭山山地生態公園三期和蘭州戰役遺址公園、“蘭山人家”二期建設工程,深入實施皋蘭山、卓家溝、將軍嶺等生態修復工程,持續推進民族梁現代設施農業觀光園、皋蘭山面山觀景棧道、南山花海等項目建設工程。加快啟動青白石戶外休閒體驗區建設,深入推進碧桂園文化旅遊綜合體建設,啟動青白石自駕車房車營地、科技園和杉杉奧特萊斯等文化旅遊項目建設,著力打造為城關區未來戶外休閒和體驗區。加快推進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啟動實施伏龍坪旅遊示範街道旅遊標識系統製作和安裝工程,積極推進旅遊示範村、農家樂標準化建設工作。到2020年,建成1個特色小鎮、2個鄉村旅遊示範村、300戶標準化農家樂。

著力塑造文化旅遊品牌形象。加強廣告媒體宣傳營銷,加強與蘭州牛肉麵全球商會對接,探索通過海外牛肉麵旗艦店打通城關文化旅遊推廣渠道。加大品牌節會宣傳效應。依託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蘭洽會、蘭馬賽等品牌節會和賽事,策劃舉辦城關區文化旅遊節、美食文化狂歡節、冰雪旅遊節、啤酒音樂節、泥漿勇士賽、迎新年登山比賽、山地自行車賽等節會和賽事,塑造城關特色文化旅遊品牌,進一步提升城關文化旅遊知名度和美譽度。逐步實現精準營銷,藉助甘肅華源集團對外開拓的文化交流和貿易活動,開拓國內、國際文化旅遊客源市場。提升城關文化旅遊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