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貪風暴3》:演員大材小用,導演小才大用

從8月中下旬改檔至9月上中旬的《反貪風暴3》,是這個略蕭條的檔期最大的贏家。影片首週末票房突破2億元人民幣,一騎絕塵,遠遠甩開其他新老影片,放到全球市場上看,也能坐上票房季軍的交椅(頭兩名是北美地區熱映的影片《鐵血戰士》與《鬼修女》)。只是《反貪風暴3》實在算不上是對港片頹勢的逆轉,電影在票房上的勝利,也跟消費升級或者消費降級都談不上關係,更多地是在填補市場的短暫空缺。——《寒戰3》還沒拍攝製作完成,《殺破狼3》(《殺破狼·貪狼》是系列外的番外篇)與《竊聽風雲4》更是沒個準信。《反貪風暴3》查漏補缺,撿了大便宜。

《反贪风暴3》:演员大材小用,导演小才大用

《反貪風暴3》海報

系列電影做到第三部還沒成為強弩之末,是因為《反貪風暴》系列本就起點不高,觀眾也並不寄予厚望。導演林德祿從2014年推出《反貪風暴》(《Z風暴》),到2016年推出《反貪風暴2》(《S風暴》),再到2018年推出《反貪風暴3》(L風暴),產出穩定,水準也穩定——穩定的水準平平。觀眾形成消費慣性,去影院“打卡”,圖的是省心:演員都面熟,劇名也面熟,劇情估摸著也面熟——這就夠了,還要啥自行車。

《反貪風暴3》是一部電視劇畫風的電影。古天樂、張智霖、鄭嘉穎、謝天華、廖啟智、譚耀文、羅蘭、盧海鵬、麥長青、張松枝等演員之間互相排列組合,可以串聯出大半部TVB律政警匪題材電視劇史。再加上歌手和模特出道的鄧麗欣、本港新人演員柏天男,《反貪風暴3》的港味純正,《人民的名義》中的丁海峰、馮雷、李昕嶽等演員的出演,倒像是走錯片場。

《反贪风暴3》:演员大材小用,导演小才大用

《反貪風暴3》劇照

電影劇情沒啥可以劇透的,走的是“查案——蒙冤——自證清白”的標準三段式敘事框架,放到TVB的電視劇裡,就是三集可以講完一個案件的單元劇。三集單元劇,起碼得兩個小時出頭,電影只用了不足一百分鐘——這麼算來還是看電影節省時間。《反貪風暴3》的問題不在於敘事框架拘泥於流程。電影缺乏強戲劇性的情節,人物塑造也浮於表面,跟流水線上的量產劇集一樣,走量不走心,看似四平八穩,其實相當無趣。

“我要做好這份工”的香港精神,支撐演員們兢兢業業完成拍攝任務。該有的場面戲,《反貪風暴3》並不缺。追逐戲、槍戰戲、飆車戲,應有盡有,連私人遊艇都用上了,劇組不算吝惜經費。只不過,捨得花錢不代表錢就一定花得到位。《反貪風暴3》沒有讓觀眾眼前一亮的動作戲,古天樂追逐疑犯,在樓宇間“跑酷”的一場戲,當然不能跟《碟中諜6:全面瓦解》裡面的阿湯哥相提並論,但跟古天樂過去的同類型作品相比,也還是不夠“拼”。

《反贪风暴3》:演员大材小用,导演小才大用

《反貪風暴3》劇照

其他演員的文戲也不甚出彩。譚耀文、張智霖、謝天華,在電影裡都沒得發揮,只有鄭嘉穎飾演的廉政公署L組(內部紀律調查組)負責人程德明,編劇故布疑雲,一度讓觀眾疑心其是反派,倒是讓演員有得發揮。

《反贪风暴3》:演员大材小用,导演小才大用

《反貪風暴3》劇照

文不對題的《反貪風暴3》(劇情圍繞洗黑錢展開,貪腐情節不過是一帶而過),對於有興趣瞭解香港ICAC(廉政公署)制度的觀眾,也提供不了多少普及教育。影片票房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想來第四部影片的拍攝計劃也已經箭在弦上。林德祿導演有小才,拍的電影說不上精彩,總算還不難看。但勞師動眾中生代的演員們大材小用,是不是有些浪費資源呢?人生能有幾多個十年?對於這一撥演員,對於這一屆觀眾,都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